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07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连接座体,其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孔和位于第一孔孔底的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间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二孔内设有第二过水口;连接座体侧壁还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二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口与出水口连通;滤芯组件,其设有第一凸出部和位于第一凸出部端面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面和侧壁分别设有通过滤芯彼此连通的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所述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可拆卸连接,不仅有利于更换过滤组件,节约耗材,而且更换时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拆卸过滤器,操作简单。

A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坐便器使用的过滤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过滤器通常采用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设置于过滤器的竖直方向,此种类型的过滤器占用体积大;一方面在安装时需要预留出过滤器下方和上方的空间,从而方便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与过滤器组装,不仅在无形中增大了过滤器的实际使用空间,而且出水软管常常因为弯折导致出水口漏水,缩短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过滤器中的滤芯是需要定期更换维护的,市场上的过滤器是采用将整个过滤器直接报废更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物料;而且在安装或者更换时,维护人员需要使用扳手等专用工具进行拆装,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过滤器,缩短了过滤器的实际长度,并减少了过滤器的安装占用空间;另外,在更换时,只需直接更换过滤组件,不必使用专用工具拆装连接座与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减少材料消耗和工作量,并降低了由于安装问题而导致过滤器漏水的风险。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器,包括:连接座体,其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孔和位于第一孔孔底的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间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二孔内设有第二过水口;连接座体侧壁还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二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口与出水口连通;滤芯组件,其设有第一凸出部和位于第一凸出部端面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面和侧壁分别设有通过滤芯彼此连通的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所述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可拆卸连接,连接到位时,第一凸出部伸入第一孔并密封连接,以连通第四过水口和第一过水口;第二凸出部伸入第二孔并密封连接,以连通第三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进一步,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罩设于滤芯外的滤芯壳体和用于固定滤芯并与滤芯壳体固接的滤芯座体;所述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开设于滤芯座体一端;所述滤芯壳体与滤芯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连通第三过水口;滤芯靠近滤芯座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第四过水口。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套设于连接座体外并与连接座体固接。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体外壁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的端面上设有所述的出水口;所述出水部形成有外螺纹。进一步,所述连接壳体开设有缺口,以供出水部贯穿。进一步,所述缺口轴向延伸至连接座体的下端,其上端抵接出水部;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受限于滤芯组件。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体下端一体成型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的下端面设有所述进水口。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的第一凸出部通过旋转卡扣卡接。进一步,所述进水口相对于连接座体偏心设置。进一步,所述滤芯壳体顶部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与滤芯壳体卡接。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更换时,只需直接更换过滤组件,不必使用专用工具拆装连接座与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减少材料消耗和工作量,并降低了因为安装问题而导致过滤器漏水的风险;进水口和出水口集成于连接座体,结构简单,缩短了过滤器的实际长度,并减少了过滤器的安装占用空间;第一凸出部与第一孔、第二凸出部与第二孔密封连接,从而保证第四过水口和第一过水口连通、第三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连通,预防漏水。2、滤芯壳体与滤芯形成间隙,从而完成自外而内的过滤。3、连接壳体套设于连接座体外,使得过滤器外观更为整齐美观,并具有一定的隔离外界灰尘的作用。4、出水部设置于连接座体外壁,并在其上设有外螺纹,以此方便安装人员直接将出水软管与出水部连接,节约了安装出水接头这一工序。5、出水部贯穿连接壳体的缺口,增大了连接壳体对连接座体的包覆面积,更为干净整齐。6、缺口的上端抵接出水部,连接壳体的上端受限于滤芯组件,从而固定连接壳体的位置。7、连接座体下端一体成型有活接螺母;进水口设置于活接螺母的下端面,以此方便安装人员直接将进水软管与活接螺母连接,节约了安装进水接头这一工序。8、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的第一凸出部通过旋转卡扣卡接,便于拆卸。9、所述进水口相对于连接座体偏心设置,安装时将进水口远离墙面设置,便于将进水软管与过滤器组装。10、滤芯壳体顶部设有一顶盖,顶盖与滤芯壳体卡接,方便随时追踪过滤器的使用情况,酌情是否进行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水路进水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水路出水剖面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过滤器、1连接座体、11活接螺母、111进水口、12第一孔、13第二孔、14第一过水口、15第二过水口、16出水部、161出水口、2滤芯组件、21滤芯、211开口、22滤芯壳体、221顶盖、23滤芯座体、231第一凸出部、232第二凸出部、2321第三过水口、2322第四过水口、233两级密封圈、234一级密封圈、24间隙、3连接壳体、3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座体,其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孔和位于第一孔孔底的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间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二孔内设有第二过水口;连接座体侧壁还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二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口与出水口连通;/n滤芯组件,其设有第一凸出部和位于第一凸出部端面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面和侧壁分别设有通过滤芯彼此连通的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n所述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可拆卸连接,连接到位时,第一凸出部伸入第一孔并密封连接,以连通第四过水口和第一过水口;第二凸出部伸入第二孔并密封连接,以连通第三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座体,其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孔和位于第一孔孔底的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间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二孔内设有第二过水口;连接座体侧壁还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第二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口与出水口连通;
滤芯组件,其设有第一凸出部和位于第一凸出部端面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面和侧壁分别设有通过滤芯彼此连通的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
所述连接座体与滤芯组件可拆卸连接,连接到位时,第一凸出部伸入第一孔并密封连接,以连通第四过水口和第一过水口;第二凸出部伸入第二孔并密封连接,以连通第三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罩设于滤芯外的滤芯壳体和用于固定滤芯并与滤芯壳体固接的滤芯座体;所述第三过水口和第四过水口开设于滤芯座体一端;所述滤芯壳体与滤芯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连通第三过水口;滤芯靠近滤芯座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第四过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林山吴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