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矫远生专利>正文

增效节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74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效节能热水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金属外壳(1)、金属内壳(2)、预热管(3)、螺旋蛇形管(4)、底座(5)、热水出口(7)、烟道(8)、冷水入口(9)组成,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热水器中增加了螺旋蛇形管使预热的水回流到蛇形管内,实现二次加热所以具有快速加热、节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热水器锅炉普遍采用的自动点火,自动衡温,实行自动控制。但普遍存在体积过大,耗能高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适用于在各种燃料炉具上使用,特别是在全自动锅炉热水器上配套使用的方便节能热水器。本技术由金属外壳、金属内壳、予热管、螺旋蛇形管、底座、热水出口、烟道、冷水入口组成,予热管焊接在金属内壳水套两端,螺旋蛇形管一端焊接在金属内壳顶部的中心部位,另一端焊接在热水供水口上,内壳和外壳在底部焊接形成水套,底座和金属外壳底部焊接,烟道穿入内、外壳焊接在热水器上部一侧,冷水入口穿入并焊接在外壳下部的一侧,热水出口穿入内、外壳焊接在下部的另一侧,在底座上要加工成若干个透气孔。本技术由于在热水器中增加了螺旋蛇形管使予热的水回流到蛇形管内实现二次加热,所以具有快速加热、节能,且具有体积小、方便使用等优点。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是增效节能热水器正面剖示图;图2、是增效节能热水器侧面剖示图;图3、是增效节能热水器俯视图;从图1-3得知该技术由金属外壳1、金属内壳2、予热管3、螺旋蛇形管4、底座5、热水出口7、烟道8、冷水入口9组成。在制造时,首先把予热管3焊接在金属内壳2水套两端,螺旋蛇形管4一端焊接在金属内壳2顶部中心部位,另一端焊接在供热水出口7上,内壳2和外壳1在底部焊接形成水套,底座5和金属外壳1底部焊接,烟道8穿入内、外壳焊接在外壳1上部的一侧,热水出口穿入内、外壳焊接在内、外壳下部的另一侧。底座5上要加工成若干个透气孔6。在工作时,冷水进入予热管体、打火加热水初步予热,再从上部回流入螺旋蛇形管4二次加热,即可从热水管中放出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增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外壳(1)、金属内壳(2)、予热管(3)、螺旋蛇形管(4)、底座(5)、热水出口(7)、烟道(8)、冷水入口(9)组成,予热管焊接在金属内壳水套上下两端,螺旋蛇形管(4)一端焊接在金属内壳(2)顶部的中心部位,另一端焊接在热水供水口上,内壳和外壳在底部焊接形成水套,底座在金属外壳底部焊接,烟道穿入内、外壳焊接在热水器上部一侧,冷水入口(9)穿入并焊接在外壳(1)下部的一侧,热水出口穿入内、外壳焊接在下部的另一侧,在底座上要加工成若干个透气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效节能热水器,该技术由金属外壳(1)、金属内壳(2)、预热管(3)、螺旋蛇形管(4)、底座(5)、热水出口(7)、烟道(8)、冷水入口(9)组成,该技术由于在热水器中增加了螺旋蛇形管使预热的水回流到蛇形管内,实现二次加热所以具有快速加热、节能等优点。文档编号F24H1/22GK2433570SQ00244150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矫远生 申请人:矫远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外壳(1)、金属内壳(2)、予热管(3)、螺旋蛇形管(4)、底座(5)、热水出口(7)、烟道(8)、冷水入口(9)组成,予热管焊接在金属内壳水套上下两端,螺旋蛇形管(4)一端焊接在金属内壳(2)顶部的中心部位,另一端焊接在热水供水口上,内壳和外壳在底部焊接形成水套,底座在金属外壳底部焊接,烟道穿入内、外壳焊接在热水器上部一侧,冷水入口(9)穿入并焊接在外壳(1)下部的一侧,热水出口穿入内、外壳焊接在下部的另一侧,在底座上要加工成若干个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远生
申请(专利权)人:矫远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