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1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其中,支撑保护板紧贴桥梁箱体腹板外表面设置,支撑保护板相对桥梁箱体腹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固定安装有三组连接板且连接板上连接支撑机构;根据安装需求在连接板上安装支撑机构,上层、下层连接板上四角位置处各固定安装一组支撑机构,中层连接板左右两侧各安装一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螺纹管以及两组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上,调节丝杆的另一端分别旋接在螺纹管的两端,螺纹管两端的螺纹沿相反方向螺旋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对桥梁箱体腹板稳定保护的有益效果。

Bridge box web prot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维护
,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士箱体结构由于其抗扭刚度大、内力分布均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之中,例如,连续刚构桥的主梁、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索塔、大跨桥梁的桥墩等。在日照影响下,箱体结构上、下板和腹板之间,箱体结构内、外侧经常存在很大的温差,并由此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混凝土的热传导性能较差,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材质的箱体结构在气温以及日照辐射等环境因素变化的作用下,箱体结构表面温度变化快,箱体结构内部温度变化慢,且箱体结构本身跨度也大,导致了箱体结构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较大的温度梯度产生了温度应力,温度应力会在箱体结构较为薄弱的地方应力集中,致使箱体结构表面容易开裂,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一现象在箱体结构的腹板处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对桥梁箱体腹板稳定保护的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包括支撑保护板、支撑机构,所述支撑保护板紧贴桥梁箱体腹板外表面设置,所述桥梁箱体腹板外表面竖直均匀设置有条形凸起,所述支撑保护板与所述桥梁箱体腹板贴合面设置有条形凹槽且所述条形凸起、条形凹槽吻合设置,所述支撑保护板相对桥梁箱体腹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固定安装有三组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所述支撑机构;根据安装需求在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所述支撑机构,上层、下层所述连接板上四角位置处各固定安装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层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各安装一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螺纹管以及两个调节丝杆,一个调节丝杆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上,另一端旋接在螺纹管的一端;螺纹管的另一端和另一个调节丝杠旋接,且调节丝杠得了另一端与安装机构连接;螺纹管两端的螺纹沿相反方向螺旋设置。所述条形凸起与条形凹槽贴合处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中填充有缓冲橡胶层。当所述桥梁箱体采用单独一组安装时,桥梁箱体底板两侧固定焊接有安装机构,上层、下层所述连接板上不设置支撑机构,中层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均与一组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所述安装机构上,所述安装机构呈水平设置。当所述桥梁箱体采用多组并排安装时,最外侧桥梁箱体靠外侧的桥梁箱体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上层、下层所述连接板上不设置支撑机构,中层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均与一组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所述安装机构上,所述安装机构呈水平设置;内侧彼此相邻的桥梁箱体腹板贴合的支撑板通过所述支撑机构彼此支撑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两端分别水平安装在两侧连接板上,上层、下层所述连接板上四角位置处各固定安装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层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各安装一组所述支撑机构。