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废气在经过水喷淋处理后,还需要通过除雾设备进行除雾处理。现有的除雾器一般是电除尘式除雾器、过滤式除雾器及惯性分离式除雾器;其中,电除尘式除雾器投入大且运营成本高,过滤式除雾器需要定期进行滤网更换或维护,惯性分离式除雾器成本低但是除雾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成本低,能够有效的将气体中的水份去除,除雾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包括筒体、中心进气管、出气管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补水管及排水管;所述中心进气管设在筒体内,中心进气管的进雾口伸出筒体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的出雾口位于筒体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设在筒体上并位于出雾口上方,出气管的进气口与筒体内腔连通,出气管的出气口伸出筒体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的上方及进气口的下方。在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中心进气管(2)、出气管(3)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补水管(11)及排水管(13);所述中心进气管(2)设在筒体(1)内,中心进气管(2)的进雾口(21)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2)的出雾口(22)位于筒体(1)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3)设在筒体(1)上并位于出雾口(22)上方,出气管(3)的进气口(31)与筒体(1)内腔连通,出气管(3)的出气口(32)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22)的上方及进气口(31)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中心进气管(2)、出气管(3)及除雾结构;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补水管(11)及排水管(13);所述中心进气管(2)设在筒体(1)内,中心进气管(2)的进雾口(21)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中心进气管(2)的出雾口(22)位于筒体(1)内腔的中部并连通;所述出气管(3)设在筒体(1)上并位于出雾口(22)上方,出气管(3)的进气口(31)与筒体(1)内腔连通,出气管(3)的出气口(32)伸出筒体(1)外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除雾结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位于出雾口(22)的上方及进气口(3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结构包括若干片除雾叶片(4),每片除雾叶片(4)呈四边形,除雾叶片(4)的外侧边(41)与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相抵靠并相适应,除雾叶片(4)的内侧边(43)与筒体(1)的内壁相抵靠并相适应,使除雾叶片(4)倾斜的设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间且所有除雾叶片(4)等距离分布,每片除雾叶片(4)向上倾斜的角度ɑ均是15°至35°,除雾叶片(4)的上边(42)位于相邻除雾叶片(4)的下边(44)的上方且有间隙形成向上倾斜的除雾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惯性旋流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雾叶片(4)的上边(42)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挡液块(5),所述挡液块(5)与相邻除雾叶片(4)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腾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