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42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座,所述固定框板的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轮组,所述第一导轮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感应头,所述固定框板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中部套接有导柱,且通过导柱活动连接有上安装板。该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导轮组、第一红外感应头、第二导轮组及第二红外感应头,为后序翻转作业带来便捷,通过设置伸缩气杆、行程开关、旋转气缸、翻转座及辊筒,上料全程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提升效率,节省用工成本。

A turning and shifting mechanism for machine tool 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生产线是指由自动化机器体系实现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在连续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加工对象自动地由一台机床传送到另一台机床,并由机床自动地进行加工、装卸及检验等,工人的任务仅是调整、监督和管理自动线,不参加直接操作,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按统一的节拍运转,生产过程是高度连续的,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技术逐渐替代传统流水线生产,向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科技自动化模式方向迅猛发展。1、现有技术中,机床加工多为独立的个体,通过上、下料装置或人工分别对每台机床进行上、下料,因此每台机床均需要一个操作工人进行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工件位置不定,增加加工工件的辅助时间,大大增加生产成本。2、现有技术中,每台机床每班各需要1名操作员进行机床上下料还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工件加工中移位,通常厂方采用每日三班制进行生产,从而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投入该线的工件生产,而且整线产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劳动成本高,很难实现大规模零件的加工和生产,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具备可自动化识别产品特征与位置、便于后序工序的展开及自动化上料转运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工件位置不定,增加加工工件的辅助时间,通过人工将工件在加工中进行移位,很难实现大规模零件的加工和生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自动化识别产品特征与位置、便于后序工序的展开及自动化上料转运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座,所述固定框板的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轮组,所述第一导轮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感应头,所述固定框板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中部套接有导柱,且通过导柱活动连接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底部铰接有伸缩气杆,所述伸缩气杆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行程开关,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轮组,所述翻转座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辊筒,所述翻转座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感应头,所述翻转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铰座分布于固定框板的底部四周,所述固定框板通过铰座呈倾斜状固定于台面上。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轮组与第二导轮组均包括安装座、连杆及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套接于连杆上,所述连杆与导向轮呈等距均匀分布于安装座内。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轮组与第二导轮组的位置相对应,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轮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支片,且通过安装支片与第一红外感应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头分布于第一导轮组的左右两端,且第一红外感应头高出第一导轮组的顶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安装板的中部设有套筒,通过套筒与导柱套接,所述导柱呈等距均匀分布于下安装板的四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翻转座的底部与上安装板的顶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头分布于翻转座的左右两端。(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导轮组、第一红外感应头、第二导轮组及第二红外感应头,实现了可自动化识别产品特征与位置、便于后序工序的展开的优点,产品顺着第一导轮组滑入至第一红外感应头位置处,经第一导轮组的导向作用使产品滑入第二导轮组上,并依次通过第一红外感应头与第二红外感应头的感应来检测产品的部分特性参数与位置,为后序翻转作业带来便捷。2、该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通过设置伸缩气杆、行程开关、旋转气缸、翻转座及辊筒,实现了自动化上料转运的优点,产品滑入至翻转座上的第二导轮组后,通过旋转气缸驱动带动翻转座翻转,将产品调换位置,翻转后即第二导轮组在上,辊筒在下,通过伸缩气杆在行程开关的作用下,将翻转座呈向下倾斜状,使产品顺着辊筒的导向作用流入输送平台上,上料全程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提升效率,节省用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导轮组主视图。图中:1、固定框板;2、铰座;3、支撑板;4、第一导轮组;5、第一红外感应头;6、下安装板;7、导柱;8、上安装板;9、伸缩气杆;10、行程开关;11、旋转气缸;12、翻转座;13、第二导轮组;14、辊筒;15、第二红外感应头;16、挡板;17、安装座;18、连杆;19、导向轮;20、安装支片;21、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包括固定框板1,固定框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座2,固定框板1的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轮组4,第一导轮组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感应头5,固定框板1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6,下安装板6的中部套接有导柱7,且通过导柱7活动连接有上安装板8,上安装板8的底部铰接有伸缩气杆9,伸缩气杆9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行程开关10,上安装板8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11,旋转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座12,翻转座12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轮组13,翻转座12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辊筒14,翻转座12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感应头15,翻转座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6。本实施方案中,产品顺着第一导轮组4滑入至第一红外感应头位置5处,经第一导轮组4的导向作用使产品滑入第二导轮组13上,并依次通过第一红外感应头5与第二红外感应头15的感应来检测产品的部分特性参数与位置,产品滑入至翻转座12上的第二导轮组13后,通过旋转气缸11驱动带动翻转座12翻转,将产品调换位置,翻转后即第二导轮组13在上,辊筒14在下,通过伸缩气杆9在行程开关10的作用下,将翻转座12呈向下倾斜状,使产品顺着辊筒14的导向作用流入输送平台上。具体的,铰座2分布于固定框板1的底部四周,固定框板1通过铰座2呈倾斜状固定于台面上。本实施方案中,先将该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通过铰座2呈倾斜状固定于台面上。具体的,第一导轮组4与第二导轮组13均包括安装座17、连杆18及导向轮19,导向轮19套接于连杆18上,连杆18与导向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包括固定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座(2),所述固定框板(1)的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轮组(4),所述第一导轮组(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感应头(5),所述固定框板(1)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6),所述下安装板(6)的中部套接有导柱(7),且通过导柱(7)活动连接有上安装板(8),所述上安装板(8)的底部铰接有伸缩气杆(9),所述伸缩气杆(9)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行程开关(10),所述上安装板(8)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11),所述旋转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座(12),所述翻转座(12)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轮组(13),所述翻转座(12)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辊筒(14),所述翻转座(12)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感应头(15),所述翻转座(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包括固定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座(2),所述固定框板(1)的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轮组(4),所述第一导轮组(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感应头(5),所述固定框板(1)的顶部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安装板(6),所述下安装板(6)的中部套接有导柱(7),且通过导柱(7)活动连接有上安装板(8),所述上安装板(8)的底部铰接有伸缩气杆(9),所述伸缩气杆(9)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行程开关(10),所述上安装板(8)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11),所述旋转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翻转座(12),所述翻转座(12)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轮组(13),所述翻转座(12)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辊筒(14),所述翻转座(12)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感应头(15),所述翻转座(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座(2)分布于固定框板(1)的底部四周,所述固定框板(1)通过铰座(2)呈倾斜状固定于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上料翻转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月恒机器人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