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液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16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酸液电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和电热管,底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电热管设于底座的外壁上,电热管与底座连接之用的密封圈、螺帽设于底座腔体之中;电热管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底座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保护密封管,密封管通过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底座、电热管和密封管采用耐酸不锈钢制成。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和加工、使用都很方便的优点,造价只有电热锅炉的10%左右;耗用电能约为电热锅炉20%,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轻便、灵活,可随时放进或拿出酸洗槽,根据需要随意加热;加热效率高,热效率远远高于蒸汽加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尤其是用于加热一定强度酸性液体的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不锈钢管材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酸洗工序,其中的酸液是腐蚀性很强的混合酸,其工艺要求用加热的酸液对不锈钢管进行酸洗。由于特定酸液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尤其在温度升高后其腐蚀性更强,故对其盛装容器、加热管、加热装置都有较高的耐酸要求。现有技术中,最早是采用蒸汽法对酸洗酸液进行加热,而蒸汽通常是用燃煤锅炉产生的,由于燃煤锅炉能耗较大、污染较严重,环保部门对其限制使用,致使生产不能进行;若采用电能锅炉,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且电能需要量也大,对于生产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显然生产成本太高,不合符实际需要;若对酸液直接电解升温,但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根据电流的热效率公式0.24 I2Rt=Q,要将电阻(R)极小,电阻几乎等于零的酸液在短时间(t)内,加热到几十度,所需电流相当大,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而从安全角度考虑,电压又不能给得太高,这一方案实施起来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装置,使用也比较麻烦,同样存在难以实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且成本较低的酸液电加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酸液电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和电热管,底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电热管设于底座的外壁上,电热管与底座连接之用的密封圈、螺帽设于底座腔体之中;电热管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底座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保护密封管,密封管通过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底座、电热管和密封管采用耐酸不锈钢制成,其材质为1Cr18Ni9Ti。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腔体中;电热管安装在底座上靠近下部的位置。为适应工业上380V交流电源,所述电热管R31、R32和R33采用三角形接法;分别设于底座的相对侧壁上,一侧壁设有两支,另一侧壁设有一支。本技术采用电热管加热液体的方法来加热酸液,由于电热管为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所以将底座设计为腔体结构,一是便于安装、更换电热管,二来也将可控制装置设于底座上与电加热装置设于一体,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和加工、使用都很方便的优点,造价只有电热锅炉的10%左右;耗用电能约为电热锅炉的20%,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轻便、灵活,可随时放进或拿出酸洗槽,根据需要随意加热;加热效率高,其热效率远远高于蒸汽加热。其尤其用于不锈钢管材的生产的酸洗工序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及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1-耐酸不锈钢底座、2-控制装置、3-耐酸不锈钢电热管、4-保护密封管、5-测温管。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控制装置2和电热管3,底座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电热管3设于底座1的外壁上,电热管3与底座1连接之用的密封圈、螺帽设于底座1腔体之中;控制装置2及其导线、连接头以及温度感应器都设置在底座2的腔体中,使其与酸液有效的隔离开,避免受到腐蚀,保证加热器正常工作;电热管3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底座1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保护密封管4,在该保护密封管4内装入测温液体,如水、酒精等;测温管5的探头端设置在保护密封管4内,与其内的测温液体相接触,其另一端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将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输入控制装置2中。本技术的控制装置2,实际就是温度调节开关,可选用现有技术的产品,型号为WR110A-753-11,16A,250V,温控范围为30-110℃的温度控制开关。本技术的底座1,可选用耐酸不锈钢板,其材质为1Cr18Ni9Ti,制作成长方体、圆柱体或其他形状的腔体结构。本技术的耐酸不锈钢电热管3,其材质为1Cr18Ni9Ti,功率3KW,电压可选用220V或380V。保护密封管4为一段Φ20×1.5的中空管,材质为1Cr18Ni9Ti,内装水或酒精等测温液体,供测温感应器测温之用。最好将耐酸不锈钢电热管3都安装在底座1上靠近下部的位置,使酸槽内只有少量的酸液时也可将耐酸不锈钢电热管3全部淹没,加热效果更好。图2中,R31、R32、R33——耐酸不锈钢电热管;7-自动空气断路器、8-交流接触器、9-控制变压器、10-温度控制开关。图2所示为380V电热管的电源接线及控制电路原理图,自动空气断路器7、交流接触器8、控制变压器9和温度控制开关10都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即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R31、R32和R33所示的三根电热管3采用三角形接法,就能满足电热管3所需的380V电压要求。用控制变压器9将温度控制电压转换成36V,可大大提高其安全性能。温度控制开关10与测温管5相连接,由测温管5所测液体温度来控制其电路的断开或闭合。参见图1,电热管R31、R32和R33采用三角形接法;电热管3分别设于底座1的相对侧壁上,一侧壁设有两支,另一侧壁设有一支。权利要求1.酸液电加热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和电热管(3),其特征在于电热管(3)设于顶部为开口的腔体底座(1)的外壁上,电热管(3)与底座(1)连接之用的密封圈、螺帽设于底座(1)腔体之中;电热管(3)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底座(1)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保护密封管(4),密封管(4)通过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所述底座(1)、电热管(3)和密封管(4)采用耐酸不锈钢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设置在底座(1)的腔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3)安装在底座(1)上靠近下部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管R31、R32和R33采用三角形接法,分别设于底座(1)的侧壁上,一侧壁设有两支,另一侧壁设有一支。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电热管(3)和密封管(4)所用耐酸不锈钢主要成份为1Cr18Ni9Ti。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酸液电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和电热管,底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电热管设于底座的外壁上,电热管与底座连接之用的密封圈、螺帽设于底座腔体之中;电热管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底座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保护密封管,密封管通过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底座、电热管和密封管采用耐酸不锈钢制成。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和加工、使用都很方便的优点,造价只有电热锅炉的10%左右;耗用电能约为电热锅炉20%,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轻便、灵活,可随时放进或拿出酸洗槽,根据需要随意加热;加热效率高,热效率远远高于蒸汽加热。文档编号F24H9/18GK2856841SQ200520010029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向明, 陈红, 陆渝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酸液电加热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和电热管(3),其特征在于:电热管(3)设于顶部为开口的腔体底座(1)的外壁上,电热管(3)与底座(1)连接之用的密封圈、螺帽设于底座(1)腔体之中;电热管(3)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底座(1)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保护密封管(4),密封管(4)通过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所述底座(1)、电热管(3)和密封管(4)采用耐酸不锈钢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明陈红陆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