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压式自动饮水机,设有煮水槽,与一源水导管连通,其内部设有水位调整器,其外周设一出水管,由下向上延伸其管口高于煮水槽之水面高度;发热器设于煮水槽预定部位。当水受热沸腾时,煮水槽内部蒸汽压力增高而将沸水从出水管压出导致水面下降,源水因受水位调整器之自动调整而补入煮水槽,使水不再沸腾而不会压出,如此反复交替,利用蒸汽压放作用将沸水自动压出,另外将开水导入过滤器及热交换器即可获得适当温度之净水,饮用绝对安全可靠。(*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压式自动饮水机,特别是指一种利用水蒸汽压力将沸腾之高温水压出之饮水机。目前,水源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常在不知不觉中饮入水中有碍人体健康之矿物质、消毒药品及其他杂质,为排除不洁饮水这隐形杀手,饮水机之普遍设置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而目前之饮水机,其设计原理系在加热管之外周缠绕预定长度之电热线,以便生水在流经加热管之期间即被加热成开水,然而,生水其水温、流速不定,再加上加热管内部逐渐附加水垢影响热传导,因而大量制造之饮水机并不能确保其处理过之水已经完全沸腾;至于温水之处理,习用之饮水机将生水经过滤器过滤,完全不经加热杀菌处理即供人们饮用,但过滤器一旦疏于更换即成为细菌滋生之温床,因而一般公共场所之饮水机其饮水卫生十分堪虞,已大大违反设置饮水机之初衷;另外,加热管之传热效果有限,急速之流水仅吸收电热线产生热量之一小部份,为确实加温必需加长电热线,增加能源之消耗并非良好之设计,而且加热速度慢无法迅速供应大量开水以供大型机关团体使用。有鉴于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乃经过多年观察研究,终于研创出本技术汽压式自动饮水机。因此,本技术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汽压式自动饮水机,利用沸腾开水产生之水蒸汽压力为动力,只有沸腾之开水才会被压出。本技术之次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汽压式自动饮水机,其沸腾之热开水经过滤器过滤再由热交换器冷却成温开水供人们直接饮用,卫生良好。本技术之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汽压式自动饮水机,其源水在进入煮水槽之前,先经流入热交换器之热开水预热,使流入煮水槽之源水已接近沸点,一经发热器加热,即迅速沸腾,可大幅节省发热器消耗之能源,且可迅速供应大量开水以供大型机关团体使用。这样,依据本技术的汽压式自动饮水机,主要包括一煮水槽,该煮水槽与一源水导管连通,其内部设有水位调整器,以限制水面高度,其外周则设一出水管,该出水管之管口高于水面高度,当该煮水槽内部之水受一发热器加热至沸腾时,该煮水槽内部蒸气压力增高,乃将沸腾之开水由该煮水槽之出水管压出为其特征。本技术之次一特征,乃在于该煮水槽之出水管与一过滤器连通,而过滤器出口之净水管与煮水槽入口之源水导管藉一热交换器连通,使得排出之温开水先经高温处理,再经过滤冷却,卫生良好且可直接饮用。本技术之再一特征在于,发热器直接对煮水槽内部水加热,且源水注入该煮水槽先经该热交换器预热,其消耗能源少且可迅速供应大量开水。为能对本技术之构造、特征及其优点有一较明确之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图1系本技术汽压式自动饮水机之作用图。图2系本技术汽压式自动饮水机其热交换器之另一实施例剖视图。请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煮水槽10、发热器20、过滤器30及热交换器。该煮水槽10其内部中空,其上端与一水源导管14连通,其下端则与一由下往上延伸之出水管15连通,一水位调整器16则用来限制水面高度使该出水管15之管口151保持在该煮水槽水面之上,发热器20可为装设于煮水槽10内部之电热管,用以对该煮水槽10内部之水加热;一水位探测器61,予设于该煮水槽10内部高于该发热器20之位置,发生断水状况时,该煮水槽10内之水下降至预定高度,该水位探测器61乃可切断该发热器20之电源;另外,于煮水槽10底端可附设温度计接头18,一则可测知温度,再则于使用一段期间后,将该接头18旋出,即可利用水压灌洗该煮水槽10内沉淀之矿物质。