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50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其包括两个行走斜坡和一个吊装框架;两个行走斜坡均位于吊装框架同一侧且与吊装框架呈并排摆放状,使履带吊借助行走斜坡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指定位置,吊装框架用于承载支撑履带吊完成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作业;吊装框架与行走斜坡具有相同斜度,履带吊通过行走斜坡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指定位置后,通过门式起重机将吊装框架连带履带吊一起吊装上下船坞,实现履带吊的免拆拼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作业,缩短上下船坞作业工期,节省成本,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功效。

Crawler crane hoisting the support platform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ocks as a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
技术介绍
传统履带吊上下船坞作业方案是将履带吊拆卸成多个部分,利用岸吊或者门式起重机分别吊装上下船坞,然后再重新拼装组合成整体。由于履带吊无法整体吊装上下船坞,因此此方案耗费人力吊机资源多,整个施工工期长,占用场地资源多,导致整个上下船坞作业的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包括行走斜坡和吊装框架两部分,该履带吊借助行走斜坡行驶至吊装框架上,使吊装框架支撑,履带吊到达指定位置后,可通过门式起重机将吊装框架连带履带吊一起吊装上下船坞,完成履带吊整体吊装,缩短上下船坞作业工期,节省作业成本;还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功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斜坡和一个吊装框架;该两个行走斜坡均位于吊装框架的同一侧且与该吊装框架呈并排摆放状,使履带吊借助行走斜坡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指定位置,该吊装框架用于承载支撑履带吊完成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作业;所述行走斜坡是由钢质的底板、数块横向支撑筋板、数块纵向支撑筋板、面板以及数个管式吊点焊接而成;该底板上面焊接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数块横向支撑筋板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的高度沿底板长度方向由靠接吊装框架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上面焊接面板,使面板呈倾斜状;底板和面板为宽度相同的长方形钢板,底板长边两侧分别焊接相互对称的数个管式吊点;该行走斜坡的规格尺寸与履带吊自重、履带宽度的变化成正比,倾斜度小于履带吊爬坡能力;所述吊装框架是由H型钢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该框架顶面铺设上部甲板,该上部甲板的面积与吊装框架顶面面积相应,供承载履带吊;吊装框架底部装有两两对称设置的六个垫墩,该六个垫墩两两对称分别具有三种高度,使吊装框架的高度由背离行走斜坡一侧向与行走斜坡靠接一侧依次递减,供调整吊装框架上部甲板的倾斜度,使吊装框架顶面与行走斜坡具有相同斜度,保证履带吊平稳行驶;吊装框架上部与行走斜坡相邻和相对的三个侧边分别装有相互对称的数个吊装吊点,供吊装框架和履带吊整体吊装;该吊装框架的规格尺寸与履带吊自重、履带整体尺寸的变化成正比。前述的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其中,所述行走斜坡的底板长边两侧分别焊接相互对称的两个管式吊点;所述吊装框架上部与行走斜坡相邻的两个侧边以及与行走斜坡相对的一个侧边分别装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吊装吊点;所述两个行走斜坡分别以高边与吊装框架高度低的一边相靠,且两个行走斜坡之间的距离与履带吊两条履带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与吊装框架的中心线对称;该两个行走斜坡底板上面焊接的横向支撑筋板为2至15块,纵向支撑筋板为1至5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行走斜坡和吊装框架均是钢结构件,强度高且稳定性好;该吊装框架与行走斜坡具有相同斜度,可保证履带吊通过行走斜坡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指定位置,由吊装框架支撑行走斜坡完成履带吊整体吊装作业,避免履带吊的拆拼作业,缩短作业工期,而且行走斜坡和吊装框架均可重复使用,有效节省上下船坞作业成本。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行走斜坡结构侧视图。图1B为本技术行走斜坡整体结构俯视图。图1C为本技术行走斜坡部分结构俯视图。图2A为本技术吊装框架结构俯视图。图2B为本技术吊装框架结构侧视图。图3A为本技术行走斜坡和吊装框架摆放状态俯视图。图3B为本技术行走斜坡和吊装框架摆放状态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履带吊借助行走斜坡行驶上吊装框架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A-A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吊装框架连同履带式起重机一起吊装上下船坞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B-B向剖视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行走斜坡、11底板、12横向支撑筋板、13纵向支撑筋板、14面板、15管式吊点、2吊装框架、21H型钢、22上部甲板、23底部垫墩、24吊装吊点、3履带吊、4门式起重机、5吊索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其包括两个行走斜坡1和一个吊装框架2;该两个行走斜坡1均位于吊装框架2的同一侧且与该吊装框架2呈并排摆放状,使履带吊3借助行走斜坡1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