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546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上的坐板,托盘支架和坐板之间设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坐板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与托盘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多个连接件,且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弹性件围绕连接件设置。该座椅支撑结构的摆动组件上设有多个连接件,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另外,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块,上基板进行摆动时,弹性支撑块起到支点的作用,上基板受到的重力主要集中在弹性支撑块上,且上基板以弹性支撑块为支点进行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长时间坐着的人会产生肌肉酸痛或者其他不适感,严重时会引起颈椎或者腰椎酸痛。受这种折磨的人往往是都是必须长时间坐着的人,例如,从事使用计算机的工作时,不可能时时想起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因此,选择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从而减轻久坐引起的各种不适或者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专利ES2020456A6涉及了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包括设置有用于搁置在地板上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铰接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能够使座椅在任何方向上摆动,并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复位。该座椅通过一个螺栓连接件进行牵制,这种结构使得座椅表面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摇摆,并且通过弹性件来恢复座椅使其能够自行回归到初始位置。现有的技术中,座椅的向后摆动,大多是通过设置在座椅后部的弹性组件来实现的;而座椅的向前摆动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向前摆动幅度过大,有可能使坐立的人从座椅上滑倒而引起摔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及其支撑结构,其优势在于该支撑结构能够使座椅进行左右摆动,同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进而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上的坐板,托盘支架和坐板之间设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坐板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与托盘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弹性件围绕连接件设置。这样,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的多个连接件的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作为优选,连接件的上端贯穿上基板并限制上基板向上移动,连接件的下端贯穿下基板并限制下基板向下移动,且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这样,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的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作为优选,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设置两个连接件;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支撑块,且所述弹性支撑块设置在两个连接件之间,弹性支撑块的上端与上基板的底部相抵,弹性支撑块的下端与下基板的上部相抵,且上基板能够以弹性支撑块为支点进行摆动。这样,上基板进行摆动时,弹性支撑块起到支点的作用,上基板受到的重力主要集中在弹性支撑块上,且上基板以弹性支撑块为支点进行摆动。作为优选,上基板的底部对应弹性支撑块位置设有第三限位槽,下基板的顶部对应弹性支撑块位置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弹性支撑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弹性支撑块顶部的第三凹槽内嵌有上抵接块,上抵接块中央向上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嵌入所述第三限位槽内;弹性支撑块底部的第三凹槽内嵌有下抵接块,下抵接块中央向下凸出形成第二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嵌入所述第四限位槽内。上抵接块嵌入弹性支撑块顶部的第三凹槽内并被第三凹槽限位,下抵接块嵌入弹性支撑块底部的第三凹槽内并被第三凹槽限位,上抵接块的第一限位凸起部嵌入上基板的第三限位槽内,下抵接块的第二限位凸起部嵌入下基板的第四限位槽内,进而实现弹性支撑块的限位,避免弹性支撑块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发生移位。作为优选,所述上基板中央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板部,第一凹陷板部向上拱起形成所述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嵌入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所述下基板中央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凹陷板部,第二凹陷板部向下拱起形成所述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嵌入所述第四限位槽内。这样,避免上基板和下基板的直接开槽,使得上基板和下基板对应位置变薄,造成其强度降低。作为优选,上基板中央向下凸出形成第一拱起板部,下基板向上凸出形成第二拱起板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上下对应,弹性件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的中央。这样,一方面,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可以增大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幅度;另一方面,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的设置可以增大基板的强度。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各个位置的上下间距中,左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和右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均大于前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和后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后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大于前侧位置的上下间距。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幅度,后侧位置的上下间距大于前侧位置的上下间距,用于调整前倾和后仰的角度。作为优选,第一拱起板部的中央向上凹陷形成第一限位板部,第二拱起板部的中央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限位板部,弹性件的上端嵌入第一限位板部形成的第一限位槽内,弹性件的下端嵌入第二限位板部形成的第二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能够对弹性件进行限制,避免弹性件发生水平移动。作为优选,第一限位板部上开有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板部围绕第一通孔的部分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一定位凸起部的上表面形成相应的第一定位槽,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中央,弹性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凸起部的下表面配合的第一凹槽,连接件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后容纳于第一定位槽内;第二限位板部上开有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限位板部围绕第二通孔的部分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相应的第二定位槽,第二通孔位于第二定位槽的中央,弹性件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凸起部的上表面相配合的第二凹槽,连接件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于容纳于第二定位槽内。作为优选,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还设有减噪件,所述减噪件围绕弹性件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坐板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或者弹性橡胶件,所述弹性橡胶件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五通孔。座椅进行摆动时,减噪件的设置避免上基板和下基板的直接接触,产生噪音。连接件的上端与坐板之间存在空隙,在座椅进行摆动时,避免连接件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方的坐板相抵。弹性橡胶件的环形凹槽的内侧壁开设第五通孔,能够增大弹性橡胶件的压缩空间。一种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座椅的摆动组件上设有多个连接件,且多个连接件前后呈直线设置,可以使座椅实现左右摆动,并对座椅的前后摆动进行约束,减少座椅的前后摆动;第一拱起板部和第二拱起板部可以增大座椅进行左右摆动的幅度,且可以增大基板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与摆动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下基板和弹性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上基板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和下基板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和摆动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上基板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下基板的仰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减噪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环形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1)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1)上的坐板(2),托盘支架(1)和坐板(2)之间设有摆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4)和下基板(5),上基板(4)与坐板(2)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5)与托盘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4)和下基板(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和多个连接件(6),所述弹性件(7)围绕连接件(6)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CN 20191057518321.一种座椅的支撑结构,包括托盘支架(1)以及设置在托盘支架(1)上的坐板(2),托盘支架(1)和坐板(2)之间设有摆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基板(4)和下基板(5),上基板(4)与坐板(2)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5)与托盘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基板(4)和下基板(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和多个连接件(6),所述弹性件(7)围绕连接件(6)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连接件(6)的上端贯穿上基板(4)并限制上基板(4)向上移动,连接件(6)的下端贯穿下基板(5)并限制下基板(5)向下移动,且多个连接件(6)前后呈直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基板(4)和所述下基板(5)之间设置两个连接件(6);上基板(4)和下基板(5)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支撑块(21),且所述弹性支撑块(21)设置在两个连接件(6)之间,弹性支撑块(21)的上端与上基板(4)的底部相抵,弹性支撑块(21)的下端与下基板(5)的上部相抵,且上基板(4)能够以弹性支撑块(21)为支点进行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上基板(4)的底部对应弹性支撑块(21)位置设有第三限位槽(22),下基板(5)的顶部对应弹性支撑块(21)位置设有第四限位槽(23);所述弹性支撑块(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弹性支撑块(21)顶部的第三凹槽内嵌有上抵接块,上抵接块中央向上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凸起部(24),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24)嵌入所述第三限位槽(22)内;弹性支撑块(21)底部的第三凹槽内嵌有下抵接块,下抵接块中央向下凸出形成第二限位凸起部(25),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25)嵌入所述第四限位槽(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基板(4)中央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板部,第一凹陷板部向上拱起形成所述第三限位槽(2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24)嵌入所述第三限位槽(22)内;所述下基板(5)中央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凹陷板部,第二凹陷板部向下拱起形成所述第四限位槽(23);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25)嵌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林刘磊韩飞朱银海
申请(专利权)人: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