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包括底座、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承托柱,且承托柱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方连接有承托转盘,且承托转盘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转动壳,所述承托转盘和底座的右侧内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且承托转盘的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方连接有转动转盘,且转动转盘的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并且机械大臂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小臂。该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转动转盘能够带着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在承托转盘的上方进行转动,机械小臂又可以在机械大臂的上方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此装置前方的焊接头可以进行无死角的转动,工作起来更为方便。
A multi axis welding manipulator with no dead angle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
本技术涉及机械臂
,具体为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
技术介绍
机械臂是一种模拟人类手臂运转,通过机械组合以及复杂的系统设计,控制机械制作的手臂状器械进行转向、抓取、摇摆等高精度动作,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种类的机械臂也被研发出来应用至很多对于人类来说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或重复性较高的工作中,机械臂的面世和发展为人类社会解决了很多从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改善得到十分高效的工作和生产方式。机械臂按照使用用途进行分类的话,有搬运用机械臂、喷涂机械臂、焊接机械臂、装配机械人及其他具有专业性能的机械臂等,其中焊接机械臂是目前社会中被应用的最多的一种机械臂,它的作用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程序的控制,使得机械臂的焊接头部位能够具有精准的运动轨迹,因此,对于焊接机械臂来说,它的可转向方向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性能,机械臂能够转向的方向越多,焊接头能够焊接到的方位也就更多,从而此焊接机械臂的使用也就更为方便,且常规的焊接机械臂多为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安装方式,一旦安装完成就很难再取下来进行换位,并且在安装中疏于考虑装置整体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规的焊接机械臂需要具有更多的可转向方向;安装完成后就很难再取下,安装过程没有考虑减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包括底座、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承托柱,且承托柱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方连接有承托转盘,且承托转盘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的上方安装有把手,且转动壳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承托转盘和底座与螺帽相互连接,且螺帽位于底座的下方,所述承托转盘和底座的右侧内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且承托转盘的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方连接有转动转盘,且转动转盘的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并且机械大臂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小臂,所述承托柱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组,所述底座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橡胶夹块,且橡胶夹块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桌面。优选的,所述承托柱与伸缩柱构成滑动结构,且伸缩柱的底部位于承托柱的内部,并且伸缩柱的内壁下方与弹簧组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承托柱和伸缩柱均在底座的上方等间距排列有3个,且伸缩柱与承托转盘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承托转盘的右侧下方设置有橡胶夹块。优选的,所述转动壳与固定螺栓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固定螺栓与承托转盘和底座均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转盘通过转轴与承托转盘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转盘与机械大臂构成转动结构,并且机械大臂与机械小臂构成转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1.此装置安装完成后,转动转盘能够带着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在承托转盘的上方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在水平面上面对的方向均可进行调整,机械小臂可以在机械大臂的上方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机械小臂前方的焊接头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装置可以进行转动的方向可以说是近乎无死角,工作起来更为方便;2.此装置也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桌面上,然而相较于常规的固定方式,左侧的固定螺栓可以调整底座与承托转盘之间的距离,右侧的螺栓较为短小,与桌面接触起到紧压固定的作用,因此当工作人员需要取下此装置时,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取下右侧的固定螺栓,调整左侧的固定螺栓深度即可,无需将所有螺栓全部取出,且固定方式依然稳定,操作起来比较省时省力;3.