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多储能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326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中找到需要充放电的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得到需要充放电的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功率的总需功率。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得到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进一步判断所述总需充电功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若是,则由所述主储能电池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充电。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所述主储能电池首先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充电。即使外部系统断电,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依然能够获得电能。所述主储能电池起到电力缓冲作用,减小了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Multi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储能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电能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储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储能电池在各种动力系统中广泛应用。储能电池的增加可以减少对外部电能质量的冲击,以及缓解峰谷用电的不平衡,即使在外界电能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储能的放电可以继续维持系统的电能需求,增强了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储能电池一般从外部系统获取电能,用于给用电设备充电。但当外部系统断电时,储能电池不能及时获取电能。现有储能电池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大,抗冲击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避免储能电池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大,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分布式储能电池、主储能电池和直流总线。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和所述主储能电池分别与所述直流总线连接。所述直流总线用于与外部系统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00,在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中找到需要充放电的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分别获取需要充放电的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功率。对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功率求和,得到总需功率。S200,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min和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max。判断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是否处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min和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max之间。S300,若是,则判断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还是总需充电功率。r>S400,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S500,判断所述总需充电功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S600,若是,则由所述主储能电池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500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510,若否,所述主储能电池按照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充电,所述外部系统以所述总需充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差值功率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300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310,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S320,判断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总需放电功率。S330,若是,则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向所述主储能电池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310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321,若否,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以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向所述主储能电池充电,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以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与所述总需放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外部系统放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00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201,若是,且所述总需功率为0,则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内部互相充放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00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210,若否,判断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是否小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min。S220,若是,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S230,判断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还是总需充电功率。S240,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所述外部系统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和所述主储能电池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30之后,还包括:S231,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判断所述总需放电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S232,若是,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以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为所述主储能电池充电,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以所述总需放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外部系统放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31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1,若否,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为所述主储能电池充电,所述外部系统以所述总需放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主储能电池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10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211,若否,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大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Cmax,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S212,判断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还是总需充电功率。S213,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和所述主储能电池向所述外部系统放电。在一个实施例中,S212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2121,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判断所述总需充电功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S2122,若是,则所述主储能电池以所述总需充电功率向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放电,所述主储能电池以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与总需充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外部系统放电。在一个实施例中,S2121之后,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2123,若否,则所述主储能电池以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向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放电,所述外部系统放电以总需充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100之前,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010,分别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C、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Cmin和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Cmax,并根据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C、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Cmin和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Cmax判断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是否需要充放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100中获取需要充放电的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功率的步骤包括:获取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P;根据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SOP得到需要充放电的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的功率。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400中,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P;根据所述主储能电池的SOP得到所述主储能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分布式储能电池单元、主储能电池单元和直流总线和EMS。所述多个分布式储能电池单元用于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或为储能电池组。所述直流总线用于与外部系统连接。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单元和所述主储能电池单元分别与所述直流总线连接。所述双向DC/AC变换器用于连接于所述外部系统与所述直流总线之间。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单元、所述主储能电池单元和所述双向DC/AC变换器分别与所述EMS通讯。所述EMS用于控制所述主储能电池单元首先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单元充放电。当所述主储能电池单元不能满足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单元充放电需求时,所述EMS通过所述双向DC/AC变换器控制所述外部系统为多个所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10)包括多个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主储能电池(310)和直流总线(40),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和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分别与所述直流总线(40)连接,所述直流总线(40)用于与外部系统(1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S100,在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中找到需要充放电的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分别获取需要充放电的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的功率,对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的功率求和,得到总需功率;/nS200,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储能电池系统(10)包括多个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主储能电池(310)和直流总线(40),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和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分别与所述直流总线(40)连接,所述直流总线(40)用于与外部系统(1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00,在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中找到需要充放电的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分别获取需要充放电的每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的功率,对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的功率求和,得到总需功率;
S200,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min和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max,判断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是否处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min和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max之间;
S300,若是,则判断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还是总需充电功率;
S400,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放电功率;
S500,判断所述总需充电功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放电功率;
S600,若是,则由所述主储能电池(310)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00之后,还包括:
S510,若否,所述主储能电池(310)按照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放电功率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充电,所述外部系统(120)以所述总需充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差值功率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之后,还包括:
S310,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
S320,判断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总需放电功率;
S330,若是,则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向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20之后,还包括:
S321,若否,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以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向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充电,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以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与所述总需放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外部系统(120)放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0之后,还包括:
S201,若是,且所述总需功率为0,则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内部互相充放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0之后,还包括:
S210,若否,判断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是否小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min;
S220,若是,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
S230,判断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还是总需充电功率;
S240,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所述外部系统(120)为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和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充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30之后,还包括:
S231,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判断所述总需放电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
S232,若是,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以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为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充电,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以所述总需放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外部系统(120)放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31之后,还包括:
S1,若否,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为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充电,所述外部系统(120)以所述总需放电功率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充电功率的差值功率向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充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10之后,还包括:
S211,若否,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大于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SOCmax,获取所述主储能电池(310)的最大放电功率;
S212,判断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还是总需充电功率;
S213,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放电功率,多个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池(210)和所述主储能电池(310)向所述外部系统(120)放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储能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12之后,还包括:
S2121,若所述总需功率为总需充电功率,判断所述总需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武邢伟卢兰光欧阳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