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头枕,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包括有面罩,面罩内填充有发泡体,且面罩内设置有支架,支架包括有支撑体和支撑杆,支撑体填充于面罩内,发泡体填充于面罩与支撑体之间,且支撑体的外表面与人体头颈部相适配并与发泡体支撑配合,支撑体的内表面形成有网格状支撑结构;支撑杆设置为U型杆件结构,且支撑杆的两侧臂延伸出面罩并与汽车座椅配合固定。由面罩、发泡体以及支架构成的汽车头枕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支撑力,可以有效解决头枕在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容易出现内部崩断或者整体断裂的安全隐患,提高汽车头枕的使用安全性。
A kind of car head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头枕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头枕。
技术介绍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后倾倒,此时车辆加速或者减速的压力集中于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头枕此时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48857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增加舒适性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有头枕面罩、头枕发泡体、头枕支架以及内置卡扣,头枕支架包括有U型支杆和左、右支撑杆,U型支杆置于头枕发泡体后侧部分内,其开口端朝下并伸出头枕面罩,左、右支撑杆对称置于头枕发泡体前侧部分内,且左、右支撑杆的后端分别焊接在U型支杆靠近封口端的两侧;内置卡扣置于左、右支撑杆的下方。在上述现有技术中,U型支杆和左、右支撑杆相配合实现支撑、保护乘员头、颈部的目的。但是,当车辆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所产生的冲击力极大,由U型支杆和左、右支撑杆构成的架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力有限,可能会出现崩断甚至是导致头枕断裂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头枕,由支撑体和支撑杆相配合构成汽车头枕,以获得较好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力,进而解决头枕在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容易出现内部崩断或者整体断裂等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头枕,包括有面罩,所述面罩内填充有发泡体,且所述面罩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支撑体和支撑杆,所述支撑体填充于面罩内,所述发泡体填充于面罩与支撑体之间,且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与人体头颈部相适配并与发泡体支撑配合,所述支撑体的内表面形成有网格状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杆设置为U型杆件结构,且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臂延伸出面罩并与汽车座椅配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面罩、发泡体以及支架构成汽车头枕的主体结构,支架与汽车座椅配合固定,且发泡体和支架的支撑体相配合起到缓冲并提供足够支撑力和支撑强度的作用。发泡体本身的特性决定其具有较好的吸收冲击能量的特性;且支撑体的外表面与人体头颈部相适配,支撑体的内表面具有进一步提高其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的网格状支撑结构;同时设置为U型杆件结构的支撑杆同样具有较好的弹性支撑力。由面罩、发泡体以及支架构成的汽车头枕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支撑力,可以有效解决头枕在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容易出现内部崩断或者整体断裂的安全隐患,提高汽车头枕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泡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定位凹陷,所述支撑体与定位凹陷嵌设配合;所述定位凹陷内形成有定位突起,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固定凹陷,且所述定位突起与相对应的固定凹陷嵌设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体和支撑体通过定位突起和定位凹陷相配合实现精准定位和稳固配合,进而达到提高汽车头枕整体结构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有与支撑体可拆卸连接固定的主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臂分别由主杆的两端一体延伸形成,且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臂穿设支撑体并与支撑体销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支撑体可拆卸连接固定,便于生产加工,且安装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不会增加生产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臂上等间距形成有与汽车座椅配合使用的卡接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卡接缺口与汽车座椅配合使用,以达到调节汽车头枕高度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安装凹陷,所述主杆嵌设于安装凹陷内,且所述安装凹陷内形成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与主杆卡接定位