弹簧组和橡胶夹块可以在此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对此装置整体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当桌面震动向外传递时,会被橡胶夹块和弹簧组进行消减,不影响上方装置的工作状态,且可以延长此装置整体的使用时间,能够节省工具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整体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承托柱与伸缩柱相互连接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橡胶夹块与固定桌面相互连接前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承托柱;3、伸缩柱;4、承托转盘;5、转动壳;6、把手;7、固定螺栓;8、螺帽;9、固定孔;10、转轴;11、转动转盘;12、机械大臂;13、机械小臂;14、弹簧组;15、橡胶夹块;16、固定桌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包括底座1、承托柱2、伸缩柱3、承托转盘4、转动壳5、把手6、固定螺栓7、螺帽8、固定孔9、转轴10、转动转盘11、机械大臂12、机械小臂13、弹簧组14、橡胶夹块15和固定桌面16,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承托柱2,且承托柱2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柱3,伸缩柱3的上方连接有承托转盘4,且承托转盘4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转动壳5,转动壳5的上方安装有把手6,且转动壳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7,固定螺栓7贯穿承托转盘4和底座1与螺帽8相互连接,且螺帽8位于底座1的下方,承托转盘4和底座1的右侧内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9,且承托转盘4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上方连接有转动转盘11,且转动转盘11的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12,并且机械大臂12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小臂13,承托柱2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组14,底座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橡胶夹块15,且橡胶夹块15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桌面16。承托柱2与伸缩柱3构成滑动结构,且伸缩柱3的底部位于承托柱2的内部,并且伸缩柱3的内壁下方与弹簧组14相互连接,伸缩柱3可以在承托柱2的内部进行滑动,当伸缩柱3下压时,弹簧组14产生弹力,减缓伸缩柱3的下压速度,因此可以减缓此装置安装时受上方整体重力的影响,且弹簧组14可以在工作中对此装置整体起到减震的作用。承托柱2和伸缩柱3均在底座1的上方等间距排列有3个,且伸缩柱3与承托转盘4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承托转盘4的右侧下方设置有橡胶夹块15,3个承托柱2和伸缩柱3组成的整体可以有效的提高此装置的稳定性,当伸缩柱3下滑时,则代表承托转盘4及其上方整体同步进行下压,直至承托转盘4下方的橡胶夹块15与固定桌面16的上表面相接触,底座1上方的橡胶夹块15与固定桌面16的下表面相接触,则代表此装置固定完成。转动壳5与固定螺栓7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固定螺栓7与承托转盘4和底座1均为螺纹连接,转动壳5可以在把手6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螺栓7进行转动,当固定螺栓7转动时,通过螺纹结构可以改变承托转盘4和底座1之间的宽度距离,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螺栓7来调整承托转盘4和底座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此装置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宽度的固定桌面16。转动转盘1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包括底座(1)、机械大臂(12)和机械小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承托柱(2),且承托柱(2)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柱(3),所述伸缩柱(3)的上方连接有承托转盘(4),且承托转盘(4)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转动壳(5),所述转动壳(5)的上方安装有把手(6),且转动壳(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7),所述固定螺栓(7)贯穿承托转盘(4)和底座(1)与螺帽(8)相互连接,且螺帽(8)位于底座(1)的下方,所述承托转盘(4)和底座(1)的右侧内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9),且承托转盘(4)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上方连接有转动转盘(11),且转动转盘(11)的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12),并且机械大臂(12)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小臂(13),所述承托柱(2)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组(14),所述底座(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橡胶夹块(15),且橡胶夹块(15)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桌面(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无死角转动的多轴焊接机械臂,包括底座(1)、机械大臂(12)和机械小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承托柱(2),且承托柱(2)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柱(3),所述伸缩柱(3)的上方连接有承托转盘(4),且承托转盘(4)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转动壳(5),所述转动壳(5)的上方安装有把手(6),且转动壳(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7),所述固定螺栓(7)贯穿承托转盘(4)和底座(1)与螺帽(8)相互连接,且螺帽(8)位于底座(1)的下方,所述承托转盘(4)和底座(1)的右侧内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9),且承托转盘(4)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上方连接有转动转盘(11),且转动转盘(11)的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12),并且机械大臂(12)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小臂(13),所述承托柱(2)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组(14),所述底座(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橡胶夹块(15),且橡胶夹块(15)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桌面(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雷,张佳良,刘俊伟,刘亮,刘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洋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