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专利>正文

位差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01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的位差作为动压头的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它在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0情况下也能实现热水的自然循环,该锅炉的炉壳与炉胆之间用隔板分成预热区和加热区二部分,这二部分用旁通下降管相通,预热区顶部装有热交换器,炉胆内布置的螺旋管或蛇形管为主受热面,冷水或回水从进水口进入预热区经旁通下降管进入螺旋管或蛇形管内加热,管内的水或汽水混合物直流上升,使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产生位差推动热水自然循环。(*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热水锅炉,尤其是一种利用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的位差作为动压头来实现系统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现有用于采暖的锅炉,其热水循环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循环,一种是重力循环,重力循环必须具备散热器的中心线高于锅炉中心线的条件,即散热器的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必须是正值(h>0)摘自“供热工程”(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供热通风教研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12月第一版第18页重力作用压力P=h×(rH-rG),如h≤0则无法形成热水重力循环,由于重力循环是自然循环的唯一方法,因此也就无法形成自然循环。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h≤0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热水自然循环的热水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热水锅炉的炉胆与炉壳之间用隔板分成上、下二部分,上部为预热区,下部为加热区,预热区顶部装有热交换器,预热区与加热区用旁通下降管相通,炉胆内布置有螺旋管或蛇形管作为锅炉的主受热面,进入螺旋管或蛇形管内的水沿着流程受热发生密度变化,直流上升进入热交换器与预热区的水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这样便可使出水水位与回水水位产生位差,这种水位位差成为热水循环的动力,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炉壳(4)、炉胆(3)、炉栅(7)、炉基(6)、进水口(5)、出水口(2)等组成的位差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a、炉壳(4)与炉胆(3)之间的空间被隔板(9)分成预热区(12)与加热区(8)二部分;b、预热区(12)顶部装有热交 换器(1);c、主受热面采用螺旋管或蛇形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