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净化
,涉及一种除尘除雾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流-消旋耦合高效除尘除雾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硫酸盐与硝酸盐在大气中作为雾霾的载体已有定论,石灰石湿法脱硫后,湿烟气二次携带的不溶性石膏及石灰石颗粒是大气中硫酸盐的重要来源之一,常规机械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为75mg/Nm3,造成硫酸盐大量逃逸,并使脱硫塔出口烟气中的尘浓度无法满足现阶段超低排放环保法规对于烟尘含量≤10mg/Nm3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常采用的“机械除雾器+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工艺路线,虽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但该工艺造价高昂,运行电耗巨大,运行维护复杂。本体单独布置时,需独立于湿法脱硫塔体之外,对于空间有限的电厂,布置、维护均具有较大困难。常规整体式旋流板除尘除雾器除雾效果虽较好,但仅可用于直径较小的塔体,难以满足大型脱硫塔高效除尘除雾的需要。将旋流板除尘除雾器进行模块化设计后安装,则可较好的满足大型脱硫塔的除雾需求,但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存在阻力高、开孔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消旋耦合高效除尘除雾组件,该组件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喷淋层的上方,包括若干个除尘除雾单元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该除尘除雾单元包括外筒体、由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在外筒体内的第一级离心式旋流板(5)、第二级离心式旋流板(6)以及倾斜设置在外筒体顶部的消旋疏水板(1),所述的第一级离心式旋流板(5)的外缘、第二级离心式旋流板(6)的外缘与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旋流-消旋耦合高效除尘除雾组件,该组件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喷淋层
的上方,包括若干个除尘除雾单元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该除尘除雾单元包括外
筒体、由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在外筒体内的第一级离心式旋流板(5)、第二级离心
式旋流板(6)以及倾斜设置在外筒体顶部的消旋疏水板(1),所述的第一级离心
式旋流板(5)的外缘、第二级离心式旋流板(6)的外缘与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
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消旋耦合高效除尘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筒体由截面为正六边形的上筒体(2)、圆柱形下筒体(3)以及设置在上
筒体(2)与圆柱形下筒体(3)之间的过渡管(4)构成,所述的消旋疏水板(1)
固定在上筒体(2)的顶部,所述的第一级离心式旋流板(5)及第二级离心式旋流
板(6)均固定在圆柱形下筒体(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流-消旋耦合高效除尘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消旋疏水板(1)包括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板框(7)、设置在正六边形板框(7)
中心的空腔体(8)以及多个竖直并且沿圆周均匀布设在空腔体(8)周围的消旋叶
片(9),每个消旋叶片(9)的两端分别与空腔体(8)、正六边形板框(7)固定连
接。
技术研发人员:晏乃强,瞿赞,张其龙,朱雯斐,黄文君,赵松建,罗李娜,谭天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