所述安装机构沿所述桥梁箱体延伸方向均匀放置,所述连接板相对安装机构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仅包括支撑保护板、支撑机构,其结构简单,便于大批量生产,方便施工安装;同时能能够根据安装需求在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所述支撑机构,能够符合一组桥梁箱体独立安装或多组桥梁箱体并列安装的需求;所述条形凸起与条形凹槽贴合处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中填充有缓冲橡胶层,保证支撑保护板与桥梁箱体腹板的稳定贴合,通过支撑机构对支撑保护板支撑,能够保证其对桥梁箱体腹板稳定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所述线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支撑保护板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位两组所述桥梁箱体并排安装时本申请的安装机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保护板、2支撑机构、3桥梁箱体腹板、4条形凸起、5条形凹槽、6连接板、7螺纹管、8调节丝杆、9缓冲橡胶层、10桥梁箱体底板、11安装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包括支撑保护板1、支撑机构2,支撑保护板1紧贴桥梁箱体腹板3外表面设置,桥梁箱体腹板3外表面竖直均匀设置有条形凸起4,支撑保护板1与桥梁箱体腹板3贴合面设置有条形凹槽5且条形凸起4、条形凹槽5吻合设置,支撑保护板1相对桥梁箱体腹板3的外侧面由上至下固定安装有三组连接板6且连接板6上连接支撑机构2;根据安装需求在连接板6上安装支撑机构2,上层、下层连接板6上四角位置处各固定安装一组支撑机构2,中层连接板6左右两侧各安装一组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螺纹管7以及两个调节丝杆,一个调节丝杆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6上,另一端旋接在螺纹管7的一端;螺纹管7的另一端和另一个调节丝杠旋接,且调节丝杠得了另一端与安装机构11连接;螺纹管7两端的螺纹沿相反方向螺旋设置。本技术中,条形凸起4与条形凹槽5贴合处设置有安装间隙,安装间隙中填充有缓冲橡胶层9,保证支撑保护板1与桥梁箱体腹板3的稳定贴合;当桥梁箱体采用单独一组安装时,桥梁箱体底板10两侧固定焊接有安装机构11,上层、下层连接板6上不设置支撑机构2,中层连接板6左右两侧均与一组支撑机构2的一端固定焊接,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安装机构11上,安装机构11呈水平设置;当桥梁箱体采用多组并排安装时,最外侧桥梁箱体靠外侧的桥梁箱体底板10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11,上层、下层连接板6上不设置支撑机构2,中层连接板6左右两侧均与一组支撑机构2的一端固定焊接,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安装机构11上,安装机构11呈水平设置;内侧彼此相邻的桥梁箱体腹板3贴合的支撑板通过支撑机构2彼此支撑连接,支撑机构2两端分别水平安装在两侧连接板6上,上层、下层连接板6上四角位置处各固定安装一组支撑机构2,中层连接板6左右两侧各安装一组支撑机构2;安装机构11沿桥梁箱体延伸方向均匀放置,连接板6相对安装机构11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根据安装需求在连接板6上安装支撑机构2,当桥梁箱体采用单独一组安装时,桥梁箱体底板10两侧固定焊接有安装机构11,上层、下层连接板6上不设置支撑机构2,中层连接板6左右两侧均与一组支撑机构2的一端固定焊接,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安装机构11上,安装机构11呈水平设置;当桥梁箱体采用多组并排安装时,最外侧桥梁箱体靠外侧的桥梁箱体底板10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11,上层、下层连接板6上不设置支撑机构2,中层连接板6左右两侧均与一组支撑机构2的一端固定焊接,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安装机构11上,安装机构11呈水平设置;内侧彼此相邻的桥梁箱体腹板3贴合的支撑板通过支撑机构2彼此支撑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保护板(1)、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保护板(1)紧贴桥梁箱体腹板(3)外表面设置,所述桥梁箱体腹板(3)外表面竖直均匀设置有条形凸起(4),所述支撑保护板(1)与所述桥梁箱体腹板(3)贴合面设置有条形凹槽(5),且所述条形凸起(4)、条形凹槽(5)配合设置,所述支撑保护板(1)相对桥梁箱体腹板(3)的外侧面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组;所述连接板(6)上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螺纹管(7)以及两个调节丝杆,一个调节丝杆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6)上,另一端旋接在螺纹管(7)的一端;螺纹管(7)的另一端和另一个调节丝杠旋接,且另一个调节丝杠的另一端与安装机构(11)连接;螺纹管(7)两端的螺纹沿相反方向螺旋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保护板(1)、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保护板(1)紧贴桥梁箱体腹板(3)外表面设置,所述桥梁箱体腹板(3)外表面竖直均匀设置有条形凸起(4),所述支撑保护板(1)与所述桥梁箱体腹板(3)贴合面设置有条形凹槽(5),且所述条形凸起(4)、条形凹槽(5)配合设置,所述支撑保护板(1)相对桥梁箱体腹板(3)的外侧面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组;所述连接板(6)上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螺纹管(7)以及两个调节丝杆,一个调节丝杆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板(6)上,另一端旋接在螺纹管(7)的一端;螺纹管(7)的另一端和另一个调节丝杠旋接,且另一个调节丝杠的另一端与安装机构(11)连接;螺纹管(7)两端的螺纹沿相反方向螺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4)与条形凹槽(5)贴合处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中填充有缓冲橡胶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箱体腹板保护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国张强林永亮何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高速黔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