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泉专利>正文

灸罐诊治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585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贯穿柔性防护板上小孔的探针,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罐体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针灸针穿过柔性密封塞后插入罐体,并在针灸针的外端插上艾条并点燃,起到拔罐、针灸、艾熏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合于家庭和医疗单位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理疗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罐疗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功能罐疗仪结构个异,但一般都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气道,置于气 道中的气阀,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贯穿柔性防护板上小孔的探针,置于 罐腔内的磁性体、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其中的发 热件为磁性线圈。虽然这类结构的多功能罐疗仪,在性能上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火罐,且具有 明显的保健效能,但是由于没能实现与其它治疗方法的结合,影响了保健效果的发挥。灸疗 是传统的中医医疗方法,对穴位进行艾灸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进行灸疗时需要用到 艾盒,将艾条固定在盒内燃烧,然后扣在人体穴位上进行治疗。如果能将罐疗与艾疗相结 合,将会进一步提高罐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罐疗与灸疗的结合,提高保健医疗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灸 罐诊治仪。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气道, 置于气道中的气阀,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贯穿柔性防护板上小孔的探 针,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罐 体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如需在灸罐诊治仪上同步实现针灸治疗,可将针灸针穿过柔性密封塞后插入罐 体,并在针灸针的外端插上艾条并点燃,起到拔罐、针灸、艾熏的功效。本技术所述的灸罐诊治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在罐疗仪上同步实 现了针灸、艾熏的功能,更进一步地发挥灸罐诊治仪的保健效果,适合于家庭和医疗单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罐体,2 -气阀,3 -柔性防护板,4 -探针,5 -磁性体,6 -柔性密封塞, 7 -固定孔槽,8 -柔性盒,9 -金属套管,1 Q -柔性插接管,1 1 -艾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气道,置于气 道中的气阀2,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3,贯穿柔性防护板3上小孔的探针 4,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5、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罐体1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6。针灸针穿过柔性密封塞6后插入罐体 1内部,针灸针外端插有艾条ι ι。磁性体5为磁铁。为了使插入罐体1内部的针灸针获得稳定的支撑,在磁性体5外表面设有固定孔槽7。气道置于罐体1底部的中部,柔性防护板3中心开有通孔;磁性体5置于柔性盒 8内,柔性盒8顶部开口,并在顶部开口处与柔性防护板3中心的通孔下部固定且密封连 接;发热件为管壁上开孔的金属套管9,金属套管9密封嵌套入柔性防护板中心的通孔上 部;振簧为两端开口的柔性插接管1 O,其贯穿金属套管9并插入柔性盒8内,且与磁性体 5相接触,柔性插接管1 O的上端口插接于气阀2上。罐体1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注药孔,注 药孔上设置柔性密封塞,将药物制成制剂,将制剂通过金属套管9上的孔注入到金属套管 9内。柔性密封塞、柔性防护板、柔性盒以及柔性插接管都是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外部 电源所连接的导线可通过针孔(或穿过柔性密封塞)插接在金属套管的针孔内。为了进一下提高诊疗效果,结合人体穴位分布特点,调置在罐体侧壁上的针孔数 量为2孔或3孔或5孔或7孔。罐体形状设置为八边形、六边形、三角形或圆形。本技术灸罐诊治仪把罐疗、磁疗、灸疗、针疗、药疗、点穴集为一体,可同时实 施罐疗、磁疗、灸疗、针疗、药疗、点穴、按摩综合治疗,比原有多功能罐疗诊治仪及同类罐疗 产品在技术上有明显的改进,解决了传统罐疗补与泻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难题,效果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 (2),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3),贯穿柔性防护板(3)上小孔的探针 (4 ),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5 )、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 电源,其特征在于罐体(1 )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罐诊治仪,其特征在于磁性体(5)外表面设有固定孔槽 (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灸罐诊治仪,其特征在于气道置于罐体1底部的中部, 柔性防护板(3 )中心开有通孔;磁性体(5 )置于柔性盒(8 )内,柔性盒(8 )顶部开口,并 在顶部开口处与柔性防护板(3)中心的通孔下部固定且密封连接;发热件为管壁上开孔 的金属套管(9 ),密封嵌套入柔性防护板中心的通孔上部;振簧为两端开口的柔性插接管 (1 O ),其贯穿金属套管(9 )并插入柔性盒(8 )内,且与磁性体(5 )相接触,柔性插接管 (1 O )的上端口插接于气阀(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灸罐诊治仪,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罐体(1)侧壁上的针 孔数量为2孔或3孔或5孔或7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贯穿柔性防护板上小孔的探针,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罐体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针灸针穿过柔性密封塞后插入罐体,并在针灸针的外端插上艾条并点燃,起到拔罐、针灸、艾熏的功效。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合于家庭和医疗单位使用。文档编号A61H39/06GK201930232SQ201120026559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德武, 李玉泉 申请人:李玉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2),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3),贯穿柔性防护板(3)上小孔的探针(4),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5)、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其特征在于:罐体(1)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泉李德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