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体分离器及油冷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457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38
气液体分离器(1)具备配置于容器(21)内的整流部(27)。整流部(27)从筒部(25)向容器(21)的侧壁(21b)突出,并且俯视时沿侧壁(21b)在从气体的导入口(21c)导入气体的方向上延伸。整流部(27)与容器(21)的侧壁(21b)及封闭容器(21)的上端开口的间隔板部(22)一同划分气体流动的引导流路(29)。引导流路(29)在与导入口(21c)相反的一侧具有向容器(21)内敞开的出口(29a)。

Gas liquid separator and oil cooled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液体分离器及油冷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体分离器及油冷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在公开了作为气液体分离器的一例的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具备将油冷式压缩机的喷出空气所含的油分借助离心力一次分离的容器、将一次分离后的喷出空气所含的油分捕捉来二次分离的油分离元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1920号公报。若提高容器的油的一次分离的效率,则能够减少需要由油分离元件捕捉的油量,延长油分离元件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减少油分离元件的堵塞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但是,专利文献1的油分离器中,关于容器的油分的一次分离的效率提高未特别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借助离心力将气体所含的液体一次分离的容器、从一次分离后的气体捕捉液体来二次分离的液体分离元件的气液体分离器中,提高一次分离的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这样的气液体分离器(油分离器)的油冷式压缩机。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提供气液体分离器,前述气液体分离器具备容器、筒部、整流部、封闭部、壳、液体分离元件、连接流路、导出口,前述容器为有底的筒状,从导入口导入含有液体的气体,前述筒部两端开口,配置于由前述容器和间隔板部划分的第1空间,从前述间隔板部向下延伸,被从前述容器的前述侧壁离开地设置,前述整流部从前述筒部向前述侧壁突出,并且俯视时沿前述侧壁延伸,与前述侧壁、前述筒部及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从前述导入口导入的前述气体流动的引导流路,前述引导流路在与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向前述第1空间敞开的出口,前述封闭部将前述引导流路的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封闭,前述壳设置于前述间隔板部的上方,与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第2空间,前述液体分离元件配置于前述第2空间,前述连接流路将前述筒部内与前述第2空间流体连接,前述导出口使通过前述液体分离元件的前述气体向外部流出。被从导入口导入第1空间的气体呈沿容器的侧壁的回旋流而流向下方。气体所含的液体由于离心力分离而附着于侧壁,沿侧壁落下而回收至容器下方(一次分离)。到达容器下方后,气体在筒部内上升,经由连接流路流入第2空间。流入第2空间的气体从外侧向内侧通过液体分离元件,气体所含的液体被液体分离元件捕捉,由此被从气体分离(二次分离)。二次分离后的气体被从导出口导出。从导入口向第1空间导入的初期阶段的气体穿过由侧壁、筒部、间隔板部及整流部划分的引导流路、即具有比容器的横截面处的截面积充分小的截面积的流路,所以能够避免由于流路截面积急剧扩大而引起的空气流的速度下降。换言之,与未设置有整流部的情况相比,从导入口向第1空间流入的初期阶段的回旋流的流速变快。此外,通过穿过由侧壁、筒部、间隔板部及整流部划分的引导流路,引导回旋流的方向。由于这些要因,即回旋流的流速提高、回旋流的方向的导引,能够提高基于一次分离的液体的分离的效率。由于一次分离的效率提高,能够减少通过基于液体分离元件的二次分离应分离的液体的量。结果,能够延长液体分离元件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减少液体分离元件的堵塞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优选的是,前述引导流路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比前述筒部内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小,前述筒部内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比前述容器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小。根据该结构,在筒内部未设置有液体分离元件的方式的气液体分离器中,筒部内的与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相对地变大,所以抑制在筒部内上升的气体的流动(上升流)的流速的增加。上升流的流速保持较低,由此,气体所含的液体容易由于重力向容器下方落下,一次分离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也可以是,气液体分离器还具备安全阀,前述安全阀与比前述液体分离元件靠上游侧的空间流体连通,该连通的位置处的气体的压力不足阈值的话为闭阀状态,该压力为阈值以上时开阀来将前述连接流路大气开放。如前所述,回旋流穿过由整流部划分的流路截面积被限定的引导流路,由此提高一次分离的效率。进而,通过设置在筒内部未设置液体分离元件的方式的气液体分离器,上升流的流速被较低地保持。因此,与连接流路流体连通的安全阀、即比液体分离元件靠上游地连接的安全阀开阀时,能够有效地减少被与气体一同向大气中排出的液体的量。安全阀在液体流动的路径上被比液体分离元件靠上游地设置。因此,能够避免安全阀的开阀时比液体分离元件靠下游的压力急剧下降而通过液体分离元件的气体的流速急剧上升。