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特点是包括筒体、中心进气管、出气管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补水管及排水管;所述中心进气管设在筒体内,中心进气管的进雾口伸出筒体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的出雾口位于筒体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设在筒体上并位于出雾口上方,出气管的进气口与筒体内腔连通,出气管的出气口伸出筒体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的上方及进气口的下方。其优点为: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将气体中的水份去除,除雾效果好。
Compound inertia swirl dem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废气在经过水喷淋处理后,还需要通过除雾设备进行除雾处理。现有的除雾器一般是电除尘式除雾器、过滤式除雾器及惯性分离式除雾器;其中,电除尘式除雾器投入大且运营成本高,过滤式除雾器需要定期进行滤网更换或维护,惯性分离式除雾器成本低但是除雾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将气体中的水份去除,除雾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包括筒体、中心进气管、出气管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补水管及排水管;所述中心进气管设在筒体内,中心进气管的进雾口伸出筒体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的出雾口位于筒体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设在筒体上并位于出雾口上方,出气管的进气口与筒体内腔连通,出气管的出气口伸出筒体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的上方及进气口的下方。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除雾结构包括若干片除雾叶片,每片除雾叶片呈四边形,除雾叶片的外侧边与中心进气管的外壁相抵靠并相适应,除雾叶片的内侧边与筒体的内壁相抵靠并相适应,使除雾叶片倾斜的设在中心进气管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间且所有除雾叶片等距离分布,每片除雾叶片向上倾斜的角度ɑ均是15°至35°,除雾叶片的上边位于相邻除雾叶片的下边的上方且有间隙形成向上倾斜的除雾道。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除雾叶片的上边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挡液块,所述挡液块与相邻除雾叶片的下边之间有间隙。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及中心进气管均为圆柱,所述除雾叶片的下边与中心进气管相切。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挡液凸条,所述挡液凸条位于除雾叶片及进气口之间。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进气管的底面半径是r,所述筒体的底面半径是R,R/r=,V1是通过中心进气管的气体速度,V1=10-20m/s,V2是筒体内除雾结构下方的气体速度是V2,V2=1-4m/s;所述筒体的高度是H,H为1至2倍的R,所述中心进气管伸入筒体内的高度是h,h为0.5至0.75倍的H。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液凸条的宽度是M,M为6mm-40mm。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筒体上还设有控制筒体内腔液体高度的溢流管。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上还设有观察筒体内腔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位于筒体1内腔底部与除雾结构之间,在所述观察孔上可拆卸的设有密封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将气体中的水份去除,除雾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去除筒体上表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6是图4的局部C放大图;图7是图5的局部D放大图;图8是图1的侧视图;图9是图8的E-E剖视图;图10是数块除雾叶片与中心进气管的配合示意图;图11是除雾叶片的立体图;图12是除图1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2所示,其是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包括筒体1、中心进气管2、出气管3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补水管11及排水管13;所述中心进气管2设在筒体1内,中心进气管2的进雾口21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2的出雾口22位于筒体1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3设在筒体1上并位于出雾口22上方,出气管3的进气口31与筒体1内腔连通,出气管3的出气口32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22的上方及进气口31的下方。使用时,雾气通过中心进气管2进入筒体1内,雾气与筒体1的底部产生撞击并产生旋流,撞击后的雾气通过除雾结构进行除雾,除雾后的雾气中的气体通过出气管3排出筒体1。所述中心进气管2伸出筒体1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方便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管3伸出筒体1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方便与外界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结构包括若干片除雾叶片4,每片除雾叶片4呈四边形,除雾叶片4的外侧边41与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相抵靠并相适应,除雾叶片4的内侧边43与筒体1的内壁相抵靠并相适应,使除雾叶片4倾斜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所有除雾叶片4等距离分布,每片除雾叶片4向上倾斜的角度ɑ均是15°,除雾叶片4的上边42位于相邻除雾叶片4的下边44的上方且有间隙形成向上倾斜的除雾道。除雾时,雾气与底部撞击后,撞击后的雾气进入由所有除雾叶片4组成的除雾结构中,所有除雾叶片4共同形成顺时针的涡扇状或逆时针的涡扇状,根据雾气进入中心进气管2的实际气流情况而定;雾气通过除雾道从而形成漩涡状气流,漩涡状气流通过离心力将雾气中的液体附着至筒体1的内壁上,液体流落筒体1的底部,雾气中的气体则通过出气管3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除雾叶片4的上边42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挡液块5,所述挡液块5与相邻除雾叶片4的下边44之间有间隙。工作时,雾气通过数块除雾叶片4形成的除雾道,雾气中的液体被挡液块5拦住从而流落筒体1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及中心进气管2均为圆柱,所述除雾叶片4的下边44与中心进气管2相切。使所有除雾叶片更好的形成涡扇状,使得筒体1内的气流更好的呈漩涡状。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设有挡液凸条15,所述挡液凸条15位于除雾叶片4及进气口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进气管2的底面半径是r,所述筒体1的底面半径是R,R/r=,V1是通过中心进气管2的气体速度,V1=10m/s,V2是筒体1内除雾结构4下方的气体速度是V2,V2=1m/s;所述筒体1的高度是H,H为1倍的R,所述中心进气管2伸入筒体1内的高度是h,h为0.5倍的H。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液凸条5的宽度是M,M为6mm。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1上还设有控制筒体1内腔液体高度的溢流管12。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1上还设有观察筒体1内腔的观察孔14,所述观察孔14位于筒体1内腔底部与除雾结构之间,在所述观察孔14上可拆卸的设有密封盖。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12所示,其是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包括筒体1、中心进气管2、出气管3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补水管11及排水管13;所述中心进气管2设在筒体1内,中心进气管2的进雾口21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2的出雾口22位于筒体1内腔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中心进气管(2)、出气管(3)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补水管(11)及排水管(13);所述中心进气管(2)设在筒体(1)内,中心进气管(2)的进雾口(21)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2)的出雾口(22)位于筒体(1)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3)设在筒体(1)上并位于出雾口(22)上方,出气管(3)的进气口(31)与筒体(1)内腔连通,出气管(3)的出气口(32)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22)的上方及进气口(31)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中心进气管(2)、出气管(3)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补水管(11)及排水管(13);所述中心进气管(2)设在筒体(1)内,中心进气管(2)的进雾口(21)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2)的出雾口(22)位于筒体(1)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3)设在筒体(1)上并位于出雾口(22)上方,出气管(3)的进气口(31)与筒体(1)内腔连通,出气管(3)的出气口(32)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22)的上方及进气口(3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结构包括若干片除雾叶片(4),每片除雾叶片(4)呈四边形,除雾叶片(4)的外侧边(41)与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相抵靠并相适应,除雾叶片(4)的内侧边(43)与筒体(1)的内壁相抵靠并相适应,使除雾叶片(4)倾斜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所有除雾叶片(4)等距离分布,每片除雾叶片(4)向上倾斜的角度ɑ均是15°至35°,除雾叶片(4)的上边(42)位于相邻除雾叶片(4)的下边(44)的上方且有间隙形成向上倾斜的除雾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雾叶片(4)的上边(42)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挡液块(5),所述挡液块(5)与相邻除雾叶片(4)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腾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