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包括:机架,机架具有与待清洁表面邻近的底部和远离待清洁表面的顶部,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扫地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待清洁表面的刷组件;多个悬崖传感器组件,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机架上;底板,底板能够沿扫地机的高度方向设于底部,底板具有第一防撞边缘,第一防撞边缘沿靠近扫地机的侧壁方向,在高度方向上逐渐升高。本申请提供的扫地机的底板具有防撞边缘,该防撞边缘的存在使得扫地机的下边缘相比于现有的直角状的下边缘,向内收回了一定距离,而且形状更为柔和,从而有助于减少下边缘磕碰到阻挡物体的机会,以及有助于减轻下边缘磕碰到阻挡物体时的冲击。
swee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地机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
技术介绍
各种智能家电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扫地机就是近年来出现并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类智能家电。扫地机能够基于雷达探测或者视觉分析进行自动导航,从而有条不紊地为人们清扫地面。目前的扫地机整体上是一个圆柱体,上边缘和下边缘都呈直角状,在扫地机行进清扫的过程中,下边缘容易磕碰到一些阻挡物体,从而导致阻挡物体或者扫地机损坏。尤其是在扫地机要上坡时,下边缘容易磕碰到行进方向上的斜面地面或者阶梯地面,在扫地机下坡到底时,下边缘容易磕碰到行进方向上的水平地面,当然,即使扫地机是持续在水平地面上行进,下边缘仍然可能磕碰到一些阻挡物体,比如,全包围门框底部、踢脚线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下技术问题:目前的扫地机整体上是一个圆柱体,上边缘和下边缘都呈直角状,在扫地机行进清扫的过程中,下边缘的容易磕碰到一些阻挡物体,从而导致阻挡物体或者扫地机损坏。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扫地机,包括:机架,机架具有与待清洁表面邻近的底部和远离待清洁表面的顶部,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扫地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待清洁表面的刷组件;多个悬崖传感器组件,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机架上;底板,底板能够沿扫地机的高度方向设于底部,底板具有第一防撞边缘,第一防撞边缘沿靠近扫地机的侧壁方向,在高度方向上逐渐升高,第一防撞边缘的升高高度小于5cm。可选地,各悬崖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信号发射元件的发射场和信号接收元件的接收场至少部分重叠;各悬崖传感器组件的发射场和接收场穿过第一防撞边缘后指向待清洁表面。可选地,第一防撞边缘设有避让空间,悬崖传感器组件的发射场和接收场经避让空间到达待清洁表面。可选地,第一防撞边缘设置有通孔和/或开口于底板的侧面的凹槽,以形成避让空间;在高度方向上,悬崖传感器组件不伸出第一防撞边缘的底面。可选地,第一防撞边缘与待清洁表面呈20°至45°夹角。可选地,悬崖传感器组件在高度方向的底端为倾斜表面,倾斜表面与待清洁表面的夹角大于第一防撞边缘与待清洁表面的夹角。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可独立驱动的驱动轮和一个从动轮;底板设有驱动轮避让区和从动轮避让区,驱动轮经驱动轮避让区与待清洁表面接触,从动轮经过从动轮避让区与待清洁表面接触;驱动轮避让区和/或从动轮避让区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防撞边缘。可选地,刷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边刷,边刷可沿一不与待清洁表面平行的轴线旋转;底板设有边刷避让区,边刷避让区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防撞边缘。可选地,扫地机还包括一个尘盒,尘盒能够插接于机架,尘盒的底面与底板的底面共同构成扫地机的底面,且尘盒的底面具有第二防撞边缘,尘盒与第一防撞边缘的底面能够拼接成连续表面。可选地,在扫地机的行进方向,尘盒位于机架的后端,且第二防撞边缘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转动轴垂直于扫地机的行进方向。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扫地机的底板具有防撞边缘,该防撞边缘的存在使得扫地机的下边缘相比于现有的直角状的下边缘,向内收回了一定距离,而且形状更为柔和,从而有助于减少下边缘磕碰到阻挡物体的机会,以及有助于减轻下边缘磕碰到阻挡物体时的冲击。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侧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底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上的悬崖传感器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上的尘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其下边缘相对于现有的扫地机的下边缘进行了改进,以减少下边缘磕碰到阻挡物体的机会,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侧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扫地机包括:机架12,机架12具有与待清洁表面80邻近的底部122和远离待清洁表面80的顶部124,底部122设有用于驱动扫地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待清洁表面80的刷组件;多个悬崖传感器组件14,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机架12上;底板16,底板16能够沿扫地机的高度方向设于底部122,底板16具有第一防撞边缘162,第一防撞边缘162沿靠近扫地机的侧壁方向,在扫地机的高度方向上逐渐升高,第一防撞边缘的升高高度小于5cm。机架12是扫地机的主体部分,一般可以是圆柱体,或者截面为多边形的柱体,机架12上可以具有用于插入可拼插部件(比如,尘盒、电池等)的槽,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一些实施例以机架12是圆柱体为例进行说明。待清洁表面80是扫地机所要清扫的表面,一般是地面,也可以是台面,具体取决于用户对清扫区域的需求。驱动机构驱动扫地机在清扫时移动,具体包括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本申请对驱动机构的实现方式不做具体限定,驱动机构可以是轮式的,也可以是履带式的,以轮式为例,驱动机构比如包括两个主动轮,以及一个或者多个从动轮。刷组件可以包括一个主刷,用于将灰尘、碎屑、头发等垃圾从待清洁表面80收拢聚集,以便吸入扫地机。悬崖传感器组件14用于防止扫地机跌落,具体地,悬崖传感器组件14,悬崖传感器组件14通过探测待清洁表面80或者待清洁表面80周围的区域,检测扫地机是否部分悬空,检测结果反映了扫地机是否将要或者已经行进到“悬崖边缘(也即,当前行进表面及与其有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机架(12),所述机架(12)具有与待清洁表面(80)邻近的底部(122)和远离所述待清洁表面(80)的顶部(124),所述底部(122)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扫地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所述待清洁表面(80)的刷组件;多个悬崖传感器组件(14),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2)上;/n底板(16),所述底板(16)能够沿所述扫地机的高度方向设于所述底部(122),所述底板(16)具有第一防撞边缘(162),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沿靠近所述扫地机的侧壁方向,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逐渐升高,所述升高的高度小于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架(12),所述机架(12)具有与待清洁表面(80)邻近的底部(122)和远离所述待清洁表面(80)的顶部(124),所述底部(122)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扫地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所述待清洁表面(80)的刷组件;多个悬崖传感器组件(14),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2)上;
底板(16),所述底板(16)能够沿所述扫地机的高度方向设于所述底部(122),所述底板(16)具有第一防撞边缘(162),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沿靠近所述扫地机的侧壁方向,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逐渐升高,所述升高的高度小于5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悬崖传感器组件(14)包括信号发射元件(142)和信号接收元件(144),所述信号发射元件(142)的发射场和所述信号接收元件(144)的接收场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悬崖传感器组件(14)的发射场和接收场穿过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后指向所述待清洁表面(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设有避让空间(164),所述悬崖传感器组件(14)的发射场和接收场经所述避让空间(164)到达所述待清洁表面(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设置有通孔和/或开口于所述底板(16)的侧面的凹槽,以形成所述避让空间(164);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悬崖传感器组件(14)不伸出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边缘(162)与所述待清洁表面(80)呈20°至45°夹角。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蒋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