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96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车照明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底壁的内部开设有照射槽,所述上壳体顶壁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布线槽,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卡接有限位架,两个所述限位架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该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通过信号收发器由导线贯穿布线槽向外延伸至机车控制处,当需要调节时通过信号收发器向调节马达发出信号并启动,此时调节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同时照明灯随之微动并改变照射角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因机车前照灯的照射角度难以调节而使得机车工作中照明效率一般的问题。

A steering adjusting device for illuminating angle of locomotive head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车照明装置
,具体为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车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按运送每吨公里消耗燃料量计算,机车是耗能最少的陆地运输工具,机车一般由蒸汽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和牵引电动机等动力机械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机车在现如今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而机车一般会在头部安装机车前照灯用于前方照明,而现如今的机车前照灯基本只能对固定的角度进行照射,而难以调节,因此会使得机车在前进转弯时照明角度僵直的情况,从而会使得照明效率较为一般,故而提出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具备照射角度可调节等优点,解决了因机车前照灯的照射角度难以调节而使得机车工作中照明效率一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照射角度可调节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底壁的内部开设有照射槽(3),所述上壳体(2)顶壁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布线槽(4),所述上壳体(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卡接有限位架(5),两个所述限位架(5)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机座(7),两个所述机座(7)的内侧均卡接有调节马达(8),两个所述调节马达(8)正面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9),两个所述调节马达(8)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照明灯(10),两个所述照明灯(10)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底壁的内部开设有照射槽(3),所述上壳体(2)顶壁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布线槽(4),所述上壳体(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卡接有限位架(5),两个所述限位架(5)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机座(7),两个所述机座(7)的内侧均卡接有调节马达(8),两个所述调节马达(8)正面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9),两个所述调节马达(8)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照明灯(10),两个所述照明灯(10)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1),所述下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内罩体(12),两个所述调节马达(8)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信号收发器(13),两个所述信号收发器(13)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前照灯照射角度转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奇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宇奇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