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用以将喷涂工装进行顶升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下盖板进行吸附的下吸附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正上方上设有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上盖板进行吸附的上吸附组件,所述上吸附组件上设有用以对所述上盖板进行脱附的脱附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克服电磁铁释放磁性后,上盖板还贴附在电磁铁上的现象发生,同时,采用全自动化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可避免人工操作产生的偏差,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Electromagnet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现在汽车生产厂商的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行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正成为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氢燃料电池作为替代现有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新产品,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氢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燃料电池中与氧作用生成水,没有任何污染。介质膜作为氢氧离子电子交换的介质,使氢离子与氧离子结合生成水目前已被燃料电池生产厂商广泛采用,介质膜通常是由呈对称结构设置的喷涂工装中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相互配合固定,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设有可容置喷涂设备对介质膜进行喷涂的通孔。待喷涂完成后,需要将上盖板和下盖板分离,目前,行业内大部分是采用夹爪或者磁铁吸附的方式进行抓取分离,通过电磁体吸附的方式抓取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方式,但通过电磁体吸附抓取时,对上盖板还有部分残余吸力未释放掉,导致无法轻松的脱离电磁体吸附,需要通过夹爪的二次夹取,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用以将喷涂工装进行顶升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下盖板进行吸附的下吸附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正上方上设有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上盖板进行吸附的上吸附组件,所述上吸附组件上设有用以对所述上盖板进行脱附的脱附组件。优选的,所述上吸附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上浮动接头与上安装座固接,所述上安装座上固设有一支板,所述支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平行,且其上均匀分布有一组第一电磁铁。优选的,所述脱附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板上的一组圆形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内均容置有一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与圆形限位块固接,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支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固设有一组位于所述驱动气缸四周的第一直线轴承,每一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内均容置有一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圆柱轴,所述第一圆柱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板固接。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通过安装块安装有一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气缸轴贯穿所述支撑板通过下浮动接头与下安装座固接,所述下安装座上固设有一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盖板的下表面平行。优选的,所述下吸附组件包括一组均匀固设在所述垫板上的第二电磁铁以及位于所述垫板两端的定位块,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与所述上盖板上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销。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一组位于所述顶升气缸四周的第二直线轴承,每一第二直线轴承内均容置有一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圆柱轴,所述第二圆柱轴的一端与所述垫板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克服电磁铁释放磁性后,上盖板还贴附在电磁铁上的现象发生,同时,采用全自动化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可避免人工操作产生的偏差,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本技术中顶升组件和下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中上吸附组件和脱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其上用以将喷涂工装进行顶升的顶升组件2,所述顶升组件2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上通过安装块22安装有一顶升气缸23,所述顶升气缸23的气缸轴贯穿所述支撑板21通过下浮动接头24与下安装座25固接,所述下安装座25上固设有一垫板26,所述垫板26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盖板100的下表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21上固设有一组位于所述顶升气缸23四周的第二直线轴承27,每一第二直线轴承27内均容置有一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圆柱轴28,所述第二圆柱轴28的一端与所述垫板26固接。所述第二直线轴承27和第二圆柱轴28相互配合可使垫板26做高精度的平稳直线运动,以提高上盖板和下盖板分离的精准度。上述中,所述垫板26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下盖板100进行吸附的下吸附组件3,所述下吸附组件3包括一组均匀固设在所述垫板26上的第二电磁铁31以及位于所述垫板26两端的定位块32,所述垫板26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与所述上盖板200上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销33。本技术中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铁31得/失电来实现对下盖板的抓取/释放,操作简单,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同时,与现有的采用真空吸附吸取相比,不会导致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介质膜吹起或褶皱变形的现象发生,提高良品率。所述定位销33和定位块32起到定位作用,提高精准度。本技术中,所述顶升组件2的正上方上设有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上盖板200进行吸附的上吸附组件4,所述上吸附组件4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气缸41,所述驱动气缸41的气缸轴通过上浮动接头42与上安装座43固接,所述上安装座43上固设有一支板44,所述支板44的下表面与所述上盖板200的上表面平行,且其上均匀分布有一组第一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其上用以将喷涂工装进行顶升的顶升组件(2),所述顶升组件(2)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下盖板(100)进行吸附的下吸附组件(3);所述顶升组件(2)的正上方上设有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上盖板(200)进行吸附的上吸附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附组件(4)上设有用以对所述上盖板(200)进行脱附的脱附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其上用以将喷涂工装进行顶升的顶升组件(2),所述顶升组件(2)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下盖板(100)进行吸附的下吸附组件(3);所述顶升组件(2)的正上方上设有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用以对所述喷涂工装的上盖板(200)进行吸附的上吸附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附组件(4)上设有用以对所述上盖板(200)进行脱附的脱附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附组件(4)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气缸(41),所述驱动气缸(41)的气缸轴通过上浮动接头(42)与上安装座(43)固接,所述上安装座(43)上固设有一支板(44),所述支板(44)的下表面与所述上盖板(200)的上表面平行,且其上均匀分布有一组第一电磁铁(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组件(6)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板(44)上的一组圆形通孔(61),每一所述通孔(61)内均容置有一滑杆(62),所述滑杆(62)的两端与圆形限位块(63)固接,所述限位块(63)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61)的直径,所述滑杆(62)上套设有一弹簧(64),所述弹簧(64)位于所述支板(4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铁吸附分离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贺凯,张世宏,孙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