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04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包括第一固紧钮,所述第一固紧钮的上端安装有U形底板,所述U形底板的内侧安装有固紧板,所述U形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调节外杆,所述第一调节外杆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圆杆,所述第一调节外杆上端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调节钮,所述第一调节钮上端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内杆,所述第一调节内杆上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紧钮,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调节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能较为方便快捷的固紧并调节内窥镜高度以及水平方向位置,也能较为方便地将装置固定在桌面上。

An otolaryngologic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的发展预期来越重视,耳鼻喉相关疾病在生活中较为常见,耳鼻喉内窥镜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光学设备,能对鼻腔、咽喉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中,鼻部手术约占所有耳鼻喉头颈外科手术的一半左右,内窥镜是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时不可缺少的仪器,鼻内窥镜手术是在鼻内窥镜的指示下进行鼻腔、鼻窦部位的手术。具有照明好,手术精确的优点,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损伤。鼻内窥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良性肿物切除、鼻出血处理、鼻外伤修复及鼻旁病变、中耳病变的辅助治疗。但是,现有的耳鼻喉内窥镜手术均由术者左手持内窥镜,右手持手术器械进行操作,由于术者的一只手不能得到解放且手会有抖动的情况,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晰等等;术者在操作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耳鼻喉内窥镜手术均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包括第一固紧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紧钮(1)的上端安装有U形底板(2),所述U形底板(2)的内侧安装有固紧板(3),所述U形底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盘(4),所述圆盘(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调节外杆(5),所述第一调节外杆(5)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圆杆(8),所述第一调节外杆(5)上端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调节钮(6),所述第一调节钮(6)上端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内杆(7),所述第一调节内杆(7)上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旋转杆(10),所述旋转杆(10)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紧钮(9),所述旋转杆(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调节外杆(12),所述第二调节外杆(12)一端的外部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包括第一固紧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紧钮(1)的上端安装有U形底板(2),所述U形底板(2)的内侧安装有固紧板(3),所述U形底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盘(4),所述圆盘(4)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调节外杆(5),所述第一调节外杆(5)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圆杆(8),所述第一调节外杆(5)上端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调节钮(6),所述第一调节钮(6)上端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内杆(7),所述第一调节内杆(7)上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旋转杆(10),所述旋转杆(10)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紧钮(9),所述旋转杆(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调节外杆(12),所述第二调节外杆(12)一端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调节钮(11),所述第二调节钮(11)一端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内杆(16),所述第二调节内杆(16)的一端安装有卡杆(13),所述卡杆(13)一端的表面安装有第三固紧钮(14),所述卡杆(13)的另一端安装有第四固紧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3)的内部设置有贯穿性通孔,所述第四固紧钮(15)的一端贯穿过卡杆(13)的内部并伸入到卡杆(13)内部的贯穿性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内窥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紧钮(14)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