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39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工艺步骤:步骤S1.铝制品的表面净化处理;步骤S2.氧化膜的制备:将表面净化处理后的铝制品置于氧化槽中,所述氧化槽中硫酸浓度为170~180g/L,铝离子浓度为12~16g/L,氧化温度为16~17℃、电压为12.0~18.0V,进行阳极氧化30~60min;步骤S3.电解着色:将氧化后铝制品置于电解槽中,其中单锡盐电解液的pH为0.5~0.8,电解温度为18~20℃,交流电源的电压为16~18V,铝制品在循环的单锡盐电解液中电解着色200~250S;步骤S4.水洗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能得到颜色鲜艳均匀、金属质感强的香槟色铝制品,且大大减少含镍废水及废渣的排放,降低企业排污成本。

A method of electrolytic coloring of single tin salt for vertical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制品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
技术介绍
电解着色是铝制品表面处理的常用方法,通过电解着色,不但能使铝制品具有装饰效果,还能提高铝制品的耐腐蚀性。现有的铝制品电解着色工艺中,通常采用竖吊式氧化电泳着色生产线,竖吊式氧化电泳着色生产线的电解槽体高度7米、长9米、宽3米,其体积一般约200立方,要保证铝合金型材在竖吊式氧化生产线电解着色生产颜色均匀、稳定比较困难。以长度为6.5米的铝合金型材为例,要确保同一型材质检以及同一根型材上、下两端电解着色后颜色均匀一致才能算成品,否则就是废品。为了保证颜色的均匀性,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传统的锡-镍混合盐作为电解液进行电解着色,这主要是因为锡-镍混合盐电解着色的工艺成熟、稳定,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但是传统的锡-镍混合盐电解着色工艺中含有重金属“镍离子”,而在电解着色工艺中镍离子作用主要是和亚锡离子竞争放电,但并没有像亚锡离子一样沉积到铝合金型材氧化膜孔内,几乎都随铝材水洗后排放掉。重金属镍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镍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工艺步骤:/n步骤S1.铝制品的表面净化处理:包括脱脂、碱洗及水洗;/n步骤S2.氧化膜的制备:将表面净化处理后的铝制品置于氧化槽中,阳极氧化30~60min,所述氧化槽中硫酸浓度为170~180g/L,铝离子浓度为12~16g/L,氧化温度为16~17℃,氧化电压为12.0~18.0V;/n步骤S3.电解着色:将氧化后的铝制品置于含单锡盐电解液的电解槽中电解着色200~250s,其中,电解液的pH为0.5~0.8,电解温度为18~20℃,交流电源的电压为16~18V;/n步骤S4.水洗后处理:将电解着色后的铝制品用水冲洗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工艺步骤:
步骤S1.铝制品的表面净化处理:包括脱脂、碱洗及水洗;
步骤S2.氧化膜的制备:将表面净化处理后的铝制品置于氧化槽中,阳极氧化30~60min,所述氧化槽中硫酸浓度为170~180g/L,铝离子浓度为12~16g/L,氧化温度为16~17℃,氧化电压为12.0~18.0V;
步骤S3.电解着色:将氧化后的铝制品置于含单锡盐电解液的电解槽中电解着色200~250s,其中,电解液的pH为0.5~0.8,电解温度为18~20℃,交流电源的电压为16~18V;
步骤S4.水洗后处理:将电解着色后的铝制品用水冲洗干净,得到单锡盐电解着色后的铝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单锡盐电解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交流电源的正半波与负半波的工作时长比值为2~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竖吊式电解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义魏智强胡权蓝培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