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3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现有的立、卧电热水器存在生产、安装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将由外壳、发泡层、内胆及内胆内的进、出水管及电热器所组成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的所述的内胆内的出水管的上端口距内胆一侧的圆弧壁上部最高点为5~1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具有生产制造简化,立、卧式安装可选择。适宜于家庭及其它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水器已经在普通家庭中被广泛使用,通常制造商生产的电热水器分为立式电热水器和卧式电热水器,以便消费者根据自已的爱好或者安装环境的许可来选购使用,这样,制造商就必须分别生产制造两种不同结构的立式电热水器和卧式电热水器,另外,消费者选购立式电热水器或卧式电热水器后,如发生安装环境的变化,就会出现无法实施安装的处境,并且,因其内部结构存在有差异,即使安装了,也不能正常使用。为此,设计一种立卧兼容的电热水器便是制造商研究、开发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它不但可以任意选择立式或卧式安装、使用,而且,使制造过程简单方便,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具有一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装置有一内胆,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内胆之间安放有一发泡层,所述的内胆内装配有一进、出水管及电热器,所述的内胆内的出水管的上端口离内胆一侧的圆弧壁上部最高点是5~15mm。由于本技术改进了现有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使所述的内胆内的出水管的上端口既处于一符合技术要求的且又处于一相对的临界位置,形成电热水器采纳立式或卧式固定安装均可安全使用,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选购随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的立式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看图1和图2,该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包括外壳(1)、发泡层(2)、内胆(3)。所述的内胆(3)内分别装配有进水管(4)、出水管(5)及电热器(6),所述的内胆(3)内的出水管(5)的上端口与内胆(3)一侧的圆弧壁上部最高点相离为5~15mm,所述的内胆(3)外罩有一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与所述的内胆(3)之间填充有一发泡层(2)。本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因所述的出水管(5)的上端口在所述的内胆(3)内正处于一相对的临界位置,因而电热水器无论是立式或卧式安装固定都能正常使用,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它由外壳(1)、发泡层(2)、内胆(3)及内胆(3)内的进、出水管(4)、(5)及电热器(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3)内的出水管(5)的上端口距内胆(3)一侧的圆弧壁上部最高点为5~1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现有的立、卧电热水器存在生产、安装等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将由外壳、发泡层、内胆及内胆内的进、出水管及电热器所组成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的所述的内胆内的出水管的上端口距内胆一侧的圆弧壁上部最高点为5~15mm。本技术的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具有生产制造简化,立、卧式安装可选择。适宜于家庭及其它场合使用。文档编号F24H1/20GK2637978SQ0323126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叶相章 申请人:上海爱普乐电器有限公司, 叶国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卧两用型电热水器,它由外壳(1)、发泡层(2)、内胆(3)及内胆(3)内的进、出水管(4)、(5)及电热器(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3)内的出水管(5)的上端口距内胆(3)一侧的圆弧壁上部最高点为5~1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相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普乐电器有限公司叶国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