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昭林专利>正文

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930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干式无风扇电暖器,它是由内置绕片式管状电热元件,上下前后带隔热板上下各有通风口的箱体结构,及在箱体下通风口下方有上下对流孔的元件舱和舱内两块立隔热板及两侧的传感器,可控硅电路组成,在箱体内的中上方设有条状十字横担,后面板的上半部分为翻板式拉门,横担上可放食品和容器。整机排热靠烟筒效应自然对流,由于是气流加热,容器内米水不会出现沸腾外溢现象,四十分钟米饭即熟,松软可口,一机多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热量产生装置的空气加热器,尤其是具有可控硅无触点电路控制的无可见光的电热元件,排热为强化自然对流式能做米饭和加工其它食品的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设计电暖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整机排热、导热及其传热介质问题,目前,国内外电暖气就其导热、排热所需介质均为湿式油浸式,热的传递途径依次是电热元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机内油介质,循环的油介质将热量传给机壳,再由机壳散发到空气中,这样就存在下列问题整机制造工艺复杂,因为整机的主要热交换物是液体油,这样就要求整机的密封性能好,制造难度大,造价高。另外,安全性差,不符合消防要求,消防部门规定用电热取暖的建筑物不允许采用油浸式电暖器,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市售电热设备就排热方式可分为油介质式、强制风冷式(有电风扇)、辐射式(有可见光有“明火”)。而且都不能自动控制室温和一机多用。针对上述状况,本技术提供一种能综合利用热能,无电风扇,排热靠强化的自然对流排热,控制电路无触点,能自动控制室内温度,热元件无可见光的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产生热量的电热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框架及面板,它是在由上、侧面板构成的框架2上水平方向安置的上隔热板1,带有内隔热板6和7的前后面板4、5以及水平方向安装的下防辐射板8和9组成封闭式对流腔箱体,箱体前后面板4、5上端与框架2上面板之间留有排气口3,箱下留有进气口10,箱内中或偏下位置装有固定电热元件的固定架17,进气口10的下方的框架2上装有元件舱壳体11,其内立装隔热板14和15及分置其两侧的安装有传感器的传感器架16,装有控制电路的架板13,在元件舱壳体的上端面板、底盖板上开有多个通风口12。在箱体内的中上方与顶面平行设有数根条状十字横担18,在后面板的中上方设有翻板式拉门19。工作原理当环境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的给定温度时,可控硅SCR1、SCR2的控制极上施加的触发电压将可控硅SCR1、SCR2触发导通,将串入电路的电热元件接通电源产生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温度传感器的给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动作,其接点闭合,闭合的接点将可控硅的控制极与发射极短接,可控硅SCR1、SCR2截止,无电流流过电热元件不产生热量,根据温度传感器被设置的给定值进行控制,以保证被控温度的恒定。当电热元件接通时产生的热量,在对流腔箱体内因温差形成的压差下经由狭窄而扁长的腔体内自下而上产生了集束上升的热气流,在烟筒效应的作用下由排气口连续不断地进入空气中,从而达到增温的目的。同时在热气流的作用下置于对流腔箱体内横担上饭盒内的冷米水也随之被逐渐加热。米汤不外溢即不 。从而完成了一机多用节省能源的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加速强化空气自然对流的结构,设置了食品加工装置十字横担和拉门,设计了可控硅无触点控制室温的可靠电路,并采取增加热元件散热面积的绕散热片等系列措施。从而实现了导热不用油、排热不用电风扇、热元件无可见光、控制电路无触点、能自动控制室温、一机多用等独创性的特性。使它将成为目前国内外电热产品的换代产品。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电路图。由图1~图2可知它是在由上、侧面板构成的框架2及水平方向安装其上的上隔热板1,前后带有内隔热板6和7的前后面板4和5,以及水平方向安装的宽度小于框架宽度的下防辐射板8和9构成了封闭式对流腔箱体,箱体的前后面板4、5上端与框架2上面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作为排气口3,箱体下方留有进气口10,在箱体内中或偏下位置装有固定电热元件的固定架17。