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及具备该尘盒的清洁机器人,该尘盒包括:设置为能够被气流填充后展开的尘盒,所述尘盒由空气过滤材料制成,所述尘盒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清洁机器人的尘盒清洁繁琐的问题。尘盒成本低,可以一次性使用,无需清洗。
A dust box for cleaning robot and a cleaning robot with the dus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及具备该尘盒的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及具备该尘盒的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清洁机器人中通常设置有一个集尘盒,清洁机器人通过真空抽吸将尘物通过进尘口储存到集尘盒中,目前市场上的集尘盒采用塑料盒加过滤片。当集尘盒中尘物已满时,用户可以对集尘盒进行清理。受限于清洁机器人的整体体积,集尘盒的体积通常较小,且清洁机器人吸入的尘物多为毛发、纸屑和灰尘,这些尘物体积较为蓬松,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导致用户需要频繁拆卸集尘盒、对集尘盒进行清理。而且,由于现有集尘盒密封性差,抽出时容易撒落灰尘。此外过滤片还存在时常需要更换,过滤片不容易清洗,过滤片面积小,风阻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清洁机器人的尘盒清洁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清洗、操作简单、透风面积大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具备该尘盒的清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包括:设置为能够被气流填充后展开的尘盒,所述尘盒由空气过滤材料制成,所述尘盒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目前清洁机器人的尘盒清洁繁琐的问题。尘盒成本低,可以一次性使用,无需清洗。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材料包括无纺布或海帕。由此,本技术的尘盒的透风面积大,风阻小。较佳为,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所述进尘口周边设置有筋位以卡住所述连接件。由此,本技术的尘盒通过连接件插入相应筋位,操作简单。<br>优选地,所述筋位包括:被设置为限制所述连接件的前后自由度的第一筋位组,被设置为限制所述连接件的左右自由度的第二筋位组。更优选地,所述筋位还包括第三筋位组,所述第三筋位组被设置为和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尘腔盖板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自由度。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尘盒的清洁机器人。优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具有设置有进尘口和出风口的尘腔,所述尘盒和所述尘腔之间具有空隙。优选地,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使所述尘盒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出风口抵接的凸出部。由此可以增加气流从尘盒流向出风口的流道面积,防止气流中的颗粒物迅速聚集在尘盒上靠近出风口处,从而导致风道堵塞,降低清洁机器人抽吸时的抽吸力。优选地,还包括视觉识别感应器,当其识别到水时所述清洁机器人停止吸尘动作。优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尘腔还设置有感应器,该感应器通过感应风阻来判断所述尘盒是否已满。优选地,还包括检测风机电流值的风机电流检测部。再者,本技术的清洁机器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把连接件插入第一筋位组和第二筋位组,盖上尘腔盖板,将尘盒固定在清洁机器人的尘腔内;步骤二、清洁机器人开始清扫,杂物通过进尘口及连接件的开口进入尘盒;步骤三、尘盒容纳的杂物达到容纳上限,感应器发送信号给处理器,处理器发送执行指令给吸尘电机,吸尘电机停止吸尘。优选地,在步骤三中,通过感应器感应风阻或通过检测风机电流值来判断尘盒是否达到容纳上限。优选地,在步骤二中,当清洁机器人的视觉识别感应器识别到水,发送信号给处理器,处理器发送执行指令给吸尘电机,吸尘电机停止吸尘。根据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并参考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具备尘盒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形态的具备尘盒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尘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尘腔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形态的具备凸出部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尘腔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尘腔的剖视图。图9是图6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凸出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应理解,附图及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具备尘盒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连接件1的结构示意图。清洁机器人包括空气过滤材料制成的尘盒6,尘盒6通过连接件1和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2密封连接。空气过滤材料例如为无纺布或海帕等。连接件1一方面能够密封进尘口2,另一方面能与尘盒6连接,支持尘盒6,通过连接件使得尘盒6与进尘口2密封连接。该实施形态中,尘盒6被设置为柔性材料,能够被气流填充后展开。连接件1可以是与清洁机器人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和尘盒6形成为一体,还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是通过按压另外设置的按键,使连接件弹出,从而使其更容易地从清洁机器人拆卸。图2示出了连接件1和尘盒6固定连接。清洁机器人的尘腔7上设置筋位卡住尘盒的上半部分和下端,例如设置第一筋位组3、第二筋位组4和第三筋位组5。具体而言,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2前侧设置有第一筋位组3,进尘口2的上方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筋位组4,第一筋位组3被设置为限制连接件1的前后自由度,第二筋位组4被设置为限制连接件1的左右自由度。连接件1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三筋位组5,第三筋位组5被设置为和清洁机器人的尘腔盖板配合从而通过盖板下压住连接件1的顶端从而限制连接件1的上下自由度。筋位可以设置在尘腔7上。利用面盖压住尘盒顶端。尘盒上下、左右、前后自由度均被限制住。第一筋位组3可包括至少两个筋位,第二筋位组4可包括至少两个筋位。清洁时,通过把连接件1插入第一筋位组3和第二筋位组4,盖上尘腔盖板,将尘盒6固定在清洁机器人的尘腔内。清洁机器人开始清扫,杂物通过进尘口2及连接件1的开口进入尘盒6。尘盒容纳的杂物达到容纳上限,感应器发送信号给处理器(均未图示),处理器发送执行指令给吸尘电机,吸尘电机停止吸尘。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形态的具备尘盒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尘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尘腔的剖视图。如图3-5所示,在另一实施形态中,清洁机器人中设置有尘腔7(参见图4),尘腔设置有进尘口和出风口8,尘盒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2通过连接件1密封连接。其中尘腔容纳尘盒。尘腔的上部通过尘腔盖板密封,盖板盖上后,限制出从进尘口到出风口的流道,进尘口2和出风口8密封连接。可通过风机连接出风口对尘腔进行抽吸。如图4所示,尘盒6和尘腔7之间具有空隙71。至少尘盒6前方(图中靠近出风口8侧的侧壁部)和出风口8之间具有空隙。优选的,上下,左右及前方均有空隙,该空隙和出风口8连通。图4-5中的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向。尘盒前方和出风口之间具有空隙的好处是,增加气流从尘盒6流向出风口8的流道面积,防止气流中的颗粒物迅速聚集在尘盒上靠近出风口处,从而导致风道堵塞,降低清洁机器人抽吸时的抽吸力。尘盒上下,左右和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n包括:/n设置为能够被气流填充后展开的尘盒,/n所述尘盒由空气过滤材料制成,/n所述尘盒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3 CN 20181077245871.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
设置为能够被气流填充后展开的尘盒,
所述尘盒由空气过滤材料制成,
所述尘盒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进尘口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材料包括无纺布或海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所述进尘口周边设置有筋位以卡住所述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位包括:
被设置为限制所述连接件的前后自由度的第一筋位组,
被设置为限制所述连接件的左右自由度的第二筋位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位还包括第三筋位组,所述第三筋位组被设置为和所述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嘉,周四海,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楠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