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凹陷用于容纳支撑杆的主杆,以保证支架与发泡体接触表面的平整性;且定位凸块与安装凹陷相配合起到精准定位安装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罩的一侧形成有翻折面和固定面,且所述翻折面和固定面配合形成有用于填充发泡体和支撑体的填充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人员弯折翻折面,即可打开填充开口并可将发泡体和支架的支撑体放入面罩内,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成本低,且操作简单,易于操作人员实际操作,有利于提高汽车头枕的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折面包括有与面罩相连接的固定侧以及用于封闭填充开口的连接侧,所述连接侧设置有卡接件,所述支撑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卡接槽,且所述卡接件与相对应的卡接槽卡接配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卡接件与卡接槽相配合实现各个翻折面与支撑体的卡接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同时不会降低汽车头枕的组装作业效率以及汽车头枕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折面包括有中间的第一折耳以及位于第一折耳两侧的第二折耳,两所述第二折耳关于第一折耳对称设置,且折叠后的所述第一折耳压覆于两所述第二折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对称式的三折耳式翻折面封闭面罩的填充开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汽车头枕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由面罩、发泡体以及支架构成的汽车头枕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支撑力,可以有效解决头枕在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容易出现内部崩断或者整体断裂的安全隐患,提高汽车头枕的使用安全性;其二:面罩内填充发泡体和支撑体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同时支撑体和支撑架的可拆卸式连接结构易于组装,提高了作业人员组装生产汽车头枕的便利性和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汽车头枕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要用于汽车头枕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主要用于展示发泡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要用于展示支杆与支撑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主要用于展示面罩填充开口侧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罩;11、翻折面;111、第一折耳;112、第二折耳;12、固定面;2、发泡体;21、定位凹陷;22、定位突起;3、支架;31、支撑杆;311、主杆;312、侧臂;32、支撑体;321、网格状支撑结构;322、安装凹陷;323、定位凸块;324、卡接槽;4、套管;5、销接缺口;51、销钉;6、卡接缺口;7、填充开口;8、固定侧;9、连接侧;91、卡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头枕,包括有面罩1,面罩1内填充有发泡体2和支架3,支架3包括有支撑体32和支撑杆31,支撑体32完全填充于面罩1内,而支撑杆31部分伸出面罩1并与汽车座椅安装固定,且发泡体2填充并夹设于面罩1与支撑体32之间,起到缓冲吸收冲击力的作用。如图3所示,发泡体2由发泡材料发泡制成,且发泡体2朝向乘员一侧的外表面形成有与人体头颈部相适配的曲面结构,而发泡体2朝向汽车座椅一侧的内表面形成有定位凹陷21,且定位凹陷21与支架3的支撑体32嵌设配合。定位凹陷21内一体成型有两定位突起22,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头枕,包括有面罩(1),所述面罩(1)内填充有发泡体(2),且所述面罩(1)内设置有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有支撑体(32)和支撑杆(31),所述支撑体(32)填充于面罩(1)内,所述发泡体(2)填充于面罩(1)与支撑体(32)之间,且所述支撑体(32)的外表面与人体头颈部相适配并与发泡体(2)支撑配合,所述支撑体(32)的内表面形成有网格状支撑结构(321);所述支撑杆(31)设置为U型杆件结构,且所述支撑杆(31)的两侧臂(312)延伸出面罩(1)并与汽车座椅配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头枕,包括有面罩(1),所述面罩(1)内填充有发泡体(2),且所述面罩(1)内设置有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有支撑体(32)和支撑杆(31),所述支撑体(32)填充于面罩(1)内,所述发泡体(2)填充于面罩(1)与支撑体(32)之间,且所述支撑体(32)的外表面与人体头颈部相适配并与发泡体(2)支撑配合,所述支撑体(32)的内表面形成有网格状支撑结构(321);所述支撑杆(31)设置为U型杆件结构,且所述支撑杆(31)的两侧臂(312)延伸出面罩(1)并与汽车座椅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2)的内表面形成有定位凹陷(21),所述支撑体(32)与定位凹陷(21)嵌设配合;所述定位凹陷(21)内形成有定位突起(22),所述支撑体(32)的外表面形成有固定凹陷,且所述定位突起(22)与相对应的固定凹陷嵌设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包括有与支撑体(32)可拆卸连接固定的主杆(311),所述支撑杆(31)的两侧臂(312)分别由主杆(311)的两端一体延伸形成,且所述支撑杆(31)的两侧臂(312)穿设支撑体(32)并与支撑体(32)销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池海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