在由框架2构成的左右侧面板的中上方与顶面平行设有数根条状十字横担18,在后面板的中上方设有翻板式拉门19。电热元件为绕片式管状电热件,其型号可选为GYQ-2(非标准),电热元件在固定架17上是根据功率分配在垂直方向按不等分功率下高上低的排列,其功率及尺寸可根据需要而定,箱体下方留有一定间隙做为进气口10,在进气口10的下方框架2上装有元件舱壳体11,其内立装隔热板14和15,在隔热板14和15的两侧分别装有可安装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支架16,安装控制电路的架板13,在控温舱壳体11的上端面板上,底盖板上开多个通风口12。以1.5千瓦电暖器为例,普通饭盒盛三至四两米。冷水加至容器五分之二处。由于是热气流加热属于“慢火”。冷米水被缓慢加热,米水沸腾时米已将水吃透故不能出现米水外溢现象。即米汤不 。而且无锅巴米饭松软可口,节省能源、节省时间,方便生活。所说的绕片式管状电热元件当其尺寸φ16mm长为φ750mm时其绕片可为φ35mm的铝散热薄片,电热元件表面热平衡温度低于200℃,当以箱体为800×600×200mm3,其功率为2500瓦,进气口及排风口的尺寸为800×50×200mm3时,其风速可达每秒0.5米,热气流流量为每小时150m3,其流程可达机外2米。机壳温度自下而上按常温到80℃斜率分布,机壳无高温。所说的各面板,隔热板可为普通的金属板材经加工制成;上隔热板1做成V字型水平方向焊接,便于热气流通过及隔热好;所说的架板13上安装的控制电路是由二路电阻R、二极管D及温度传感器的接点CJ1、CJ2组成的串接电路与可控硅SC1、SC2相并连后于接在电路中的容断器RD和电热元件Rfz组成。控制电路元件少,并在室温下工作,温度传感器被安置离热源较远的元件舱内,它可实时的采集室内温度,自动控制室内温度。本机的优异特性是能做米饭或加工其它食品;2.无噪音(无电风扇);3.无油介质;4.热元件无可见光;5.能自动控制室温;6.控制电路无触点。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包括电热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框架、面板,侧面板构成的框架2及水平方向安装其上的上隔热1,带内隔热板6、7的前后面板4、5,以及水平方向安装的下防辐射板8和9组成的封闭式对流箱体,箱体前后面板4、5上端与框架2上面板之间留有排气口3,箱下留有进气口10,箱体内中或偏下位置装有固定电热元件的固定架17;在进气口10的下方框架2上装有元件舱壳体11,其内立装隔热板14和15及分置其两侧的安装传感器架16,安装控制电路的架板13,元件舱壳体的上端板、底盖板上开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中上方与顶面平行设有数根条状十字横担18,在后面板的中上方设有翻板式拉门19。或左右侧面或后面板上设置抽屉结构。元件舱壳体上端面和其下盖板上设有通风口12。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干式无风扇电暖器,它是由内置绕片式管状电热元件,上下前后带隔热板上下各有通风口的箱体结构,及在箱体下通风口下方有上下对流孔的元件舱和舱内两块立隔热板及两侧的传感器,可控硅电路组成,在箱体内的中上方设有条状十字横担,后面板的上半部分为翻板式拉门,横担上可放食品和容器。整机排热靠烟筒效应自然对流,由于是气流加热,容器内米水不会出现沸腾外溢现象,四十分钟米饭即熟,松软可口,一机多用。文档编号F24H3/12GK2213958SQ9420534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孟昭林 申请人:孟昭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干式无风扇恒温电暖器,包括电热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框架、面板,侧面板构成的框架2及水平方向安装其上的上隔热1,带内隔热板6、7的前后面板4、5,以及水平方向安装的下防辐射板8和9组成的封闭式对流箱体,箱体前后面板4、5上端与框架2上面板之间留有排气口3,箱下留有进气口10,箱体内中或偏下位置装有固定电热元件的固定架17;在进气口10的下方框架2上装有元件舱壳体11,其内立装隔热板14和15及分置其两侧的安装传感器架16,安装控制电路的架板13,元件舱壳体的上端板、底盖板上开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中上方与顶面平行设有数根条状十字横担18,在后面板的中上方设有翻板式拉门19。或左右侧面或后面板上设置抽屉结构。元件舱壳体上端面和其下盖板上设有通风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昭林
申请(专利权)人:孟昭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