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3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涉及滑动轴承领域。该轴承包括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部套设有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通过销钉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层固定有多个轴承瓦块,多个轴承瓦块组合成呈圆形均布环绕设置,所述轴承瓦块通过两个机械支撑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连接。该轴承用两个机械支撑,并利用机械支撑作为喷油装置,从而节省了材料并能提高承载能力,减少支点处的损耗和油耗。

A kind of double pivot sliding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单个机械支撑的可倾瓦滑动轴承,相对于其他滑动轴承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用于高速轻载的场合;但是随着现代生产的要求水平越来越高,对滑动轴承各方面的性能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具有单个机械支撑的滑动轴承的弊端也显现出来。其复杂的结构带来的高昂成本,承载能力不足,支点处的摩擦损耗以及供油量的大量需求使得变支点滑动轴承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并且,现在的供油技术使得润滑油直接经过轴承体进入瓦块,这样导致润滑油经常出现供油不足,从而增加了轴承的损耗,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两个机械支撑,并利用机械支撑作为喷油装置,从而节省了材料并能提高承载能力,减少支点处的损耗和油耗的双支点滑动轴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部套设有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通过销钉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层固定有多个轴承瓦块,多个轴承瓦块组合成呈圆形均布环绕设置,所述轴承瓦块通过两个机械支撑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连接。所述机械支撑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朝向内侧同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和支撑杆的中部轴向开设有喷油通道,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轴承瓦块上开设有与连接头相匹配的容纳凹槽,所述连接头为球形结构,其朝向内侧的一面上中部开设有储油凹槽,所述储油凹槽与喷油通道连通,所述轴承瓦块在与储油凹槽的接触处开设有一端与储油凹槽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另一端穿透轴承瓦块朝向内侧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储油凹槽为漏斗形结构,开口朝向内侧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座、支撑杆和连接头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两机械支撑分别固定在轴承瓦块的两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每个轴承瓦块上安装两个机械支撑,相对于传统的单个机械支撑的轴承瓦块,将所受的力分散到两个支点上,因此可以极大的减少支点处的摩擦损耗,从而提高瓦块的承载能力。另外,机械支撑同时也作为喷油装置连接于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瓦块之间,从而能够从机械支撑处注油,增加供油量,使得轴承瓦块充分润滑。并且润滑油不再直接经过轴承体进入轴承瓦块,避免了润滑油温度过高的情况,减少了轴承的损耗,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连接头上开设有储油凹槽,储油凹槽起到了暂时存储润滑油的作用,能够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冷热油的混合。另外,利用机械支撑作为喷油装置,在满足正常的进出油工作需求的同时又起到支撑轴承瓦块运动的作用,从而简化了传统单支点可倾瓦轴承的结构,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并且使加工和安装更加简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部套设有轴承外圈2,所述轴承外圈2和轴承内圈1通过销钉10固定,所述轴承内圈1的内层固定有多个轴承瓦块3,多个轴承瓦块3组合成呈圆形均布环绕设置,所述轴承瓦块3通过两个机械支撑4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连接。所述机械支撑4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2上的支撑座41,所述支撑座41朝向内侧同轴固定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座41和支撑杆42的中部轴向开设有喷油通道43,所述支撑杆42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头44,所述轴承瓦块3上开设有与连接头44相匹配的容纳凹槽31,所述连接头44为球形结构,其朝向内侧的一面上中部开设有储油凹槽440,所述储油凹槽440与喷油通道43连通,所述轴承瓦块3在与储油凹槽440的接触处开设有一端与储油凹槽440连通的出油孔30,所述出油孔30的另一端穿透轴承瓦块3朝向内侧设置。该轴承中轴承瓦块3的数量大于等于3块,每个轴承瓦块3都有两个机械支撑4,轴承瓦块3的外侧面开设容纳凹槽31,将轴承瓦块3和机械支撑4进行连接,并且接触形式为球面接触。因此,轴承瓦块3在保证能够被机械支撑4支承的同时可以进行一定方向的运动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保证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该轴承在供油操作中,供油设备通过机械支撑4的支撑座41向内部通油,润滑油经过喷油通道43并最终从出油孔30进入轴承瓦块3内表面和中心轴的缝隙之中。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内部的油膜,同时压力也不断增加,此时轴承瓦块3承受的压力会不断增加,对于传统的单个机械支撑4的滑动轴承,只有一个机械支撑4来承担轴承瓦块3的压力,因此摩擦损耗严重,承载能力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双支点滑动轴承,轴承瓦块3的压力由两个机械支撑4共同承担,且机械支撑4固定在轴承瓦块3的两端,尽可能的增大支撑力,因此减少了原有的在支点处的摩擦损耗,能够承担更大的压力。在每个轴承瓦块3上安装两个机械支撑4,相对于传统的单个机械支撑4的轴承瓦块3,将所受的力分散到两个支点上,因此可以极大的减少支点处的摩擦损耗,从而提高瓦块的承载能力。另外,机械支撑4同时也作为喷油装置连接于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1和轴承瓦块3之间,从而能够从机械支撑4处注油,增加供油量,使得轴承瓦块3充分润滑。并且润滑油不再直接经过轴承体进入轴承瓦块3,避免了润滑油温度过高的情况,减少了轴承的损耗,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连接头44上开设有储油凹槽440,储油凹槽440为漏斗形结构,起到了暂时存储润滑油的作用,能够进行缓冲,并呈发散状将润滑油流入轴承缝隙中,从而实现冷热油的混合。另外,利用机械支撑4作为喷油装置,在满足正常的进出油工作需求的同时又起到支撑轴承瓦块3运动的作用,整个机械支撑4一体成型,从而简化了传统单支点可倾瓦轴承的结构,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并且使加工和安装更加简便。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n轴承内圈(1),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部套设有轴承外圈(2),所述轴承外圈(2)和轴承内圈(1)通过销钉(10)固定,所述轴承内圈(1)的内层固定有多个轴承瓦块(3),多个轴承瓦块(3)组合成呈圆形均布环绕设置,所述轴承瓦块(3)通过两个机械支撑(4)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连接;/n所述机械支撑(4)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2)上的支撑座(41),所述支撑座(41)朝向内侧同轴固定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座(41)和支撑杆(42)的中部轴向开设有喷油通道(43),所述支撑杆(42)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头(44),所述轴承瓦块(3)上开设有与连接头(44)相匹配的容纳凹槽(31),所述连接头(44)为球形结构,其朝向内侧的一面上中部开设有储油凹槽(440),所述储油凹槽(440)与喷油通道(43)连通,所述轴承瓦块(3)在与储油凹槽(440)的接触处开设有一端与储油凹槽(440)连通的出油孔(30),所述出油孔(30)的另一端穿透轴承瓦块(3)朝向内侧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点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承内圈(1),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部套设有轴承外圈(2),所述轴承外圈(2)和轴承内圈(1)通过销钉(10)固定,所述轴承内圈(1)的内层固定有多个轴承瓦块(3),多个轴承瓦块(3)组合成呈圆形均布环绕设置,所述轴承瓦块(3)通过两个机械支撑(4)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连接;
所述机械支撑(4)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2)上的支撑座(41),所述支撑座(41)朝向内侧同轴固定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座(41)和支撑杆(42)的中部轴向开设有喷油通道(43),所述支撑杆(42)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头(44),所述轴承瓦块(3)上开设有与连接头(44)相匹配的容纳凹槽(31),所述连接头(44)为球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敏蔡超志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