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压节煤锅炉,该锅炉包括能形成燃烧室的内壁和间隔预定距离地设置在该内壁外部的以构成热交换腔的外壁,以及用于调节燃烧室底部进风量的控风机构。该锅炉可通过控风机构调整进入燃烧室内空气量和自动加煤两种方式实现节能,同时,该锅炉的大部分部件均是由板件构成,所以,该锅炉的结构相当简单,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压节煤锅炉。技术背景锅炉是一种热交换设备。现有的锅炉通常包括一个带有燃烧室的 炉壳和设置在该燃烧室下方的炉排,以及安装在燃烧室上方或周边的 盛水部件,且在燃烧室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加煤的炉门。该锅炉在使用 过程中通过炉门向燃烧室内加煤,当炉排上方的煤燃烧到一定程度 时,经炉排将煤渣排出。由于该种锅炉需要打开炉门再加煤的过程, 且炉门与燃烧室之间不可能气密性配合,致使外部的冷空气不断地进入燃烧室内,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因构成炉排的炉条之间具有一 定的固定间距,而这个间距通过是不能调整的,并且炉排与外界直接 相连通,外界冷空气会随意通过炉排不断地进入燃烧室内与其内的热 源进行热交换,造成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中国专利1397775号公告一种名称为"散煤二次燃烟锅炉"提出 一种可节能的技术方案。该专利在燃煤燃烧室的上部安装有一个过通 集烟管相连通的燃烟燃烧室,下部设置有炉排和烟混风管。其意是想 将煤转化为烟气后燃烧,以解决直接燃烧煤所产生的烟气排放造成的 浪费,进而提高煤的利用率,以实现节煤。但,由于该种结构的锅炉 也是采用炉排结构,致使外界冷空气同样不加限制地自由进入燃烧室 内与其实现能量交换,从而导致能量损失;同时,因其增加燃烟燃烧 室和集烟管等附加部件.,使其结构变为复杂,造成制作成本的提高。而中国专利2765062号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立式无烟节能锅炉" 给出另 一种节能的技术方案。该专利所提出的节能锅炉包括气化炉膛 和高温炉膛,以及设置在气化炉膛与高温炉膛之间的连通管路,同时 还包括送风机和安装在锅炉座与气化炉膛接合处的摆动炉排。在使用 时,首先通过送风机的冷风管锅炉内的水面送风,使锅炉中的水雾汽 通过气化炉膛的摆动炉排分解气化,再参与摆动炉排上部的没有完全 燃烧的燃料促使其继续燃烧,进而实现节能。然而,送风机在工作时 本身需要电能,再加上摆动炉排在摆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致使该种 锅炉在节能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且其结构更加复杂,其制作成本较 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调整冷空气进入燃烧室内的数 量和自补充煤这两种方式解决能源浪费问题的无压节煤锅炉。本技术所提出的无压节煤锅炉包括能形成燃烧室的内壁和 间隔预定距离地r没置在该内壁外部的以构成热交换腔的外壁,以及用 于调节燃烧室底部进风量的控风机构。所述燃烧室的上方安装有与其相连通的燃料储藏室。所述热交换 腔内或者一个侧面的外部还有设置排气管路,且该排出管路的下端由 控风机构控制,其上端延伸出热交换腔的外壁。所述燃烧室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自上而下逐渐变小的棱台形或圓 台形的排渣腔室,在排渣腔室且与排气管路相垂直的两侧分别向下延 伸有一个板件。所述控风机构包括通过枢轴安装在排渣腔室下方的板件之间的 集灰槽和设置在该集灰槽底部的联动板件,且在该联动板件延伸到排 气管路的一端还安装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排气管路底部的活动门。所述 枢轴的一端还安装有一个用于转动集灰槽的操作手柄。本技术所提出的无压节煤锅炉采用的控风机构能够调整进 入燃烧室内的空气量,使燃烧室内的燃料能按预先控制的速度燃烧, 以达到水或气体被加热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与煤燃烧所提供的能量 基本平衡,同时在控制煤燃烧速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阻碍超额的冷 空气与燃烧室内的热能进行热交换,所以,该种结构的锅炉可以利用 热量的供需平衡和尽可能减少能量交换这两种方式实现节能;而在燃 烧室上方设置的燃料储藏室可以在燃烧室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为其供 料,它能够解决开放式供料所带来的能量浪费问题;另外,集灰槽和 联动板件,以及集灰槽均是由板件构成,所以,该锅炉的结构相当简 单,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无压节煤锅炉一个实施例的外观 剖面结构示意附图2是图1中控风机构2及部分排气管路4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和图2,这两个附图给出本技术所提出的无压节煤 锅炉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锅炉主要包括炉体l和控风机构2,以及燃料储藏室3和排气管路4这四个部分。 