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车及其翻转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4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包括车架、一端与车架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自车架斜向下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一端与固定杆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远离车架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第一连接杆与承重板的铰接轴位于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车架、承重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一端与车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的第一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翻转平台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Obstacle clearing vehicle and its turn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障车及其翻转平台
本技术涉及清障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障车及其翻转平台。
技术介绍
清障车作为一种载重运输装置,常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清障作业。一般市场上的清障车都是由车架、起重装置、托举牵引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车体与工具箱等组成,来完成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现有技术中,普通清障车的车架上设置有一套举升装置和一套平移装置实现对承重板的移动和翻转,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清障车的翻转平台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本技术提出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包括车架、一端与所述车架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自所述车架远离车头的一端斜向下固定设置的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且不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所述车架、承重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四连杆机构连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以带动所述承重板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车架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为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为第四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三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四铰接轴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框架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上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车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一侧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优选地,所述承重板内还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相对的两内壁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收容至所述容纳腔中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连接轴,所述过渡板在伸出状态下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另一端由地面承接。优选地,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承重板靠近地面的一端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承重板之间设置有第五铰接轴,所述第五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所述翻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翻转板朝向地面的一侧的第三连接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板铰接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翻转并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二液压缸还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从与地面抵接的状态翻转回升。优选地,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第四连接杆,在所述承重板处于翻转状态,所述第四连接杆与地面抵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清障车,包括上述的清障车翻转平台。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杆和承重板的翻转平台,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车架和承重板构造成一套四连杆机构,同时再通过设置驱动第一连接杆摆动的第一液压缸,由此第一液压缸即可驱动承重板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相对现有技术,该清障车翻转平台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清障车翻转平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清障车翻转平台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实施例中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清障车翻转平台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参照图1至图2,该清障车翻转平台包括车架10、一端与所述车架10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30、自所述车架10远离车头的一端斜向下固定设置的固定杆11、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1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40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40远离所述车架10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杆3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0的一侧且不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0与所述承重板20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所述车架10、承重板20、第一连接杆30和第二连接杆40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的一端与车架10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0铰接的第一液压缸50,所述第一液压缸5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30转动以带动所述承重板20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板20的承重面上靠近车头的一端还向上延伸设置有安装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30为L形,包括与所述车架铰接的第一连接部31以及自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向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2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杆12的自由端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0与所述车架10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61,所述第二连接杆40与所述固定杆11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62,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安装杆12的铰接轴为第三铰接轴63,所述第二连接杆40与所述承重板20的铰接轴为第四铰接轴64。所述第一铰接轴61与所述第三铰接轴6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铰接轴64与第二铰接轴62之间的距离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40、固定杆11和承重板20的翻转平台,使第一连接杆30和第二连接杆40、车架10和承重板20构造成一套四连杆机构,同时再通过设置驱动第一连接杆30摆动的第一液压缸50,由此第一液压缸50即可驱动承重板20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20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10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相对现有技术,该清障车翻转平台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副车架12,所述副车架12包括框架底座12a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12a上的第一铰接座12b,所述第一铰接座12b与所述第一连接30杆远离所述承重板20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车架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座12b一侧的第二铰接座12c,所述第二铰接座12c与所述第一液压缸5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30的一端铰接。通过设置与第一连接杆30和第一液压缸50连接的副车架12,可减少对车架10的改动,使清障车翻转平台适应不同类型的清障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11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12a上,并斜向下延伸设置。以上可实现副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一端与所述车架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自所述车架远离车头的一端斜向下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且不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n所述车架、承重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四连杆机构连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以带动所述承重板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一端与所述车架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自所述车架远离车头的一端斜向下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且不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
所述车架、承重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四连杆机构连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以带动所述承重板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障车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车架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为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为第四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三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四铰接轴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障车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框架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上的第一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星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