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泉专利>正文

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5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公知立式燃油燃气锅壳锅炉的改进结构。在锅炉炉胆部的胆体侧部沿燃烧机喷射火焰的射流方向延伸设有一凹腔炉底,在凹腔炉底外设有冷却套。通过凹腔炉底的设置使燃烧机喷射出的火焰被容纳接收,满足了燃烧机喷火焰的长度要求,从而克服了公知技术炉壁局部易结焦或燃料气燃烧不充分的弊端。(*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燃烧设备
,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立式燃油燃气锅壳锅炉。目前公知的立式燃油燃气锅壳锅炉的炉膛直径相对较小,在采用径向设置燃烧机的技术方案时,由于炉膛宽度难以满足火焰喷射长度的要求,导致火焰直接喷射到炉壁上,造成局部结焦或燃料气燃烧不完全等弊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所存在的弊端,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极大程度地满足喷射火焰长度要求并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高效节能的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在公知立式燃油燃气锅壳锅炉的炉胆胆体侧部沿燃烧机喷射火焰的射流方向延伸设有一凹腔炉底。与公知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炉胆侧部设置外延凹腔炉底,满足了燃烧机喷射火焰的长度要求,使喷射出的火焰射向炉底被容纳接收,克服了炉壁局部结焦或燃料气燃烧不充分的弊端。实施中,凹腔炉底的深度和直径可根据火焰的燃烧特性而设置,具有工艺简单、结构灵活、方便、安全可靠及成本低廉等优点。以下将结合文后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具有同轴设置的圆柱形锅筒5和炉胆2,在炉体下部一侧设有与燃烧机连接的接口1,该接口1与锅炉筒体5和炉胆2贯交焊接连接,凹腔炉底3设于炉胆内正对接口1的另一侧,它与锅炉本体垂直贯交或斜向贯交并以电弧焊接。工作时,燃烧机喷嘴由接口1处喷射出的火焰射向凹腔炉底3被容纳接收,而后燃烬的烟气折转流向炉膛上部的对流管束继而再经烟囱排入大气。另外,实施结构中在凹腔炉底外也可设有冷却套4或在凹腔炉底内表面敷设耐火材料,以满足锅炉的燃烧设计工作条件。权利要求1.一种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具有同轴设置的圆柱形锅筒(5)和炉胆(2),其特征是在炉胆(2)胆体侧部沿燃烧机喷射火焰的射流方向延伸设有一凹腔炉底(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是凹腔炉底(3)与锅炉本体垂直贯交并以电弧焊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是凹腔炉底(3)与锅炉本体斜向贯交并以电弧焊接。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是在凹腔炉底(3)外设有冷却套(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公知立式燃油燃气锅壳锅炉的改进结构。在锅炉炉胆部的胆体侧部沿燃烧机喷射火焰的射流方向延伸设有一凹腔炉底,在凹腔炉底外设有冷却套。通过凹腔炉底的设置使燃烧机喷射出的火焰被容纳接收,满足了燃烧机喷火焰的长度要求,从而克服了公知技术炉壁局部易结焦或燃料气燃烧不充分的弊端。文档编号F24H1/44GK2375926SQ9923455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玉泉, 楼西贞 申请人:李玉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底贯交本体型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具有同轴设置的圆柱形锅筒(5)和炉胆(2),其特征是在炉胆(2)胆体侧部沿燃烧机喷射火焰的射流方向延伸设有一凹腔炉底(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泉楼西贞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