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高温热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2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常压高温热汽锅炉,其特征在于炉壳的顶部设有蒸发室,两者相通,蒸发室上设有蒸汽出口,该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真空泵和用热设备相联,与真空泵相联的一端设有阀门,与用热设备相联的一端,其冷却液流经管形炉排,预热后又流回炉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于低压运行状态,所以安全可靠,且可提供110℃-170℃的高温蒸汽,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汽锅炉,特别是一种利用水和醇的混合液作为热传导介质的常压高温热汽锅炉。传统的常压锅炉,其供热系统是以水作为介质来传导热能,其传导速度慢,且消耗能源大,效率低,若工业生产上需要超出100℃以上的高温时,则须采用工业高压蒸汽锅炉来满足需求,而这种高压蒸汽锅炉,一是不安全,二是效率低,影响了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设计一种安全的、能提供高温热汽的常压高温热汽锅炉。本技术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本技术由燃烧炉和加热室组成,所述加热室由火道和炉壳组成,其特征在于炉壳的顶部设有蒸发室,两者相互联通,蒸发室上设有蒸汽出口,该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真空泵和用热设备相联,与真空泵相联的一端设有阀门,与用热设备相联的一端,当蒸汽冷却后其冷却液通过管道与燃烧炉上的管形炉排之进口端相联,管形炉排的出口端与加热室的炉壳相联通,冷却液经过管形炉排预热,然后回到加热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管形炉排结构图。图中,1.燃煤室,2.第一燃烧室,3.管形炉排,4.炉箅,5.煤灰室,6.焰孔,7.第二燃烧室,8.混火盘,9.火管,10.炉壳,11.进液口,12.出液口,13.蒸发室,14.蒸汽出口,15.阀门,16.真空泵,17.保温层,18.用热设备。如图1所示,燃煤室1与第一燃烧室2之间设有管形炉排3,第一燃烧室2和煤灰室5之间设有炉箅4,第一燃烧室2与第二燃烧室7通过焰孔6相通,第二燃烧室7与火管9通过混火盘8相联,火管9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相联,炉壳10的上端设有进液口11,其底部设有出液口12,炉壳10的顶部设有蒸发室13,两者彼此相通,蒸发室13上设有蒸汽出口14,该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真空泵16和用热设备18相联,与真空泵16相联的一端设有阀门15,与用热设备相联的一端,其冷却液与管形炉排3的进口端相联,管形炉排的出口端与炉壳10相通(如图2所示)。具体使用时,由进液口注入水和醇类的混合液,应使蒸发室留有适当空间,首先打开阀门,真空泵将蒸发室内留下的空间部分抽成负压区,其压强约为-0.06兆帕,然后关上阀门,这时整个设备将处于低压运行状态,点火时,炽热火焰从混火盘进入火道,使炉壳和蒸发室里的水、醇混合液加热,其蒸汽通过蒸汽出口进入用热设备,点火升温后,系统内的气压增至+0.04-0.05兆帕,其温度可达到110℃-130℃,当系统内气压增至+0.06-0.08兆帕时,温度可达到140℃-170℃,蒸汽从用热设备流出时被冷却成液态,其冷却液经管道流入管形炉排,冷却液经预热后流回炉壳内。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由于低压运行,所以保证了设备的运行安全与可靠,同时可以获得较高温度的工业蒸汽,保证了生产上对高温蒸汽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常压高温热汽锅炉,由燃烧炉和加热室组成,所述加热室由火道和炉壳组成,其特征在于炉壳的顶部设有蒸发室,两者相互联通,蒸发室上设有蒸汽出口,该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真空泵和用热设备相联,与真空泵相联的一端设有阀门,与用热设备相联的一端,当蒸汽冷却后其冷却液通过管道与燃烧炉上的管形炉排之进口端相联,管形炉排的出口端与加热室的炉壳相联通。专利摘要一种常压高温热汽锅炉,其特征在于炉壳的顶部设有蒸发室,两者相通,蒸发室上设有蒸汽出口,该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真空泵和用热设备相联,与真空泵相联的一端设有阀门,与用热设备相联的一端,其冷却液流经管形炉排,预热后又流回炉壳,本技术处于低压运行状态,所以安全可靠,且可提供110℃—170℃的高温蒸汽,满足了生产的需要。文档编号F24H1/46GK2345906SQ9820827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曹安民 申请人:北京市耕耘电子产品研制中心, 曹安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压高温热汽锅炉,由燃烧炉和加热室组成,所述加热室由火道和炉壳组成,其特征在于:炉壳的顶部设有蒸发室,两者相互联通,蒸发室上设有蒸汽出口,该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真空泵和用热设备相联,与真空泵相联的一端设有阀门,与用热设备相联的一端,当蒸汽冷却后其冷却液通过管道与燃烧炉上的管形炉排之进口端相联,管形炉排的出口端与加热室的炉壳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安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耕耘电子产品研制中心曹安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