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5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41
半轴承11具有从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凹部112a、凹部112b和凹部112c,并且垫圈12具有位于内周面侧的突起122a、突起122b和突起122c。当半轴承11处于弯曲状态时,垫圈12移位至其外周面侧,突起122b插入到凹部112b中,突起122a配合至凹部112a的位置,并且突起122c配合至凹部112c的位置。然后,当弯曲的半轴承11返回至预弯曲状态时,突起122a沉入凹部112a中,并且突起122b沉入凹部112b中。即使轴向方向的力作用在滑动轴承10上,突起122a、突起122b和突起122c将卡在凹部112a、凹部112b和凹部112c上,因此垫圈12和垫圈13将不会从半轴承11脱落。

sliding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滑动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在内燃发动机中,由两个半轴承组成的滑动轴承用于能旋转地支撑曲轴。这两个半轴承竖向布置,并且垫圈附接至两个半轴承中的每一者。在这样的滑动轴承中,半轴承承受垂直于曲轴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的载荷,并且垫圈承受轴向载荷。作为将垫圈附接至半轴承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垫圈的凸部敛缝(calking)(嵌缝连接)到半轴承的凹部中并将凹部的周围敛缝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JP-A-2015-2003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中,在制造期间将多个凸部装配到相应的多个凹部中之后,将凹部的周围敛缝。但是,工件之间的敛缝力和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发生敛缝性能的变化,则进行敛缝以固定凸部所施加的力可能根据工件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在将半轴承组装到气缸体中之前,存在垫圈会从半轴承脱落的可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安装在半轴承上的垫圈脱离的技术。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包括:/n半轴承,其具有由壳体支撑的外周面和包含滑动面的内周面,所述滑动面能关于配合轴滑动;/n垫圈,其附接至所述外周面,其中/n所述垫圈在面对所述外周面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n所述半轴承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凸部从外周面侧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第二凸部从外周面侧插入到所述第二凹部中,/n当所述配合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力作用在所述垫圈上时,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接合,/n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没有敛缝痕迹,并且/n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周围不存在敛缝痕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7 JP 2017-2216631.一种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包括:
半轴承,其具有由壳体支撑的外周面和包含滑动面的内周面,所述滑动面能关于配合轴滑动;
垫圈,其附接至所述外周面,其中
所述垫圈在面对所述外周面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半轴承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凸部从外周面侧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第二凸部从外周面侧插入到所述第二凹部中,
当所述配合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力作用在所述垫圈上时,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接合,
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没有敛缝痕迹,并且
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周围不存在敛缝痕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第一凸部位于第一假想线与第二假想线之间,所述第一假想线连接所述垫圈的内周面的中心与所述垫圈的所述内周面的在圆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城大辅井口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