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728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包括:冷却板总成以及围绕在所述冷却板总成外部的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冷却板总成高于所述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与所述主管外框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通过设置高度差,降低流动阻力,引导液体流动,避免气体积累。

Battery pack thermal management devic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电池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电池热管理装置是电池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装置可保证电池系统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工作。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在热管理布局上,多未考虑加注及排空的可行性。目前,电池热管理装置的布置形式存在以下缺陷:如车辆生产下线注液过程对抽真空要求高、热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管路局部积气、冷却系统管路中残液及杂质无法有效清除、售后维护保养需专用设备排空注液或影响水泵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主要原因是:基于液冷液热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在设计过程中因对流阻等性能的充分考虑,设置了充分数量的管路及接头,保证流体的均衡一致。紧凑的布置空间使得管路的成型复杂多样。因此带来了生产、售后维护等方面的不便及风险。如部分弯曲复杂、倒U型的结构,增加了液体自然流通的困难,需要抽真空形成足够的真空度。一旦真空效果不佳,在倒U型的顶部便会形成空腔。因整个运行的回路中,冷却液壶处的液体易混入空气,带有空气的液体在管路的空腔位置处形成积气,无法排出系统外部。因空气占据了液体空间,致使液壶液位在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上升,超出标准刻线范围。同时积气过多影响水泵的运行,水泵出现停转或过热的问题。对于管路中形成明显高度差的倒U型或接头连接位置处,当系统中冷却杂质混入时,在保养换液过程中无法有效排出,日积月累造成管路及细小通道堵塞,影响流阻,造成热管理一致性降低。因此,需要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包括:冷却板总成以及围绕在所述冷却板总成外部的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冷却板总成高于所述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与所述主管外框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连通。优选地,所述冷却板总成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套件,每个所述冷却板套件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板相对两端的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支管连通的第一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上设置有集液管接头,所述支管朝向所述集液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集液管接头配合使用的支管接头。优选地,所述支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管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主管外框连通,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且圆滑过渡。优选地,所述主管外框朝向所述集液管一侧管段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子管段,所述支管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子管段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冷却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集液管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朝向所述主管外框设置,且沿着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冷却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板背向所述主管外框设置,且沿着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冷却板套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板套件沿着所述主管外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集液管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安装部,相邻的所述冷却板套件之间通过所述安装部衔接。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安装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集液管固定,所述安装端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件依次贯穿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另外,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冷却板总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最高处,所述主管外框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最低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冷却板总成和主管外框之间存在高度差,通过支管将液体从冷却板总成向主管外框一侧引流,液体自上而下流动,能够快速填充主管外框,避免气体积累而无法排出,混入的杂质也可以汇入主管外框并排出,进而保证各个管路能够畅通无阻,降低流动阻力,避免热管理一致性降低。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B部局部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冷却板总成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冷却板;2:主管外框;3:支管接头;4:三通接头;5:支管;6:集液管;7:安装部;8:集液管接头;9:主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的B部局部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包括:冷却板总成和主管外框2。电池包热管理装置把包括:冷却板总成以及围绕在冷却板总成外部的主管外框2,冷却板总成和主管外框2之间存在高度差,且冷却板总成高于主管外框2;冷却板总成与主管外框2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管5,每个支管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冷却板总成和主管外框2连通。冷却板总成和主管外框2之间存在高度差,通过支管5将液体(如冷却液)从冷却板总成向主管外框2一侧引流,液体自上而下流动,能够快速填充主管外框2,避免气体积累而无法排出,混入的杂质也可以汇入主管外框2并排出,进而保证各个管路能够畅通无阻,降低流动阻力,避免热管理一致性降低。在本实施例中,主管外框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管,每个主管呈近似“几”字型,每个主管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主管的第一端均设置有主管接头9(如快插阴接头);两个主管的第二端之间距离较大;两个主管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冷却板总成的腔体,主管外框2与冷却板总成两者在水平方向存在间隙,且在竖直方向存在高度差。优选地,冷却板总成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套件,每个冷却板套件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1以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板1相对两端的集液管6,集液管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支管5连通的第一通孔。冷却板1的相对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集液管6内,冷却板1内液体可向着集液管6流动,再通过支管5流动到主管外框2内;液体能够充分填充冷却板1以及集液管6,避免累积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却板总成以及围绕在所述冷却板总成外部的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冷却板总成高于所述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与所述主管外框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板总成以及围绕在所述冷却板总成外部的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冷却板总成高于所述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与所述主管外框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板总成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套件,每个所述冷却板套件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板相对两端的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支管连通的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上设置有集液管接头,所述支管朝向所述集液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集液管接头配合使用的支管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管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主管外框连通,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且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外框朝向所述集液管一侧管段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子管段,所述支管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朋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