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
本技术汽车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
技术介绍
在汽车白车身试制过程中,通常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车型共同生产的情况,但出于场地、人员和成本的考虑,则需要在同一BASE板上进行夹具切换。常见做法是:在BASE板上开设阵列孔,通过其与定位销的配合实现夹具角座的拆除和安装;且夹具角座和角座上的支撑夹紧单元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实现连接。详细地,如图1所示,申请号为201720980494.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身夹具柔性切换平台,其特征是:两柔性安装板上有多个定位孔和平行轨道,其上布有6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分别1个支撑臂,安装座是柔性切换机构,通过定位销配合两条轨道上的阵列孔实现定位;支撑臂是柔性夹持机构,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实现支撑臂和安装座的连接。该申请公开的车身夹具柔性切换平台存在如下缺点:1,切换复杂且切换周期长。由于该装置通过定位销和螺栓的反复拆卸和安装来实现夹具的切换,本申请的安装座共6个,每个安装座有1组定位销和1个支撑臂,支撑臂与安装座通过1组定位销和螺栓安装固定,且单次夹具切换工序复杂,切换周期长。2,切换后需三坐标复测精度,反复检测时间长,影响整体切换周期。该装置在切换完成后,因为定位销和螺栓在不同孔位,因此需要反复拆装,而在精度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则需要三坐标检测仪复测夹具精度并调整,大概需约0.5天,从而影响整体切换周期。3,针对单悬臂三坐标检测和单侧机器人焊接/铆接情况,夹具不能旋转后匹配,无法适用于单侧作业。 >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以上问题的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本技术提供的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包括定位汽车白车身的夹具基台、定位所述夹具基台的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夹具基台之间的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及第四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结合以纵向限位所述夹具基台和所述基板,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结合以横向限位所述夹具基台和所述基板,且起重装置通过所述夹具基台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水平方向旋转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可结合或脱离、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四限位件可结合或脱离。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为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为所述基板的宽度方向,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纵向布设,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沿横向布设。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夹具基台的底部,所述夹具基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三限位件的顶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的底端设有对应限位槽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为W型,所述限位凸起为M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为V型,所述限位凸起为V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还包括垂向定位所述夹具基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夹具基台上的挂钩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卡环,所述挂钩与所述卡环配合,所述夹具基台沿垂向锁紧所述第二安装座。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端设有沿横向布设的第一支架和沿纵向布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两端设有吊耳,起重装置通过吊耳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座水平方向旋转,所述夹具基台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夹具基台为4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夹具基台一一对应。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基台上设有定位车身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沿横向布设的第一定位件和沿纵向布设的第二定位件。本技术通过开发一种白车身试制夹具基台快速切换平台,代替现有的夹具基台角座的反复拆除、安装和复检,实现不同试制夹具基台的快速切换,同时在夹具基台绕水平方向(Z向旋转轴/Z轴)进行180°旋转后仍可实现与基板的匹配定位,可用于单悬臂三坐标检测和单侧机器人焊接/铆接,可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车身夹具柔性切换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中V型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或第三限位件与第四限位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V型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匹配或第三限位件与第四限位件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2中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2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设于夹具基台上的第二限位件、第四限位件、第二安装座、滚轮及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包括定位汽车白车身的夹具基台100、定位夹具基台100的基板200、设于基板200与夹具基台100之间的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11、第三限位件22及第四限位件12。其中,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11沿纵向布设,并通过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11的结合,以纵向限位夹具基台100和基板200;第三限位件22和第四限位件12沿横向布设,且通过第三限位件22和第四限位件12的结合,以横向限位夹具基台100和基板200,也即,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11的结合,将夹具基台100沿纵向(X向)限位于基板200上,通过第三限位件22与第四限位件12的结合,将夹具基台100沿横向(Y向)限位于基板200,从而实现初始状态下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在X向和Y向的定位,对汽车白车身一侧进行焊接、铆接及三坐标精度检测,且无需三坐标精度复测。进一步,起重装置通过夹具基台100带动第二限位件11和第四限位件12水平方向旋转180°(绕基板200的中心轴-Z轴旋转180°)后,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11可结合或脱离、第三限位件22与第四限位件12可结合或脱离,用于单悬臂三坐标检测和单侧机器人焊接/铆接,并实现不同车型下白车身试制夹具的快速切换。且本技术中,纵向指的是沿基板200的长度的方向,横向指的是基板200的宽度的方向。可以理解,在针对汽车白车身一侧的单侧机器人焊接、单侧机器人铆接以及三坐标精度检测完成后,将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11脱离、第三限位件22与第四限位件12脱离,并通过起重装置将第二限位件11相对于第一限位件21以及第四限位件12相对于第三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汽车白车身的夹具基台(100)、定位所述夹具基台(100)的基板(200)、设于所述基板(200)与所述夹具基台(100)之间的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11)、第三限位件(22)及第四限位件(12),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11)结合以纵向限位所述夹具基台(100)和所述基板(200),第三限位件(22)和第四限位件(12)结合以横向限位所述夹具基台(100)和所述基板(200),且起重装置通过所述夹具基台(100)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11)和所述第四限位件(12)水平方向旋转后,所述第一限位件(2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可结合或脱离、所述第三限位件(22)与所述第四限位件(12)可结合或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汽车白车身的夹具基台(100)、定位所述夹具基台(100)的基板(200)、设于所述基板(200)与所述夹具基台(100)之间的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11)、第三限位件(22)及第四限位件(12),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11)结合以纵向限位所述夹具基台(100)和所述基板(200),第三限位件(22)和第四限位件(12)结合以横向限位所述夹具基台(100)和所述基板(200),且起重装置通过所述夹具基台(100)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11)和所述第四限位件(12)水平方向旋转后,所述第一限位件(2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可结合或脱离、所述第三限位件(22)与所述第四限位件(12)可结合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为所述基板(200)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为所述基板(200)的宽度方向,且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1)沿纵向布设,所述第三限位件(22)和所述第四限位件(12)沿横向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三限位件(22)通过第一安装座(23)安装于所述基板(200),所述第二限位件(11)和所述第四限位件(12)安装于所述夹具基台(100)的底部,所述夹具基台(100)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试制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三限位件(22)的顶端设有限位槽(24),所述第二限位件(11)和所述第四限位件(12)的底端设有对应限位槽(24)的限位凸起(14),所述限位凸起(14)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菁菁,苏明,李钊文,李银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