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64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平台部,还包括溢水槽以及刀架板,所述平台部上设置放置刀架板的凹槽,所述刀架板上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刀具的长条孔,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方形通孔,所述溢水槽一侧与主体部后侧连接,上端设置于平台部下方,且与方形通孔连通,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溢水孔与溢水槽连通,所述主体部与溢水槽底部均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水槽本体的表面设置一层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墨烯抗菌水槽不仅便于清洗,集成有刀架板,便于摆放刀具,而且溢出的水以及刀具上的水珠均可通过排水口排出。

A new type of graphene nano antibacterial wat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
本技术涉及水槽生产的
,特别是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
技术介绍
水槽是居家厨房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具,而且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消费者在使用中发现水槽普遍存在有如下诸多的缺陷:1、表面硬度不够,在使用中很容易出现刮花、划伤盆体表面;2、表面容易被酸碱腐蚀易生黄斑锈点;3、表面光滑度不足容易粘附油污且不易清洁;4、因为现有的水槽盆体易粘油垢;5、现有大部分水槽功能过于单一,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应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刀具的数量以及种类也在增多,因此收纳刀具时需要单独的刀架进行放置,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刀具上的水珠不便处理。因此产生上述的缺陷,不但会影响消费大众的生活使用,更会因其容易繁殖细菌而影响到消费者的家居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对消费者带来健康影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平台部,还包括溢水槽以及刀架板,所述平台部上设置放置刀架板的凹槽,所述刀架板上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刀具的长条孔,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方形通孔,所述溢水槽一侧与主体部后侧连接,上端设置于平台部下方,且与方形通孔连通,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溢水孔与溢水槽连通,所述主体部与溢水槽底部均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水槽本体的表面设置一层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且主体部与溢水槽的排水孔均连接至排水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刀架板上端面与平台部上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与溢水槽底部均设置快速排水结构,所述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水平部以及设置于水平部两边的倾斜部。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175-17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水平部的底部中心位置,且排水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进一步的,所述平台部上设置用于穿过水龙头的圆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的厚度均为20-50nm。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溢水槽以及刀架板的材质为金属材质。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长条孔的长度不一致,可根据刀具的尺寸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溢水槽以及刀架板的表面上亦设置一层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表面的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的制备工艺如下:步骤A、表面喷砂处理,选用60#~180#的陶瓷砂通过自动喷砂机先对水槽本体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步骤B、表面烘干处理,将水槽本体的表面通过自动清洗线进行除锈、除尘、钝化、清洗,并且把水槽本体的表面彻底处理干净并经130度烘干其表面的水分;步骤C、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制备,将石墨烯纳米涂料A组分以及亲水石墨烯纳米涂料B组分按照比例3:7进行混合;步骤D、表面喷涂处理,通过流水线将处理干净的水槽本体送至无尘工作室,采用静电喷涂设施将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均匀喷涂在水槽本体的表面上;步骤E、低温固化处理,通过流水线把喷涂了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的水槽本体送至固化炉,让其在炉温80~120度的低温区域内通过,并且通过的时间控制在5~8分钟再让其流送到高温固化区;步骤F、高温固化处理,喷涂了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的水槽由低温区域送进高温固化区后,让其在180~220度的高温区域中保温15~20分钟,使得水槽本体形成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具体的,在高温区域中可以让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发挥纳米粒子小尺寸、大比表面积的高活性反应特点进行改性形成高硬度的无机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其中,所述石墨烯纳米涂料A组分包括以下成份:水溶性石墨烯2%~5%,水性聚硅氧烷树脂65.5%~70.5%,水性钛白粉15%~18%,水性滑石粉2.5%~4%,丙烯酸改性共聚物0.2%~1%,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5%~5%,和余量为水;所述亲水石墨烯纳米涂料B组分包括以下成份:丙烯酸酯2~10%、纳米银0.2~0.8%、碱金属的硅酸盐8~15%、硅溶胶15~20%、磷酸铝1.5~3%、纳米氧化铝分散液1.5~3%、纳米氧化镧分散液0.05~0.5%、氧化石墨烯0.05~0.5%、抑制剂2~10%和有机改性聚硅氧烷0.5~2%和余量为水;将上述的所述石墨烯纳米涂料A组分与亲水石墨烯纳米涂料B组分按比例混合后通过熟化机低速混合3~5分钟,使其均匀即可得到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所述石墨烯纳米涂料A组分与亲水石墨烯纳米涂料B组分按比例混合后通过熟化机低速混合3~5分钟,使其均匀即可得到石墨烯纳米抗菌涂料。本技术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的水槽本体通过在其表面上设置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可使得水槽本体具有耐蚀性、防火性、易洁性,且无毒无辐射、硬度高、耐刮划、抗高温抗冷冻、耐冲击性以及抗菌抑菌;同时在水槽本体的上设置溢水槽以及刀架板,水槽本体通过溢水孔与溢水槽连通,当水溢出后可通过溢水槽的排水孔排出,而且刀架板设置在溢水槽上方,刀具上的水可直接通过排水孔排出,因此本技术的石墨烯抗菌水槽不仅便于清洗,集成有刀架板,便于摆放刀具,而且溢出的水以及刀具上的水珠均可通过排水口排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局部视图A;图4是本技术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水槽本体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的局部剖视图。标号说明:10-水槽本体,11-主体部,111-溢水孔,112-排水孔,113-快速排水结构,1131-水平部,1132-倾斜部,12-平台部,121-凹槽,122-方向通孔,123-圆形通孔,20-溢水槽,30-刀架板,31-长条孔,40-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6,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0,水槽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以及平台部12,还包括溢水槽20以及刀架板30,平台部12上设置放置刀架板30的凹槽121,刀架板30上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刀具的长条孔31,凹槽121底部设置方形通孔122,便于刀具伸入溢水槽20内,溢水槽20一侧与主体部11后侧连接,上端设置于平台部12下方,且与方形通孔122连通,主体部11上还设置溢水孔111与溢水槽20连通,主体部11与溢水槽20底部均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112;水槽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平台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槽以及刀架板,所述平台部上设置放置刀架板的凹槽,所述刀架板上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刀具的长条孔,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方形通孔,所述溢水槽一侧与主体部后侧连接,上端设置于平台部下方,且与方形通孔连通,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溢水孔与溢水槽连通,所述主体部与溢水槽底部均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水槽本体表面设置一层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平台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槽以及刀架板,所述平台部上设置放置刀架板的凹槽,所述刀架板上设置若干用于放置刀具的长条孔,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方形通孔,所述溢水槽一侧与主体部后侧连接,上端设置于平台部下方,且与方形通孔连通,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溢水孔与溢水槽连通,所述主体部与溢水槽底部均设置用于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水槽本体表面设置一层石墨烯纳米抗菌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板上端面与平台部上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溢水槽底部均设置快速排水结构,所述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水平部以及设置于水平部两边的倾斜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抗菌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175-1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展朋凌贯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誉美厨卫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