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600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包括导热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电池组的各电池单体之间;导热管组件,包括若干导热管,各所述导热管嵌入所述导热填充材料中;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外部,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出液口连通;冷却液存储件,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组件的出液口连通,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出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进液口之间;冷却液,存储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中;其中,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率,而且能降低散热系统的能量消耗。

Cooling system of battery pack and its cool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森林火灾安全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为满足汽车、储能等行业对大容量、高功率的电池技术的需求,现阶段受限于电池单体的小容量和低功率而通常将电池单体通过串、并联组合成电池组成组使用。由于电池本身的电化学属性,电池组在工作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导致电池组温度上升。此外,电池成组使用后整体传热不均匀,导致电池组中各单体的温度不一致。电池组长期于高温或较大温差下工作会降低其可用容量和加速寿命衰减,而高效的电池组散热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池组工作温度和减少单体之间的温差,对提高电池组可用容量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池组的散热技术主要采用风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和空调冷却等方式。其中液冷技术发展时间长,技术相对成熟,使用最多。对于液冷技术,为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高冷却液流速,二是提高冷却液的导热能力。通常情况下提高流速可以增强散热能力,但是同时也会大幅增加驱动单元的能量消耗。因此,开发一种散热效果好并且能够减少整个散热系统的能量消耗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散热系统散热效果不理想以及整个散热系统的能量消耗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所述电池组由若干电池单体组成,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包括:导热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电池组的各所述电池单体之间;导热管组件,包括若干导热管,各所述导热管嵌入所述导热填充材料中;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外部,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出液口连通;冷却液存储件,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组件的出液口连通;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出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进液口之间;冷却液,存储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中,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还包括传感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鳍片式结构。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选自于甲醇、水、乙二醇、丙二醇、芳香族化合物、硅酸酯、脂肪族化合物、有机硅、碳氟化合物和液态金属中的其中之一。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式包括液压驱动、电磁泵驱动、脉冲驱动或声波驱动。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组件还包括流出液体箱,所述流出液体箱与若干所述导热管的冷却液出口端连通,所述流出液体箱的出液口与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口连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组件还包括流入液体箱,所述流入液体箱与若干所述导热管的冷却液入口端连通,所述流入液体箱的入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出液口通过所述驱动组件连通。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方法,所述电池组散热方法包括:提供配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散热系统的电池组;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的循环管路内通入冷却液;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其中,电池组工作时,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工作时,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的步骤包括: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单元通过传感单元采集的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器,用于与外部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连接所述通信器及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通过对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放电倍率和不同的放电深度时的放电实验可以得到各不同工况下冷却液的最佳流速,进而得到各实际工况下驱动单元的流量,通过变流速控制方法得到各工况下冷却液的最佳流速,从而降低散热系统的能量消耗;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通过冷却液将热量传递至设置于所述电池组外部的冷却组件中实现电池组的快速散热,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模组的俯视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模组的主视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模组的左视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散热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为了解决电池组散热系统散热效果不理想以及整个散热系统的能量消耗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其中,图1示出了电池组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1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散热系统。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1例如是由至少一个电池单体11组成,当所述电池单体11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1时,各电池单体11之间通过导电件12串联,并联或者混联(同时包含串联和并联)构成一个整体,以满足输出的需要。作为示例,所述电池单体11例如可以指代各种不同的可充电电池化学及构造中的任一种,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例如锂离子磷酸盐、锂氧化钴、磷酸锂铁、其他氧化金属锂等)、锂离子聚合物、镍金属氢化物、镍镉、镍氢、镍锌、银锌或其他电池类型/构造。作为示例,所述导电件包括金属导电件,例如铜排。作为示例,所述电池单体11例如可以是圆柱形或者方形结构,作为示例,所述电池组1例如可以是m*n各电池单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所述电池组由若干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包括:/n导热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电池组的各所述电池单体之间;/n导热管组件,包括若干导热管,各所述导热管嵌入所述导热填充材料中;/n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外部,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出液口连通;/n冷却液存储件,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组件的出液口连通,/n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出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进液口之间;/n冷却液,存储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中,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n其中,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散热系统,所述电池组由若干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包括:
导热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电池组的各所述电池单体之间;
导热管组件,包括若干导热管,各所述导热管嵌入所述导热填充材料中;
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外部,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出液口连通;
冷却液存储件,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组件的出液口连通,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的出液口与所述导热管组件的进液口之间;
冷却液,存储于所述冷却液存储件中,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的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电池组当前所处工况信息调整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导热管中的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散热系统还包括传感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鳍片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选自于甲醇、水、乙二醇、丙二醇、芳香族化合物、硅酸酯、脂肪族化合物、有机硅、碳氟化合物和液态金属中的其中之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征宇汪浩杨超赵靖杰张茂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