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8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动车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所述隔墙上部型材的下端和所述隔墙下部型材的上端通过双侧对接焊缝焊接,所述隔墙上部型材的上端与动车组的设备舱的端面的上部配合并且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隔墙下部型材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下部配合,以及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形成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左右部分配合的两段弧形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的结构简单,隔墙上下部型材焊接成型好,强度大,隔墙平面度精度高,垂直度好,并且易于焊接,人工装配时间短。

A partition structure of E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安全
,以及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
技术介绍
隔墙是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在两个转向架之间的区域,主要与设备舱裙板、设备舱底板等形成封闭的空间,供车下设备布置使用。隔墙结构通常采用焊接形式。图1示出了一种常用的动车组隔墙结构。如图1所示,该隔墙结构由分段支撑101、横向支撑102、纵向支撑103和隔板104组成,其中,分段支撑101为型材件,横向支撑102和纵向支撑103为角铝,隔板104为铝板。该隔墙结构为板梁焊接结构,首先通过横向支撑102、纵向支撑103和分段支撑101焊接出框架,然后将隔板104装配后焊接成型。然而,图1所示的动车组隔墙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框架装配复杂,装配难度大,误差大,费时;(2)框架件的焊接点数量较多,焊接输出变形大,框架整体尺寸容易超差,同时隔板由于在焊接过程中热输入量大,极易造成焊接后隔板波浪变形,平面度超差严重;和(3)框架刚度差、强度弱,承载能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其连接强度高,整体加工成型后尺寸精度高,垂直度及平面度好,尤其适用于高速动车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动车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所述隔墙上部型材的下端和所述隔墙下部型材的上端通过双侧对接焊缝焊接,所述隔墙上部型材的上端与动车组的设备舱的端面的上部配合并且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隔墙下部型材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下部配合,以及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形成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左右部分配合的两段弧形端面。优选地,所述隔墙上部型材和所述隔墙下部型材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优选地,在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上形成有开口。更优选地,所述开口由封板焊接封闭。优选地,所述动车组隔墙结构还包括用于封边的隔墙封堵附件。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安装孔或用于段焊的凸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的动车组隔墙结构可以规避现有隔墙结构的缺点。具体地,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的结构简单,隔墙上下部型材焊接成型好,强度大,隔墙平面度精度高,垂直度好。同时,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更易于焊接,人工装配时间短,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产品经济特性,降低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2)本技术中,可以通过车体强度计算分析,使动车组隔墙结构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同时,满足与裙板及底板的接口布置和管路与设备安装的接口设计。本技术中采用铝合金型材为主要结构部件,可以满足高速动车组轻量化要求,为提高铁路客运动车组(特别是40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载客能力提供有力支持。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动车组隔墙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的一种实施方案的拆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的一种实施方案的左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隔墙上部型材,3-隔墙下部型材,4-双侧对接焊缝,5-开口,11-固定结构,21-弧形封堵附件,22-下角封堵附件,23-开口封堵附件,51-上部开口,52-下部开口,101-分段支撑,102-横向支撑,103-纵向支撑,10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动车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所述隔墙上部型材的下端和所述隔墙下部型材的上端通过双侧对接焊缝焊接,所述隔墙上部型材的上端与动车组的设备舱的端面的上部配合并且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隔墙下部型材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下部配合,以及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和隔墙下部型材形成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左右部分配合的两段弧形端面。图2-4示出了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的一种实施方案。如图2-4所示,本技术的动车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隔墙上部型材1的下端和隔墙下部型材3的上端通过双侧对接焊缝4焊接。由此,形成动车组隔墙结构的主体结构。隔墙上部型材1的上端与动车组的设备舱的端面的上部配合并且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11,以及隔墙下部型材3的下端与设备舱的端面的下部配合。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形成与设备舱的端面的左右部分配合的两段弧形端面。本技术中,采用双侧对接焊缝将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焊接在一起,一体成型,易于焊接,人工装配时间短,强度大,隔墙平面度精度高,垂直度好。进一步地,采用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两部分结构,易于加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在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上形成有开口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3,隔墙上部型材1上设有上部开口51,隔墙下部型材3上设有下部开口52,焊接后,上部开口51和下部开口52形成开口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动车组隔墙结构的开口5需要封闭时,开口5由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动车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所述隔墙上部型材(1)的下端和所述隔墙下部型材(3)的上端通过双侧对接焊缝(4)焊接,所述隔墙上部型材(1)的上端与动车组的设备舱的端面的上部配合并且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11),所述隔墙下部型材(3)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下部配合,以及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形成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左右部分配合的两段弧形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动车组隔墙结构包括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所述隔墙上部型材(1)的下端和所述隔墙下部型材(3)的上端通过双侧对接焊缝(4)焊接,所述隔墙上部型材(1)的上端与动车组的设备舱的端面的上部配合并且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11),所述隔墙下部型材(3)的下端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下部配合,以及焊接后的隔墙上部型材(1)和隔墙下部型材(3)形成与所述设备舱的端面的左右部分配合的两段弧形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隔墙上部型材(1)和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守东王沫张庆刚潘乐李志申霍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