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杰专利>正文

增效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3850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00:46
增效药物,其特征在于:是包括表面为“双亲性”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和药物粉剂的混合粉料。

Synergistic drug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a mixed powder containing a micro nano scale particle size medical adsorption resin and a medicinal powd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urface is a \amphiphil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药物增效剂是与药物复合制做药物复合制剂。此种药物增效会产生药效的多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改变药效方向的增效药物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是:增效药物是包括表面为“双亲性”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和药物粉剂的混合粉料,其中“双亲性”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是“增效剂”。实施例之一:“增效剂”粒径范围在30微米到20纳米之间。所述的药物粉剂粉粒粒径范围在30微米以下。所述的药物粉剂和增效剂混合配比范围不限。实施例之二:所述的增效药物的制备方法:将药物粉剂和”增效剂“置入混合配置器皿中搅拌混合,其置入的秩序不分先后。实施例之三:配置增效药液,则在可密封的配置器皿中先置入”增效剂“,再添入“增效剂”的溶剂,先制做“增效剂”溶液或乳液,再置入药物粉剂,制做混合溶液或混合乳液。实施例之四:增效药液混合的方法可以用超声波搅拌。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具体说明。表面具有“双亲性”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是专利技术人在先申请专利技术专利的新物质专利技术,(申请号:201410813390.4,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名称:集约物质表面微动力的纳米级撞针)。本案是专利技术人在先申请专利技术专利的一个实施例。专利技术人在实施在先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过程中发现,“双亲性”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即本专利技术所称的“增效剂”,具有单向增效药物药效的功能。例如,在与治疗高血糖症的药物混合时,患者服用后药效明显提高。与其它有定向治疗效果的药物混合后,药物的药效都会有类似情况的明显提高。专利技术人对药物和与“增效剂”混合后的增效药物做质谱分析时,发现后者在药物主要功能的谱线位置附近增加了一条近似谱线。这是混合了“增效剂”后出现的新物质。对不同的药物与其混合物的质谱分析时,都有类似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增效剂”本身没有任何药性。专利技术人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增效剂”是吸附树脂,在与药物混合过程中吸附和纯化了药物中有效成分,产生了提升药效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增效剂”和药物粉剂粒径很小,质量很轻,空气的搅动会使其飞散。所以才去的适当的混合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提出两种物态的药物:液态的针剂,和粉剂。混合物中“增效剂”与药物之间的参合比例没有限制,但是至少都要有一点点。如果没有“增效剂”参入,药物还是原来的药物。没有药物参入“增效剂”只是树脂。但是,根据在先专利技术方案的陈述,树脂本身对疾病就可以具有特定的治疗作用,粉剂或者针剂都可以。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包括单纯“增效剂”作为增效药物专利技术的内容,即药物粉剂的参入可以不计。本专利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不改变药物药效的指向,可以单向对药物药效增效。不同于“复方”或“复合”药物。本专利技术显著地进步在于增效药物制做简单,不需要任何化学反应过程。没有副产品,也没有副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增效药物,其特征在于:是包括表面为“双亲性”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和药物粉剂的混合粉料,其中“双亲性”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是“增效剂”;增效剂”粒径范围在30微米到20纳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增效药物,其特征在于:是包括表面为“双亲性”的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和药物粉剂的混合粉料,其中“双亲性”微纳米级粒径医用吸附树脂是“增效剂”;增效剂”粒径范围在30微米到20纳米之间。2.增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粉剂粉粒粒径范围在30微米以下。3.增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粉剂和增效剂混合配比范围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
申请(专利权)人:于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