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介质热传导加热包括一金属特定形状,结构的热交换器,电热元件在热交换器内通过加热介质载体,介质载体在热交换器内作闭路循环传导热能,由热交换器加热冷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热元件不接触水,杜绝漏电故障,加热速度快,同等容积电功率小,热水产量高、水质适应广等优点,且操作方便,寿命长,可广泛用于各种电加热热水器、热水箱、热水锅炉等热工设备。(*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热水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目前为止,市场上销售的电加热热水器、电加热热水箱基本采用电热元件直接加热水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电热元件功率大,耗电多,故障多,安全性差,水质适应性差,产热水量少。主要原因是电热元件直接接触水,且电热元件的体表面积小和水体接触面积少,能量转换构成不合理,处于原始的电加热热水状态,同时不同水质对电热元件体的腐蚀或结垢,继而产生漏电故障或损坏现象。电热元件直接加热水的方式种种缺陷,已束缚了电热水器的发展。为解决电热元件直接加热水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介质热传导加热热水装置,具有杜绝漏电故障,加热速度快,同等容积电功率小,热水产量高,水质适应广等优点,且操作方便,寿命长,利于推广和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特征及其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主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如图1中所示A-A剖面,热交换器集、散热箱结构的横截面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如图1中所示B-B剖面交换器加热套管、上升管和下降管结构的横截面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如图1中所示热交换器加热套管加热腔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如图1并结合图2、3、4所示,电热元件1安装在热交换器加热套管6加热腔底部(见图4),电热元件1和热交换器体连接采用耐热、绝缘材料零件组成的结构,除电热元件本身的绝缘外,进一步组成双重绝缘,电热元件1浸没于液体介质中,液体介质,如图1中以45。斜虚线所示,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质,绝缘性质,无腐蚀,沸点高于100℃于140℃-170℃的液体介质。热交换器包括集、散热箱体7,探测头8,加热套管6,上升管4,下降管5,热水输出管3所构成,整个热交换器安装在一闭合的盛水筒体10内。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上部集、散热箱体7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道。如图3所示,热交换器加热套管6中有上升管4,且加热套管6和上升管4组成套管结构,下部设有加热腔。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集、散热箱体7下部四周设置若干下降管5分别连通集、散热箱体7和加热套管6加热腔。本技术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工作时,电热元件1通电后发热,加热载体,载体升温后经上升管4升至集、散热箱体7集中并散热,然后经下降管5回流至加热套管6加热腔,形成内部闭路循环对流,直至由探测头8控制仪器(图1中未示)恒温在100℃-140℃,(可调整)。此时整个热交换器成为一个巨大的热元件,由于电热元件1所接触的载体介质无腐蚀且导热优良,最大效能地发挥电热元件1的作用,又由于导热载体介质的数量基本恒定,加热过程中,电热元件1的热负荷也基本恒定,电功率可适当降低,因而电耗也同时降低。如果此时盛水筒体10内充盈待加热的水,如图1中平虚线所示,热交换器的庞大体表面积和水接触,能迅速将热能传递给被加热的水。直至由水温探测头9与温度控制仪(图1中未示),恒定在设定的温度(可调整)。由介质载体探头8和水温探头9以及温控仪器(图1中未示)组成的双温联控,能进一步保障了装置的安全运行,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本技术的实质在于将电加热水的过程设计成由介质载体和热交换器组成的新形式,以实现电热元件彻底与水隔绝,且热交换器庞大体表散热面积充分与水体接触传热,因而达到安全,快速加热水的目的。使用中,电热元件1很快能使介质载体升温,通常仅需十几分钟即能达到100℃-140℃的工作温度,且基本恒定。冷水经冷水进水管2输入后,进入盛水筒体10内,于底部缓慢上升,并经热交换器下降管道5和加热套管6初步加温,当升至上部集、散热箱体7时被受阻并强制通过若干通道以及集、散热箱体7四周,水与集、散热箱体7表面接触更多,此时的集、散热箱体7的温度也始终处于较高温度状态,因此,水迅速地被加热,盛水筒体10内形成两个温度段图1中上部平虚线较稠密为高温区,下部平虚线较稀疏为低温区。如果此时不使用水,则装置恒定温度,如果此时使用水的话,水从集、散热箱体7中部孔洞11向下排出,经加热套管6至热水输出管3排出。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即成为本技术加热热水的过程。本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电加热热水器、热水箱、热水锅炉等热工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包括一电热元件一种介质传导载体,一盛水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特定形状、结构的金属热交换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热传导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加热套管下部有加热腔,电热元件置于加热腔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上部分布若干通道的集、散热箱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四周分布若干下降管道,且连通于集、散热箱体和加热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中间有连通于集、散箱体和加热腔的上升管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加热套管中设置热水输出通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介质载体在热交换器内经加热后作闭路循环热传导。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置于盛水筒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上部设有控温用热探测头。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其介质热传导加热包括一金属特定形状,结构的热交换器,电热元件在热交换器内通过加热介质载体,介质载体在热交换器内作闭路循环传导热能,由热交换器加热冷水。本技术具有电热元件不接触水,杜绝漏电故障,加热速度快,同等容积电功率小,热水产量高、水质适应广等优点,且操作方便,寿命长,可广泛用于各种电加热热水器、热水箱、热水锅炉等热工设备。文档编号F24H1/20GK2348303SQ98224378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周克华 申请人:周克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热传导电加热热水装置,包括一电热元件一种介质传导载体,一盛水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特定形状、结构的金属热交换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克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