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行飞专利>正文

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32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上部锅炉受热面具有内盖(3)、上盖(4)、出烟口(5)、外壳及保温层(6)、清灰门(7),下部燃烧设备具有炉膛保温层(9)、炉排(10)、炉门(12)、灰门(13),其特征在于上部受热面锅炉管为螺旋管圈;下部炉膛中设有一个带孔的竖直隔墙(11),将炉膛分为左炉膛和右炉膛,竖直隔墙(11)的上部设有可以转动的挡板(8)。采用本锅可节约钢材,提高热效率,简化制造工艺。(*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现有容量为60万大卡/小时以下的小型锅炉有立式和卧式两类,都需要较大的锅筒、集箱、炉胆、封头等,受热面只占锅炉的一部,约50%左右;同时受热面(水管式火管等)的布置受壳体限制,不仅合体,炉膛矮小,燃烧不完全,易冒黑烟,热效率也较低60~65%,耗钢量也较大,每产生60万大卡/小时的热量,耗钢2吨以上,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钢材,热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的燃料适应性广的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以下结合附附图说明图1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上部锅炉受热面具有内盖(3)、上盖(4)、出烟口(5)、外壳及保温层(6)、清灰门(7),内盖(3)和上盖(4)起密封作用;下部为锅炉燃烧设备部分,具有炉膛保温层(9)(内层为耐火混凝土,中层为硅酸铝,外壁为钢板)、炉排(10)、炉门(12)、灰门(13)。该锅炉的主要结构特征在于上部受热面锅炉管为螺旋管圈;下部炉膛中设有一个带孔的竖直隔墙(11),将炉膛分为左炉膛和右炉膛,竖直隔墙(11)的上部设有可以左右转动的挡板(8)。该锅炉中的螺旋管圈可以为单头,螺旋管圈有内螺旋管圈(1)、外螺旋管圈(2),内螺旋管圈(1)与外螺旋管圈(2)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该锅炉的螺旋管圈可以为多头(两头或两头以上),螺旋管圈可以为两个或三个,管圈与管圈之间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下面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本技术螺旋管内工质为水或油。工质由外螺旋管圈(2)进口进入,由内螺旋管圈1出口流出,被加热温升20°~40℃。工质流程为外螺旋管圈(2)进口→外螺旋管圈(2)→内螺旋管圈(1)→内螺旋管圈出口。工质为直流式。本锅炉在工作过程中左右炉膛交替加煤。给左炉膛加煤的过程是①打开左炉门(12)同时关小鼓风并把炉膛出口挡板(8)转到左炉膛出口,此时左炉膛已不通,烟气通过隔墙(11)上的孔到右炉膛,再到锅炉上部炉室;②给左炉膛加煤,此时加煤冒出的黑烟,通过隔墙(11)上的孔流经右炉膛的同时,继续进行燃烧而大部分已燃尽;③关闭左炉门(12),同时加大鼓风。把挡板(8)转到中间位置,给右炉膛加煤的过程是①打开右炉门(12),同时关小鼓风并把挡板(8)转到右炉膛出口,此时,右炉膛出口不通,烟气通过隔墙(11)上的孔到左炉膛再到上部炉室;②给右炉膛加煤,此时加煤冒出的黑烟,通过隔墙(11)上的孔流经左炉膛的同时继续燃烧,而大部分已燃尽;③关闭左炉门(12),开大鼓风,把挡板(8)转到中间位置。本锅炉也可使用单炉膛,只要拆除隔墙(11)即可(拆除隔墙(11),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同意)。