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46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上的坐板,托盘支架和坐板之间设有摆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坐板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与托盘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多个连接件,连接件的上端贯穿上基板并限制上基板向上移动,连接件的下端贯穿下基板并限制下基板向下移动,且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所述弹性件围绕连接件设置。该座椅支撑结构的摆动组件上设有多个连接件,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

A seat and its suppor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长时间坐着的人会产生肌肉酸痛或者其他不适感,严重时会引起颈椎或者腰椎酸痛。受这种折磨的人往往是都是必须长时间坐着的人,例如,从事使用计算机的工作时,不可能时时想起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因此,选择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从而减轻久坐引起的各种不适或者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专利ES2020456A6涉及了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包括设置有用于搁置在地板上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铰接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能够使座椅在任何方向上摆动,并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复位。该座椅通过一个螺栓连接件进行牵制,这种结构使得座椅表面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摇摆,并且通过弹性件来恢复座椅使其能够自行回归到初始位置。现有的技术中,座椅的向后摆动,大多是通过设置在座椅后部的弹性组件来实现的;而座椅的向前摆动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向前摆动幅度过大,有可能使坐立的人从座椅上滑倒而引起摔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其优势在于该支撑结构能够使座椅进行左右摆动,同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进而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上的坐板,托盘支架和坐板之间设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坐板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与托盘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弹性件围绕连接件设置。这样,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的多个连接件的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作为优选,连接件的上端贯穿上基板并限制上基板向上移动,连接件的下端贯穿下基板并限制下基板向下移动,且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这样,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的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作为优选,上基板中央向下凸出形成第一拱起板部,下基板向上凸出形成第二拱起板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上下对应,弹性件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的中央。这样,一方面,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可以增大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幅度;另一方面,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的设置可以增大基板的强度。作为优选,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各个位置的上下间距中,左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和右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均大于前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和后侧位置的上下间距。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幅度。作为优选,第一拱起板部的中央向上凹陷形成第一限位板部,第二拱起板部的中央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限位板部,弹性件的上端嵌入第一限位板部形成的第一限位槽内,弹性件的下端嵌入第二限位板部形成的第二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能够对弹性件进行限制,避免弹性件发生水平移动。作为优选,第一限位板部上开有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板部围绕第一通孔的部分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一定位凸起部的上表面形成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中央,弹性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凸起部的下表面配合的第一凹槽,连接件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后容纳于第一定位槽内;第二限位板部上开有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限位板部围绕第二通孔的部分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二通孔位于第二定位槽的中央,弹性件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凸起部的上表面相配合的第二凹槽,连接件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于容纳于第二定位槽内。作为优选,连接件的上部套设有第一环形垫片,第一环形垫片嵌入第一定位槽与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内,连接件的下部套设有第二环形垫片,第二环形垫片嵌入第二定位凸起部与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内。作为优选,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还设有减噪件,所述减噪件围绕弹性件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坐板之间存在空隙。座椅进行摆动时,减噪件的设置避免上基板和下基板的直接接触,产生噪音。连接件的上端与坐板之间存在空隙,在座椅进行摆动时,避免连接件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方的坐板相抵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或者弹性橡胶件。一种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设有多个连接件,且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可以增大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幅度,且可以增大基板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与摆动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下基板和弹性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基板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架和下基板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架和摆动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基板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基板的仰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减噪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环形垫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2、坐板;3、椅背摆动组件;4、上基板;5、下基板;6、连接件;7、弹性件;8、第三通孔;9、第一拱起板部;10、第二拱起板部;11、第一限位板部;12、第二限位板部;13、第一定位凸起部;14、第一凹槽;15、第一环形垫片;16、第二定位凸起部;17、第二凹槽;18、第二环形垫片;19、减噪件;20、扇形切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托盘支架1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1上的坐板2,托盘支架1的后端设有椅背摆动组件3,托盘支架1和坐板2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摆动组件,如图2和图3所示,摆动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基板4和下基板5,上基板4和下基板5均呈长方形,且上基板4的长边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下基板5的长边亦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上基板4与坐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5与托盘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4和下基板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和多个连接件6,且多个连接件6前后呈直线设置,作为优选,连接件6的个数为两个,作为优选,两个连接件6的连线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且两个连接件6的上端与坐板2之间存在空隙,座椅进行摆动时,避免连接件6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方的坐板2相抵。连接件6的上端贯穿上基板4并限制上基板4向上移动,连接件6的下端贯穿下基板5并限制下基板5向下移动。弹性件7围绕连接件6设置。弹性件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8,弹性件7为压簧或者弹性橡胶,弹性件7的上端与上基板4相抵,弹性件7的下端与下基板5相抵。这样,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的多个连接件6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1)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1)上的坐板(2),托盘支架(1)和坐板(2)之间设有摆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4)和下基板(5),上基板(4)与坐板(2)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5)与托盘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4)和下基板(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和多个连接件(6),所述弹性件(7)围绕连接件(6)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1)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1)上的坐板(2),托盘支架(1)和坐板(2)之间设有摆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4)和下基板(5),上基板(4)与坐板(2)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5)与托盘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4)和下基板(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和多个连接件(6),所述弹性件(7)围绕连接件(6)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连接件(6)的上端贯穿上基板(4)并限制上基板(4)向上移动,连接件(6)的下端贯穿下基板(5)并限制下基板(5)向下移动,且多个连接件(6)前后呈直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上基板(4)中央向下凸出形成第一拱起板部(9),下基板(5)向上凸出形成第二拱起板部(10),第一拱起板部(9)和第二拱起板部(10)上下对应,弹性件(7)和连接件(6)设置在第一拱起板部(9)和第二拱起板部(10)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在第一拱起板部(9)和第二拱起板部(10)各个位置的上下间距中,左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和右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均大于前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和后侧位置的上下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第一拱起板部(9)的中央向上凹陷形成第一限位板部(11),第二拱起板部(10)的中央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限位板部(12),弹性件(7)的上端嵌入第一限位板部(11)形成的第一限位槽内,弹性件(7)的下端嵌入第二限位板部(12)形成的第二限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