通过液体分离元件的气体的流速的急剧上升会成为基于液体分离元件的液体分离的效率下降、与此相随的液体的流出、液体分离元件自身的故障等不良情况的原因。通过避免通过液体分离元件的气体的流速的急剧上升,能够防止这些的不良情况。前述引导流路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也可以从前述导入口至前述出口恒定。此外,前述引导流路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也可以从前述导入口向前述出口逐渐增加。引导流路的截面积向出口逐渐增加,由此,在引导流路流动的回旋流的流速在导入口侧相对地变高,能够在引导流路的导入口侧更有效地借助离心力从气体分离液体。结果,能够更切实地减少筒体内的上升流所含的液体、即供基于液体分离元件的二次分离的气体、安全阀的开阀时被向大气中排出的气体所含的液体的量。优选的是,前述整流部为,前述引导流路的前述出口从前述导入口观察设置成位于前述筒部的背后。根据该结构,即整流部在回旋流的流动方向上具有充分的长度的结构,能够切实地实现前述引导流路的回旋流的流速提高、由回旋流的方向的导引引起的一次分离的效率提高。优选的是,前述整流部为,内边缘与前述筒部连接,外边缘在前述外边缘与前述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根据该结构,一次分离时在引导流路内被分离而附着于侧壁的液体穿过整流部的外边缘与侧壁之间的间隙来向容器下方移动而被回收。即,能够避免引导流路内通过一次分离被分离的液体残留。前述整流部也可以从前述筒部向前述侧壁向下倾斜。根据该结构,一次分离时附着于整流部的液体由于重力流向整流部的外边缘与侧壁之间的间隙,经由该间隙向容器下方移动而被回收。即,能够更切实地避免引导流路内通过一次分离分离的液体的残留。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提供油冷式压缩机,前述油冷式压缩机具备油冷式的压缩机主体、油分离器、安全阀,前述油分离器从被前述压缩机主体压缩的气体将油分离,前述安全阀能够使前述油分离器内大气开放,前述油分离器具备容器、筒部、整流部、封闭部、壳、油分离元件、连接流路、导出口,前述容器为有底的筒状,被从导入口导入被前述压缩机主体压缩的含有油的气体,前述筒部两端开口,配置于由前述容器与前述间隔板部划分的第1空间,从前述间隔板部向下方延伸,设置成从前述容器的前述侧壁离开,前述整流部从前述筒部向前述侧壁突出,并且俯视时沿前述侧壁延伸,与前述侧壁、前述筒部及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被从前述导入口导入的前述气体流动的引导流路,前述引导流路在与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向前述第1空间敞开的出口,前述封闭部将前述引导流路的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封闭,前述壳设置于前述间隔板部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n具备容器、筒部、整流部、封闭部、壳、液体分离元件、连接流路、导出口,/n前述容器为有底的筒状,从导入口导入含有液体的气体,/n前述筒部两端开口,配置于由前述容器和间隔板部划分的第1空间,从前述间隔板部向下延伸,被从前述容器的前述侧壁离开地设置,/n前述整流部从前述筒部向前述侧壁突出,并且俯视时沿前述侧壁延伸,与前述侧壁、前述筒部及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从前述导入口导入的前述气体流动的引导流路,前述引导流路在与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向前述第1空间敞开的出口,/n前述封闭部将前述引导流路的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封闭,/n前述壳设置于前述间隔板部的上方,与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第2空间,/n前述液体分离元件配置于前述第2空间,/n前述连接流路将前述筒部内与前述第2空间流体连接,/n前述导出口使通过前述液体分离元件的前述气体向外部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8 JP 2017-2019831.一种气液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容器、筒部、整流部、封闭部、壳、液体分离元件、连接流路、导出口,
前述容器为有底的筒状,从导入口导入含有液体的气体,
前述筒部两端开口,配置于由前述容器和间隔板部划分的第1空间,从前述间隔板部向下延伸,被从前述容器的前述侧壁离开地设置,
前述整流部从前述筒部向前述侧壁突出,并且俯视时沿前述侧壁延伸,与前述侧壁、前述筒部及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从前述导入口导入的前述气体流动的引导流路,前述引导流路在与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向前述第1空间敞开的出口,
前述封闭部将前述引导流路的前述导入口所处一侧封闭,
前述壳设置于前述间隔板部的上方,与前述间隔板部一同划分第2空间,
前述液体分离元件配置于前述第2空间,
前述连接流路将前述筒部内与前述第2空间流体连接,
前述导出口使通过前述液体分离元件的前述气体向外部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引导流路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比前述筒部内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小,
前述筒部内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比前述容器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全阀,前述安全阀与比前述液体分离元件靠上游侧的空间流体连通,该连通的位置的气体的压力不足阈值的话呈闭阀状态,该压力为阈值以上时开阀来使前述连接流路大气开放。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引导流路的与前述气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积从前述导入口至前述出口恒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引导流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耕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