本锅炉烟气流程是煤在炉排(10)上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经炉膛出口到锅炉上部燃烧室,即内螺旋管圈(1)内部,进行辐射换热,当高温烟气到达内盖(3)后,反转180°冲刷到第一烟道对流受热面,即内螺旋管圈(1)外侧和外螺旋管圈(2)内侧的对流受热面,然后再反转180°,冲刷到第二烟道对流受热面,即外螺旋管圈(2)外侧的受热面,最后从出烟口(5)排出,进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烟气流程为三迥程下部炉膛→上部燃烧室→第一烟道对流受热面(内螺旋管圈(1)外侧和外螺旋管圈(2)内侧的对流受热面)→第二烟道对流受热面(外螺旋管圈(2)外侧受热面)→出烟口(5)→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和工艺使其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锅炉为直流式,全部用螺旋管圈组成,不使用较大的锅筒和集箱,制造工艺简单,节约钢材,造价低廉;2.烟气为三迥程,受热面布置合理,传热性能好,热效率高,一般不低于70%,节约燃料;3.由于本锅炉为双炉膛结构,左右炉膛交替间歇加煤,一炉膛加煤时,同时转动挡板(8)盖住炉口,烟气从隔墙(11)上的孔流到另一炉膛,使加煤时未燃尽的“黑烟”燃尽,所以能达到消烟的目的;4.本技术能适应多种燃料,如弱粘结煤、贫煤、无烟煤;5.本锅炉工质可以为水,也可以油、工质为导热油时,内、外螺旋管圈并联;6.本锅炉为立式、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7.本技术的螺旋管圈可以为单头也可以为多头,管圈之间可并联也可串联。实施例锅炉容量60万大卡/小时(700千瓦)工作压力7公斤/平方厘米(0.7MPa)出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辐射受热面积6.0m2煤种各种烟煤、贫煤排烟含尘量(用除尘器)<200毫克/标立方米烟气林格曼浓度0~1级配套鼓风机4-723、2A配套引风机y5-475C配套除尘器XS-1B(或其它种类)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上部锅炉受热面具有内盖(3)、上盖(4)、出烟口(5)、外壳及保温层(6)、清灰门(7);下部燃烧设备具有炉膛保温层(9)、炉排(10)、炉门(12)、灰门(13),其特征在于①上部受热面锅炉管为螺旋管圈;②下部炉膛中设有一个带孔的竖直隔墙(11),将炉膛分为左炉膛和右炉膛竖直隔墙(11)的上部设有可以左右转动的挡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其特征在于螺旋管圈为单头,螺旋管圈有内螺旋管圈(1)、外螺旋管圈(2),内螺旋管圈(1)与外螺旋管圈(2)串联或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其特征在于螺旋管圈为多头(两头或两头以上),螺旋管圈为两个或三个,管圈与管圈之间为串联或并联。专利摘要本技术所公开的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上部锅炉受热面具有内盖(3)、上盖(4)、出烟口(5)、外壳及保温层(6)、清灰门(7),下部燃烧设备具有炉膛保温层(9)、炉排(10)、炉门(12)、灰门(13),其特征在于上部受热面锅炉管为螺旋管圈;下部炉膛中设有一个带孔的竖直隔墙(11),将炉膛分为左炉膛和右炉膛,竖直隔墙(11)的上部设有可以转动的挡板(8)。采用本锅可节约钢材,提高热效率,简化制造工艺。文档编号F24H1/22GK2035446SQ8820720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石行飞, 刘春喜, 张瑞庭, 汪兆明 申请人:石行飞, 刘春喜, 张瑞庭, 汪兆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式双炉膛热水(油)锅炉,上部锅炉受热面具有内盖(3)、上盖(4)、出烟口(5)、外壳及保温层(6)、清灰门(7);下部燃烧设备具有炉膛保温层(9)、炉排(10)、炉门(12)、灰门(13),其特征在于:①上部受热面锅炉管为螺旋管 圈;②下部炉膛中设有一个带孔的竖直隔墙(11),将炉膛分为左炉膛和右炉膛竖直隔墙(11)的上部设有可以左右转动的挡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行飞刘春喜张瑞庭汪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石行飞刘春喜张瑞庭汪兆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