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
本技术涉及腔镜微创手术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微创手术在外科手中越来越普及,在微创腔镜手术中,需要多个助理医生辅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且一台微创手术持续时间长,手术室手术空间狭小,本技术的持镜关节臂可代替助理医生辅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但目前的市场中的辅助设备大都为自动控制的辅助机械手臂类型,而机械手臂是由多个手臂连接并同过多个伺服电机驱动来实现位置的变换和定位,此类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辅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弊端:1、多个机械组合运动才能实现镜头的移动和定位,结构复杂,无法自由调整镜;2、机械臂交错分布,体型较大,占有空间,操作复杂,需要额外辅助医生操作;3、采用多个伺服电机控制,设备昂贵,实用性不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适合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可调角度支架(1)、关节臂组合(2)、驱动控制装置(3)和脚踏开关(5),所述内窥镜可调角度支架(1)通过关节臂组合(2)和所述驱动控制装置(3)连接;/n所述内窥镜可调角度支架(1)由内窥镜连接圆柱(11)、摆动控制圆柱(12)和固定控制装置(13)构成,所述摆动控制圆柱(12)顶部一端和所述内窥镜连接圆柱(11)连接,所述摆动控制圆柱(12)的另一端和所述固定控制装置(13)球铰连接;/n其中,所述摆动控制圆柱(12)的顶部一端侧壁开设有内螺纹沉孔且底部侧壁焊接有球头(121),所述固定控制装置(13)由定位圆柱(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可调角度支架(1)、关节臂组合(2)、驱动控制装置(3)和脚踏开关(5),所述内窥镜可调角度支架(1)通过关节臂组合(2)和所述驱动控制装置(3)连接;
所述内窥镜可调角度支架(1)由内窥镜连接圆柱(11)、摆动控制圆柱(12)和固定控制装置(13)构成,所述摆动控制圆柱(12)顶部一端和所述内窥镜连接圆柱(11)连接,所述摆动控制圆柱(12)的另一端和所述固定控制装置(13)球铰连接;
其中,所述摆动控制圆柱(12)的顶部一端侧壁开设有内螺纹沉孔且底部侧壁焊接有球头(121),所述固定控制装置(13)由定位圆柱(131)、限位橡胶圆柱体(132)、顶块(133)和驱动螺栓(134)构成;
所述定位圆柱(131)顶部侧壁开设有配合沉孔,所述限位橡胶圆柱体(132)套设在所述配合沉孔内且可向下滑动,所述限位橡胶圆柱体(132)的顶部侧壁开设有球形槽且底部侧壁呈弧形面,所述球头(121)和所述球形槽配合使用,所述顶块(133)底部侧壁和所述配合沉孔底部侧壁接触且顶部侧壁和所述弧形面配合使用,所述定位圆柱(131)的外边侧开设有连通所述配合沉孔的回转孔,所述驱动螺栓(134)的一端贯穿所述回转孔和所述顶块(133)连接;
所述关节臂组合(2)由顶部圆套管(21)、底部支撑套管(22)、连接所述顶部圆套管(21)和底部支撑套管(22)的活动关节组合(23)和起连接作用的束型钢丝(24)构成,所述束型钢丝(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圆套管(21)且另一端贯穿所述底部支撑套管(22)和所述活动关节组合(23)并与所述驱动控制装置(3)连接,所述活动关节组合(23)由多个交错分布相互接触连接的圆柱套(231)和球体(232)构成,所述球体(232)的外边侧开设有和所述束型钢丝(24)配合使用的通孔;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3)由承载方形壳体(31)、驱动槽轮(32)、驱动电机(33)和传动轴(34)构成,所述承载方形壳体(31)内平行焊接有电机承载立板(311)和支撑立板(312),所述电机承载立板(311)的一侧贯穿焊接有配合孔,所述传动轴(34)的一端贯穿所述配合孔并和所述驱动槽轮(3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电机承载立板(311)一侧,所述电机承载立板(311)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驱动电机(33)的驱动轴间隙贯穿所述让位孔并通过联轴器(35)和所述传动轴(34)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用持镜关节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连接圆柱(11)的外边侧设置有连接外螺纹,所述内窥镜连接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涂俊,汪兴响,朱梅,孙俊忠,陈军,刘江林,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