2指定位置,该吊装框架2用于承载支撑履带吊3完成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作业;该行走斜坡1是由钢质的底板11、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面板14以及数个管式吊点15焊接而成;该底板11上面焊接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该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的高度沿底板11长度方向由靠接吊装框架2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上面焊接面板14,使面板14呈倾斜状;底板11和面板14为宽度相同的长方形钢板,底板11长边两侧分别焊接相互对称的数个管式吊点15;该行走斜坡1的规格尺寸与履带吊3自重、履带宽度的变化成正比,倾斜度小于履带吊3爬坡能力;该吊装框架2是由H型钢21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该框架顶面铺设上部甲板22,该上部甲板22的面积与吊装框架2顶面面积相应,供承载履带吊3;吊装框架2底部装有两两对称设置的六个垫墩23,该六个垫墩两两对称分别具有三种高度,使吊装框架2的高度由背离行走斜坡一侧向与行走斜坡靠接一侧依次递减,供调整吊装框架2上部甲板的倾斜度,使吊装框架2顶面与行走斜坡1具有相同斜度,保证履带吊3平稳行驶;吊装框架2上部与行走斜坡相邻和相对的三个侧边分别装有相互对称的数个吊装吊点24,供吊装框架2和履带吊3整体吊装;该吊装框架2的尺寸与履带吊3自重、履带整体尺寸的变化成正比。该行走斜坡1的底板11长边两侧分别焊接相互对称的两个管式吊点15;该吊装框架2上部与行走斜坡1相邻的两个侧边以及与行走斜坡1相对的一个侧边分别装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吊装吊点24;该两个行走斜坡1分别以高边与吊装框架2高度低的一边相靠,两个行走斜坡1之间的距离与履带吊3两条履带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与吊装框架2的中心线对称;两个行走斜坡1底板11上面焊接的横向支撑筋板12为2至15块,纵向支撑筋板13为1至5块。本技术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使用时,在进行履带吊3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之前,先在地面上将行走斜坡1及吊装框架2摆放到位,并做好固定,且在行走斜坡1面板14和吊装框架2顶面做好防滑处理;然后将履带吊3通过行走斜坡1行驶至吊装框架2上的指定位置,如图4、图5所示;再将门式起重机4与吊装框架2的吊装吊点24之间通过吊索具5进行连接后,提升吊索具5,将吊装框架1连同履带吊3一起吊装上下船坞,如图6和图7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斜坡(1)和一个吊装框架(2);该两个行走斜坡(1)均位于吊装框架(2)的同一侧且与该吊装框架(2)呈并排摆放状,使履带吊(3)借助行走斜坡(1)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2)指定位置,该吊装框架(2)用于承载支撑履带吊(3)完成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作业;/n所述行走斜坡(1)是由钢质的底板(11)、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面板(14)以及数个管式吊点(15)焊接而成;该底板(11)上面焊接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的高度沿底板(11)长度方向由靠接吊装框架(2)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上面焊接面板(14),使面板(14)呈倾斜状;底板(11)和面板(14)为宽度相同的长方形钢板,底板(11)长边两侧分别焊接相互对称的数个管式吊点(15);该行走斜坡(1)的规格尺寸与履带吊(3)自重、履带宽度的变化成正比,倾斜度小于履带吊(3)爬坡能力;/n所述吊装框架(2)是由H型钢(21)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该框架顶面铺设上部甲板(22),该上部甲板(22)的面积与吊装框架(2)顶面面积相应,供承载履带吊(3);吊装框架(2)底部装有两两对称设置的六个垫墩(23),该六个垫墩两两对称分别具有三种高度,使吊装框架(2)的高度由背离行走斜坡一侧向与行走斜坡靠接一侧依次递减,供调整吊装框架(2)上部甲板的倾斜度,使吊装框架(2)顶面与行走斜坡(1)具有相同斜度,保证履带吊(3)平稳行驶;吊装框架(2)上部与行走斜坡相邻和相对的三个侧边分别装有相互对称的数个吊装吊点(24),供吊装框架(2)和履带吊(3)整体吊装;该吊装框架(2)的规格尺寸与履带吊(3)自重、履带整体尺寸的变化成正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吊整体吊装上下船坞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斜坡(1)和一个吊装框架(2);该两个行走斜坡(1)均位于吊装框架(2)的同一侧且与该吊装框架(2)呈并排摆放状,使履带吊(3)借助行走斜坡(1)平稳行驶至吊装框架(2)指定位置,该吊装框架(2)用于承载支撑履带吊(3)完成整体吊装上下船坞作业;
所述行走斜坡(1)是由钢质的底板(11)、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面板(14)以及数个管式吊点(15)焊接而成;该底板(11)上面焊接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的高度沿底板(11)长度方向由靠接吊装框架(2)的一端向另一端递减,相互交叉设置的数块横向支撑筋板(12)和数块纵向支撑筋板(13)上面焊接面板(14),使面板(14)呈倾斜状;底板(11)和面板(14)为宽度相同的长方形钢板,底板(11)长边两侧分别焊接相互对称的数个管式吊点(15);该行走斜坡(1)的规格尺寸与履带吊(3)自重、履带宽度的变化成正比,倾斜度小于履带吊(3)爬坡能力;
所述吊装框架(2)是由H型钢(21)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该框架顶面铺设上部甲板(22),该上部甲板(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晨王蒙田旺生于嘉骥吕超刘帆张子良丛日盛孙晓斐张国亚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