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光明专利>正文

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13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它由炉体、保温层、燃烧室、集束式水管等组成,其特征是集束式水管共5-8层,每层5-10根,燃烧室的顶盖内有多块旋风板,外有多块散热板,另外,热水炉有水管与热水箱连接,水可以不断循环加热,热水贮存在热水箱内可同时向多个供应点提供热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合食堂、宾馆、招待所等单位使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热源的流体加热器,特别是一种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目前单位使用民用热水炉,种类繁多,但多为单体式,热水供应量因受炉体体积所限不能大量提供热水,而热水用量低峰期则浪费能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热水不断循环加热,能连续提供大用量的热水,同对提高热水炉的热交换效率,节约能源。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由炉体、保温层、燃烧层、集束式水管、炉桥、炉座、排污管、烟囱组成,其特征是有独立的热水箱,热水箱连接有浮球阀控制的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炉体的顶部和底部与热水箱分别有有热水进水管、热水循环管相连。集束式水管为并字形斜放在燃烧室内,共有5-8层,每层5-10根。另外燃烧室顶盖与烟囱之间焊接有10-20块散热板,顶盖内又焊接有5-10块倾斜放置的旋风板。附图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风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散热板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结构示意图,炉体1采用双层铁板焊接,中间为保温层2,充填有膨胀珍珠岩粉,减少热传导的损耗。燃烧室3在炉体内为密封容器,其内焊接有并字形倾斜放置的集束式水管4,共8层,每层6根,炉体内的水可在水管内流动,由于热交换的面积较大,所以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燃烧室3的下部放置有炉轿5,配合燃煤使用,煤灰由炉座6积存及清理。燃烧室3的顶部连接烟囱10,出顶盖7密封,顶盖内部焊接有8块旋风板8,旋风板绕烟囱口切线放置,如图2所示,其作用是使燃烧气流经旋风板导向后形成旋转气流由烟囱排出,这样可减少煤灰在热交换水管上积聚,提高热效率。另外,在顶盖7的外面焊接有12块散热板9,它绕烟囱10呈放射状放置,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增大散热面积,充分利用燃烧气流的余热,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排污管17在炉体底部,主要是清洗炉体内水的沉积物。-->热水箱11为一个独立容器,由铝合金或不锈钢焊接而成,其容积根据用户的用水量而定,热水箱内有浮球阀12及冷水进水管13,主要是自动控制冷水的补给,维持一定高度的水位。炉体1内的热水经顶部热水进水管14注入热水箱11再经热水循环管15由底部回流入炉体内,热水箱内的水经不断循环加热,水温不断上升,即可由热水出水管16输送到各供应点使用。本技术采用集束式水管及散热板作热交换器,增大受热面积,充分利用热能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同时采用独立的热水箱供水方式,使热水箱内的水不断在炉体内循环加热,热水则存贮在较大容积的热水箱内供应各处使用,如热水箱连接水暖设备,还可代替高压锅炉在冬天作取暖之用。本技术特别适合餐馆、食堂、宾馆、招待所等用水量较多的单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它由炉体(1)、保温层(2)、燃烧室(3)、集束式水管(4)、炉桥(5)、炉座(6)、排污管(17)、烟囱(10)所组成,其特征是有独立的热水箱(11),热水箱内有浮球阀(12)控制的冷水进水管(13),热水出水管(16),同时炉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热水进水管(14)及热水循环管(15)与热水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热水箱的高效节能循环式热水炉,它由炉体(1)、保温层(2)、燃烧室(3)、集束式水管(4)、炉桥(5)、炉座(6)、排污管(17)、烟囱(10)所组成,其特征是有独立的热水箱(11),热水箱内有浮球阀(12)控制的冷水进水管(13),热水出水管(16),同时炉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热水进水管(14)及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甘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