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娟专利>正文

一种温控保护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0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保护电池,包括:箱体,散热内箱,相变材料,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正极接口,负极接口,箱盖,电池接口,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其中,散热内箱形成有夹层腔和箱体腔,相变材料填充至散热内箱的夹层腔,检测导体设置在散热内箱的夹层腔中,控制电路板设置箱盖中,第一检测接口,第二检测接口分别设置于散热内箱的顶部并与检测导体的两端分别相连;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分别设置在箱盖的底部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与电池接口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温度从而使温控保护电池能有效充放电并且能在温度超过阈值时有效保护电池的温控保护电池。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protect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保护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控保护电池。
技术介绍
石墨烯电池,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装有电解液的分离器将两块电极板分离,当电池充电和放电时,锂离子就会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而电池的性能取决于组件所使用的材料,而这些材料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现有的石墨烯电池往往因为放电时温度升高而影响电池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温控保护电池,包括:箱体,散热内箱,相变材料,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正极接口,负极接口,箱盖,电池接口,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其中,散热内箱形成有夹层腔和箱体腔,相变材料填充至散热内箱的夹层腔,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填充至散热内箱的箱体腔,石墨烯薄膜设置于电解质和导电薄膜之间;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设置在散热内箱顶部;箱盖可动连接至箱体,箱盖的顶部外侧设有电池接口以向外部供电;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设置在箱盖底部,在箱盖覆盖箱体的敞口时,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插入至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检测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保护电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具有顶端敞口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温控保护电池包括:散热内箱,相变材料,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正极接口,负极接口,箱盖,电池接口,正极端子,负极端子,检测导体,控制电路板,第一检测接口,第二检测接口,第一检测端子,第二检测端子;/n其中,所述散热内箱形成有夹层腔和箱体腔,所述相变材料填充至所述散热内箱的夹层腔,所述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填充至所述散热内箱的箱体腔,所述石墨烯薄膜设置于所述电解质和所述导电薄膜之间;/n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内箱顶部;所述箱盖可动连接至所述箱体,所述箱盖的顶部外侧设有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保护电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具有顶端敞口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保护电池包括:散热内箱,相变材料,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正极接口,负极接口,箱盖,电池接口,正极端子,负极端子,检测导体,控制电路板,第一检测接口,第二检测接口,第一检测端子,第二检测端子;
其中,所述散热内箱形成有夹层腔和箱体腔,所述相变材料填充至所述散热内箱的夹层腔,所述电解质层,石墨烯薄膜,导电薄膜填充至所述散热内箱的箱体腔,所述石墨烯薄膜设置于所述电解质和所述导电薄膜之间;
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内箱顶部;所述箱盖可动连接至所述箱体,所述箱盖的顶部外侧设有所述电池接口以向外部供电;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箱盖底部,在所述箱盖覆盖所述箱体的敞口时,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插入至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
所述检测导体设置在所述散热内箱的夹层腔中,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箱盖中,所述第一检测接口,第二检测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内箱的顶部并与所述检测导体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娟
申请(专利权)人:谢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