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18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包括下叉臂、中间叉臂、上叉臂、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下叉臂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所述下叉臂和中间叉臂上均设置移动导轨,所述下叉臂、中间叉臂和上叉臂依次通过移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叉臂和中间叉臂之间,且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叉臂和上叉臂之间,所述上叉臂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间叉臂上滑动,该快速换电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能实现标准化的生产及应用,试用的范围广。

A new type of fast power excha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纯电动汽车环保性较好,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纯电动车的发展,但是目前受限于纯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与整车轻量化的矛盾限制,大部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较短,并且充电时间较长,通常情况下至少需要2~4小时,从而严重限制了纯电动车的推广。为推进纯电动车的普及,已有不少纯电动车采用快速更换电池的方案,能够将更换电池的时间降低至与燃油车加油的时间接近,从而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续航里程。要实现快速更换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能够实现快速更换电池的装置必不可少。这种装置不仅需要能够在承受高达400千克左右的电池重量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还需要容易实现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快速更换电池,市场上已经使用的电池快速更换装置大部分为人工抽拉式,这种方式占用空间大,人工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更换电池麻烦。中国专利CN201010182491.8公开了一种用液压拖车实现底盘下更换电池盒的装置,液压拖车的外侧上分别设置有定位臂,该定位臂的一端分别紧固定于液压拖车的液压筒上,而定位臂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小车,在液压拖车的两边货叉之间还设置有放置电池盒的方形槽,该方形槽分别与两边的货叉相连接,并在该方形槽内的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多根平衡弹簧,该平衡弹簧分别与方形槽的平面、电池盒托板相连接,该电池箱开口的两旁还分别设置有供定位小车在内行走和作用于定位的凹形轨道,该凹形轨道的长度与定位臂长度相配合。该种装置占用空间大,人工使用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更换电池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包括下叉臂、中间叉臂、上叉臂、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下叉臂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所述下叉臂和中间叉臂上均设置移动导轨,所述下叉臂、中间叉臂和上叉臂依次通过移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叉臂和中间叉臂之间,且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叉臂和上叉臂之间,所述上叉臂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间叉臂上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换电装置还包括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换电平台和锁止机构;所述换电平台用于托载待换电车辆,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对所述待换电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解锁和上锁。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和传动齿条,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下叉臂上,并且设置在远离所述中间叉臂的一端,所述齿轮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传动齿条设置在所述下叉臂上,并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中间叉臂上设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连接的齿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链条、传动链轮、拉链块和拉链机构;所述拉链块设置在所述上叉臂上,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叉臂上,所述传动链轮固定在所述中间叉臂的端部,并且设置在靠近所述上叉臂的一端,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传动链轮啮合,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拉链块和拉链机构连接,因此所述中间叉臂的运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上叉臂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上叉臂上端设置支撑板,利用支撑板和电池包之间的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在叉臂运动过程中,电池和叉臂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电池在叉臂上的定位。具体地,叉臂上导轨的长度不易过长或者过短,太长的话不利于相邻两个叉臂之间的固定,太短的话也没有很好的伸缩效果,所述移动导轨长度为d1,所述移动导轨所在的叉臂的长度为d2,所述d1=(1/2~2/3)d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导轨的两端设置挡板,防止叉臂的脱落。进一步地,所述下叉臂的下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固定孔,所述下叉臂通过固定孔固定在升降平台上,下叉臂作为固定端,中间叉臂和上叉臂以下叉臂为起点向外伸缩。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叉臂的两端;所述下叉臂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平台上。作为优选地,设置两组平行设置的叉臂组合,分别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两侧,在电池体积较大的情况下,一组叉臂组合不利于承载电池进行运动,故设置两组,在工作中作用在电池底部的两端,一方面保证电池的稳定,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叉臂的受力。作为优选地,所述中间叉臂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中间叉臂和第二中间叉臂,所述第一中间叉臂设置在所述下叉臂的移动导轨上,所述第二中间叉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叉臂的移动导轨上。具体地,所述第一中间叉臂和第二中间叉臂中间设置第二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中间叉臂的运动通过第二组设置的第二传动装置带动第二中间叉臂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中间叉臂运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通过自由伸缩的叉臂实现电池的更换,结构简单巧妙,实用价值高。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通过电机的驱动以及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可实现自动的换电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通过分段式的叉臂组合,可在狭小的换电空间应用,节约了空间。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可实现标准化生产及应用,叉臂可根据纯电动车尺寸及电池重量进行批量生产,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的俯视图;图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的轴测图;图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的正视图;图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中第二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的换电站示意图。图中:1-下叉臂,2-中间叉臂,3-下叉臂,4-驱动装置,5-第一传动装置,6-第二传动装置,7-移动导轨,8-换电站,11-固定板,21-齿柱,31-支撑板,41-驱动电机,42-传动轴,51-齿轮,52-传动齿条,61-传动链条,62-传动链轮,63-拉链块,64-拉链机构,71-挡板,81-换电平台,82-锁止机构,111-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叉臂(1)、中间叉臂(2)、上叉臂(3)、驱动装置(4)、第一传动装置(5)和第二传动装置(6);所述下叉臂(1)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所述下叉臂(1)和中间叉臂(2)上均设置移动导轨(7),所述下叉臂(1)、中间叉臂(2)和上叉臂(3)依次通过移动导轨(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下叉臂(1)和中间叉臂(2)之间,且与所述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中间叉臂(2)和上叉臂(3)之间,所述上叉臂(3)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在所述中间叉臂(2)上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叉臂(1)、中间叉臂(2)、上叉臂(3)、驱动装置(4)、第一传动装置(5)和第二传动装置(6);所述下叉臂(1)固定在升降平台上,所述下叉臂(1)和中间叉臂(2)上均设置移动导轨(7),所述下叉臂(1)、中间叉臂(2)和上叉臂(3)依次通过移动导轨(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下叉臂(1)和中间叉臂(2)之间,且与所述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中间叉臂(2)和上叉臂(3)之间,所述上叉臂(3)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在所述中间叉臂(2)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电站(8),所述换电站(8)包括换电平台(81)和锁止机构(82),所述换电平台(81)用于托载待换电车辆,所述锁止机构(82)用于对所述待换电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解锁和上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和传动轴(42),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通过传动轴(42)与所述驱动电机(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快速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包括齿轮(51)和传动齿条(52),所述齿轮(51)固定在所述下叉臂(1)上,并且设置在远离所述中间叉臂(2)的一端,所述齿轮(51)通过所述传动轴(42)与所述驱动电机(41)连接,所述传动齿条(52)设置在所述下叉臂(1)上,并与所述齿轮(51)啮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杰吴元和邬波沈靖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