其中,炉体1包括内壁11和外壁12,且内壁11和外壁12之间保留 有一定的间隔以形成用于储水或储存气体的热交换腔14,而内壁11 所包围的中空部分形成燃烧室13。内壁11和外壁12是相似形,其 可以采用矩形体或圓柱形体或其它形状的几何形体,本实施例中只给 出矩形体这一种结构。所述燃料储藏室3被设置在燃烧室13的上方, 该燃料储藏室3采用与内壁11或外壁12相同的形状,也可以看作是 内壁11向上的延伸部,在燃料储藏室3的上顶部还安装有一个上盖 (图中没有给出上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打开上盖可以向燃烧室13及 燃料储藏室3内添加煤。当燃烧室13底部区域的煤形成煤渣并排出 后,燃料储藏室3内的煤会自动下沉以添补几乎与其等量煤。该种加 煤方式可有效地阻碍冷空气进入燃烧室13内,同时还能防止因煤烟 流出而污染环境。在燃烧室13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自上而下逐渐变小 的棱台形排渣腔室15,该排渣腔室15的底部设置有控风机构2。排气管路4包括安装在内壁11 一侧的矩形管路41和与该矩形管 路41相连通的并延伸出外壁12圆柱形管路42,且矩形管路41的上 部与燃烧室13相连通。而排气管路4或矩形管路41的下端由控风机 构2控制。设置在燃烧室13下方的在排渣腔室15且与排气管路4相垂直的 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一个板件16。控风机构2包括一个由近似于U 形的板件构成的集灰槽21,该集灰槽21插入两个板件16之间后再 由枢轴22将其限定在板件16上。在集灰槽21的底部安装有一个联 动板件23,该联动板件23的两端均延伸出集灰槽21,其中,联动板 件23的一端安装有由板件构成的活动门24,并使活动门24延伸到 排气管路4的底部,另一端延伸出炉体1以形成操作手柄25,上下 移动操作手柄25即可使活动门24远离或者封闭排气管路4的底部。 当活动门24远离排气管路4的底部时,大部分空气可直接经排气管 路4排出,而当活动门24封闭排气管路4的底部时,空气可直接进 入燃烧室13内,这种调整进入燃烧室13内风量的方式实现节能。上述的操作手柄25还可以直接安装有枢轴22上,拨动搡作手柄 25同样可以调整进入燃烧室13内的风量,所以,操作手柄25可以 采用多种结构,而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对完成本技术的任务没有 任何防碍,应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无压节煤锅炉,其特征在于该锅炉包括能形成燃烧室的内壁和间隔预定距离地设置在该内壁外部的以构成热交换腔的外壁,以及用于调节燃烧室底部进风量的控风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上 方安装有与其相连通的燃料储藏室。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腔内 或者一个侧面的外部还有设置排气管路,且该排气管路的下端由控风 才;U勾控制,其上端延伸出热交换腔的外壁。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 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自上而下逐渐变小的棱台形或圓台形的排渣腔室, 在排渣腔室且与排气管路相垂直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一个板件。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风机构包 括通过枢轴安装在排渣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压节煤锅炉,其特征在于:该锅炉包括能形成燃烧室的内壁和间隔预定距离地设置在该内壁外部的以构成热交换腔的外壁,以及用于调节燃烧室底部进风量的控风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先,夏应和,
申请(专利权)人:胡永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