该过滤器30,其内部设有滤材,其上端入口与该出水管15之管口151连通,其下端出口则与净水管51连通。该热交换器,可如图1之A部分,包括有第一储水槽41、第二储水槽42、第三储水槽43及第四储水槽44,其中,第二、第三及第四储水槽内部各设有冷水槽421、431、441;水源导管11穿过该第四储水槽44而进入第一冷水槽441;水源导管12由第一冷水槽441接出,穿过该第四储水槽44至第三储水槽43而连通该第二冷水槽431;水源导管13由该第二冷水槽431接出,穿过该第三储水槽43至第二储水槽42而连通该第三冷水槽421;该水源导管14,则由该第三冷水槽421接出,穿过第三储水槽43而导入该煮水槽10。该净水管51由该过滤器30接出而导入该第一储水槽41;净水管52,则导通第一及第二储水槽41、42;净水管53,则导通第二及第三储水槽42、43;净水槽54,则导通第三及第四储水槽43、44。源水受该水位调整器16之控制,乃由该水源导管11经第一冷水槽441、导管12、第二冷水槽431、导管13、第三冷水槽421,而由该导管14注入煮水槽10。水未沸腾时,煮水槽10内部之水面低于该出水口15之管口151,故未沸腾之水不会进入该过滤器30。在一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压力愈大则水的沸点相对愈高,当水沸腾时,蒸气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水的沸点提高,同时该蒸气压力乃将热开水压入该过滤器30;当煮水槽10之水面下降时,体积增大蒸气压力相对降低,而源水则补充注入使蒸气受冷却凝结成水更降低蒸气压力,此时水不再沸腾故不会进入该过滤器30;但由于发热器20之持续加热,使水再度沸腾而注入该过滤器,因而该储水槽10内部之水乃受蒸气压之压放作用断续进入该滤水器30中。沸腾之开水乃由过滤器30经净水等51注入第一储水槽41,再由净水槽52、53、54、55之连续,依序注入该第二、第三及第四储水槽42、43、44,于是沸腾过之开水遂在图1之A部分与源水作冷热交换,而储水槽41、42、43、44各设有出水口71、72、73、74以便可取用不同温度之净水;而源的水注入该煮水槽10之前,先经热交换器之预热,可大幅节省发热器20耗费之能量。当煮水槽10水位高度高于该水位探测器61所设定之高度时,该发热器20即不断产生热量;该第四储水槽44,其内部并设有水位控制开关62,当第四储水槽44之水面达预定高度H时,可令发热器20停止加热,当第四储水槽44之水面低于预定高度L时,可令发器20启动加热;另外,第一储水槽41内部亦可设有水位控制开关63,以便第一储水槽41之水面低于预定高度时,可令发热器20启动加热,以补充第一储水槽41内部之净水。至于各水槽之外周均可包覆一层保温隔热层,以减少热量之损失。图2所示之B部位,系热交换器另一可行实施例,源水由内管81之入口811流入,由出口812流出,从而注入该煮水槽10,净水则由过滤器30流出由外管85之入口851流入而由出口852流出,处理过之净水经沸腾杀菌、过滤、冷却,即可作为厨房烹饪之饮水,安全可靠绝不含有杂质。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汽压式自动饮水机业已研制成功,试用结果确能达到预期功效,尤其源水经热交换器之预热,在注入煮水槽10时已达90℃左右,故水蒸气之压放十分迅速。兹将本技术汽压式自动饮水机所具有之优点再阐说明如下(a)煮水槽内部压力大于1大气压,使得水沸点高于100℃,本技术利用蒸气压为动力所压出之净水已经过超高温杀菌。(b)本技术之温开水,系经沸腾、过滤而后再冷却,可直接饮用且卫生良好。(c)本技术之源水经热交换器预热且直接加温,可节省能源,并可迅速供应大量之开水。综上所述,本技术汽压式自动饮水机,确为同类饮水机之首先创作合于实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压式自动饮水机,包括:一煮水槽,与一源水导管连通,其内部设有水位调整器以限制水面高度,其外周则设一出水管;一发热器,装设于该煮水槽之预定部位,用来对煮水槽内之水加热;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管与煮水槽的下端连通,出水管由下向上延 伸,其管口高于煮水槽的水面高度,煮水槽为密闭容器,借助沸腾开水之蒸气压力将开水自动压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梓德,
申请(专利权)人:谢梓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