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68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支架,包括金属框架和多个支架单元,多个支架单元在所述金属框架上阵列排布,每个支架单元包括开设在金属框架上的支架槽和支脚,支脚上设有塑料碗杯;支脚包括被塑料碗杯隔断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的端部均设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出部,根部的侧壁上均设有凹陷部,支脚上均设有注塑孔,塑料碗杯注塑成型包裹在支脚上。本申请通过在支脚的端部设置凸出部、在支架的根部设置凹陷部、在支脚上设置注塑孔,塑料碗杯在支脚上注塑成型并包裹支脚时,可通过凸出部、凹陷部、注塑孔使得支脚与塑料碗杯固定可靠,成型后塑料碗杯与支脚不会出现相对位移,二者连接可靠,不会松动。

A kind of LED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支架
本技术涉及LED光电技术,尤其是一种LED支架。
技术介绍
贴片式LED(LightEmittingDiode)具有体积小、散热快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在贴片式LED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常在铜基板上冲出排列整齐且连为一体的多个贴片式LED管脚,再在每个LED管脚的基础上注入透明的塑料材料形成贴片式LED支架结构,在该结构的基础上植入发光材料,接着,再次注入透明的塑胶材料进行封闭,最后,将这些排列整齐的连体的多个贴片式LED进行分割,形成单颗的LED灯珠提供给客户使用。如公开号为CN2065952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贴片式LED支架结构”,包括整张的金属基板,在金属基板上形成行列式布置的多个LED支架单体,每个LED支架单体的模塑胶材以条形形式大致杯状地设在金属基板上并与基板一起形成LED支架单体的碗杯,各列上的LED支架单体之间通过连接部彼此相连。该文件公开的LED支架结构,存在模塑胶材与金属支脚连接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支架,用于解决现有贴片式LED支架中塑料碗杯与金属管脚连接可靠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ED支架,包括金属框架和多个支架单元,多个所述支架单元在所述金属框架上阵列排布,每个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框架上的支架槽和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塑料碗杯;所述支脚包括被所述塑料碗杯隔断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均设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根部的侧壁上均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上均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注塑孔,所述塑料碗杯注塑成型包裹在所述支脚上。本技术提供的LED支架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脚的长度,所述第一支脚的根部的上表面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所述第一支脚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上设有三个所述注塑孔,所述第二支脚上设有两个所述注塑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上还分别设有凸出所述塑料碗杯的焊接端子。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架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金属框架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架的中轴线上设有多个稳定孔,所述稳定孔包括圆形的第一稳定孔和矩形的第二稳定孔,所述第一稳定孔、所述第二稳定孔间隔设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支脚的端部设置凸出部、在支架的根部设置凹陷部、在支脚上设置注塑孔,塑料碗杯在支脚上注塑成型并包裹支脚时,可通过凸出部、凹陷部、注塑孔使得支脚与塑料碗杯固定可靠,成型后塑料碗杯与支脚不会出现相对位移,二者连接可靠,不会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支架单元的立体视图;图4为图2中的支架单元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支脚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6所示的本技术的LED支架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LED支架包括包括金属框架100和多个支架单元10,多个支架单元10在金属框架100上阵列排布,每个支架单元10包括开设在金属框架100上的支架槽11和支脚20,支脚20上设有塑料碗杯30;支脚20包括被塑料碗杯30隔断的第一支脚21和第二支脚22,第一支脚21、第二支脚22的端部均设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出部201,第一支脚21、第二支脚22的根部的侧壁上均设有凹陷部202,第一支脚21、第二支脚22上均设有贯穿第一支脚21、第二支脚22的注塑孔203,塑料碗杯30注塑成型包裹在支脚20上。本申请中的LED支架,通过在支脚的端部设置凸出部、在支架的根部设置凹陷部、在支脚上设置注塑孔,塑料碗杯在支脚上注塑成型并包裹支脚时,可通过凸出部、凹陷部、注塑孔使得支脚与塑料碗杯固定可靠,成型后塑料碗杯与支脚不会出现相对位移,二者连接可靠,不会松动。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支脚2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脚22的长度,第一支脚21的根部的上表面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204,第一支脚204的下表面设有与凸块204对应的凹槽205,具体而言,第一支脚204通过冲压成型在上表面形成凸块204、在下表面形成凹槽205,使得塑料碗杯通过注塑成型后与第一支脚连接更可靠,防止第一支脚的根部与塑料碗杯之间产生松动。优选地,第一支脚上21设有三个注塑孔203,第二支脚22上设有两个注塑孔203。优选地,第一支脚21、第二支脚22上还分别设有凸出塑料碗杯30的焊接端子23,由此便于与线路板焊接,具体而言,在后续工序中可塑料碗杯内封装与支脚电连接的LED发光元件,通过设置焊接端子23可方便地进行后续的焊接作业。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金属框架100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01,金属框架100的下边缘设有第二定位孔102,第一定位孔101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孔102的直径,第一定位孔101的数量大于第二定位孔102的数量;设置定位孔可便于金属框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金属框架上边缘、下边缘的定位孔数量不同可方便识别金属框架的方向。优选地,金属框架100的中轴线上设有多个稳定孔103,稳定孔103包括圆形的第一稳定孔和矩形的第二稳定孔,所述第一稳定孔、所述第二稳定孔间隔设置,具体而言,金属框架为板式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局部的变形容易扩散进而影响到整块金属框架,设置稳定孔可消除局部变形的扩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支架,包括金属框架和多个支架单元,多个所述支架单元在所述金属框架上阵列排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框架上的支架槽和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塑料碗杯;所述支脚包括被所述塑料碗杯隔断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均设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根部的侧壁上均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上均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注塑孔,所述塑料碗杯注塑成型包裹在所述支脚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支架,包括金属框架和多个支架单元,多个所述支架单元在所述金属框架上阵列排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框架上的支架槽和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塑料碗杯;所述支脚包括被所述塑料碗杯隔断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均设有向两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根部的侧壁上均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上均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的注塑孔,所述塑料碗杯注塑成型包裹在所述支脚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脚的长度,所述第一支脚的根部的上表面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所述第一支脚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凹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清王晓华闵永红李戌坤李三喜程帆高海强王进孟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汉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