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恩伯专利>正文

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6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包括有换热室(1)、燃烧室(11),换热室(1)内设有换热管道(4),燃烧室(11)的炉体(8)上设有烟道通口(7)、引风机接口(6)、加煤口(12)、出灰口(10),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1)的炉体(8)上部排列有引风管(15),该管(15)的端头设有吸嘴(16),其吸嘴(16)与引风管(15)呈25~45°夹角。(*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有机热载体为传热介质的燃煤炉。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的常压注入式强制循环有机热载体燃烧炉,常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聚合、缩合;油脂工业的浓缩、蒸炒;合成纤维工业的熔融、干燥;塑料橡胶工业的热压、硫化成型;造纸工业的干燥;木材工业的烘干等等。现有的有机热载体燃烧炉通常包括有换热室和燃烧室,燃烧室位于换热室的下部,换热室内设有有机热载体管道(即换热管)。当燃煤在燃烧室内被点燃后,火焰及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换热室,通过有机热载体管道与有机热载体进行热交换。这种结构的燃煤炉,由于其火焰与烟气的热辐射不均匀,燃烧不充分,故在使用过程中不仅热交换率低、耗能高且锅炉燃烧不完全冒出的黑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热交换率高、节能、环保的有机热载体燃煤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提供的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包括有换热室、燃烧室,换热室内设有换热管道,燃烧室的炉体上设有烟道通口、引风机接口、加煤口、出灰口,其设计重点是在燃烧室的炉体上排列有引风管,引风管的端头设有吸嘴,其吸嘴与引风管呈25~45°夹角。如此设计的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因在燃烧室上部排列有数个引风管,且引风管的吸嘴与引风管之间有一个夹角,这样使得从燃烧室出来的火焰及气流形成旋转,其热辐射时间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这种结构的引风管的设置还使二次风与未燃烧完全的火焰能够充分混合,从而既避免了黑烟的形成,又节约了能源。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换热室1和燃烧室11,换热室1的壳体由耐火层3和保温层2所构成,换热室1内设有换热管道4,该管道可呈螺旋形,管道内用于注入有机热载体。燃烧室11位于换热室1的下方,燃烧室11的炉体8上设有烟道通口12、引风机接口11、加煤口12、出灰口10,燃烧室11的底部设有炉篦9,在燃烧室11的炉体8的上部排列有引风管15(如图3所示),引风管15的端头设有吸嘴16,该吸嘴16与引风管15呈25~45°夹角,这样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可使进入换热室的火焰和气流形成涡流旋转,从而增加了热辐射的时间,并使燃煤得到充分燃烧。如果燃煤炉采用鼓风机,引风管的端头则为喷嘴,其角度同样为25~45°。引风管15最好均布排列在炉体8上,以形成流畅的二次进风,使其流速更大,吸热效率更高。引风管15可布有8-12个。吸嘴16与引风管15的角度的大小可根据炉体直径的大小进行调整,炉体直径较大的,其夹角应相对较小。这样可有效保证火焰及气流形成旋转。吸嘴16与引风管15的夹角最好设定为30~40°,这样可保证火焰及气流形成较大范围的旋转。在换热室1与燃烧室11的结合部最好再设置一个马蹄形烟道13(如图2所示),在该烟道13上布有烟孔14,燃烧室11溢出的烟气,通过该烟道13后可使烟气在偏心结构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涡流,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为了保证每个烟孔14中通入的烟气量相等,可将烟孔14的直径与相对应的烟道13处的宽度成反比,即位于马蹄形烟道较窄部位处的烟孔其直径设置大些,而位于马蹄形烟道较宽部处的烟孔其直径设置较小一些。这样就可使气流进一步形成M型立体旋转气流,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气流流线和气流在换热室的滞留时间,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本技术与一般有机热载体燃煤炉相比可节省能源5-10%,其独特的设计,可使燃煤燃烧更充分、热交换更完全、热效率更高,同时避免了黑烟的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包括有换热室(1)、燃烧室(11),换热室(1)内设有换热管道(4),燃烧室(11)的炉体(8)上设有烟道通口(7)、引风机接口(6)、加煤口(12)、出灰口(10),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1)的炉体(8)上部排列有引风管(15),该管(15)的端头设有吸嘴(16),其吸嘴(16)与引风管(15)呈25~45°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风管(15)呈均布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吸嘴(16)与引风管(15)的夹角为30~4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室(1)与燃烧室(11)的结合部设置有马蹄形烟道(13),该烟道(13)上设有烟孔(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烟孔(14)其直径与相对应的烟道宽度成反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黑烟有机热载体燃煤炉,包括有换热室、燃烧室,换热室内设有换热管道,燃烧室的炉体上设有烟道通口、引风机接口、加煤口、出灰口,其设计重点是在燃烧室的炉体上排列有引风管,引风管的端头设有吸嘴,其吸嘴与引风管呈25~45°夹角。本技术与一般有机热载体燃煤炉相比可节省能源5-10%,其独特的设计,可使燃煤燃烧更充分、热交换更完全、热效率更高,同时避免了黑烟的产生。文档编号F24H1/43GK2564944SQ0224376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孙恩伯, 冯学珍 申请人:孙恩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恩伯冯学珍
申请(专利权)人:孙恩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