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转化为航空煤油中环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26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合成航空煤油中环烃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获得的生物质航空燃料中密度较低的弊端。因为使用废弃的聚碳酸酯类制造的塑料,板材,玻璃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废弃聚碳酸酯类制造的塑料,玻璃作为一种白色垃圾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威胁。因此该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航空燃料问题,也解决了由白色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在未来的工业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Method of conversion of polycarbonate containing materials into cyclohydrocarbons in aviation keros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转化为航空煤油中环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废弃的聚碳酸酯类制造的塑料,板材,玻璃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范围环烃的方法。具体包括两个步骤:1)将废弃聚碳酸酯类制造的塑料,板材,玻璃与醇混合后在高温下醇解得到芳香二元醇;2)将步骤1生成的芳香二元醇加氢脱氧得到C13-15的烷烃。这是目前首次报道由废弃聚碳酸酯制造的塑料,板材,玻璃直接转化到航空燃料的方法,与传统的航空燃料相比,其原料来源廉价易得,生活中废弃的聚碳酸酯制造的塑料,玻璃不需要预处理即可直接使用。
技术介绍
化石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由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之能源的社会需求量还在持续增加,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开发可替代化石资源的新能源、开辟可再生燃油供应的新渠道势在必行。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物资,航空煤油的国际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航空煤油一般是由碳数在6~16间的烷烃组成。从国家能源安全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两方面考虑,大力发展可再生航空煤油技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国际上现有技术合成的生物航空煤油在化学结构上主要以链烃为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合成航空煤油中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将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与醇混合后在高温下醇解,得到芳香二元醇,最后将得到的芳香二元醇在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催化下转化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合成航空煤油中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含聚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材料与醇混合后在高温下醇解,得到芳香二元醇,最后将得到的芳香二元醇在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催化下转化为C13-C15的航空煤油中所需的烷烃;
聚碳酸酯类化合物为聚碳酸双酚A酯、聚碳酸双酚F酯中的一种或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聚碳酸酯类化合物与醇的质量比为10~0.001,优选质量比在1~0.001,更优选质量比在0.5~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氢脱氧催化剂为下述负载型催化剂或非负载型催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炭、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分子筛、雷尼镍、雷尼钴、雷尼铁、雷尼铜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负载型催化剂:以活性炭、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分子筛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为载体制成的负载型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中担载的活性组份为金属Pt、Ru、Pd、Rh、Ir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加氢脱氧负载型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式制备:将含有质量浓度为0.01%~50%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溶液与载体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静置4~12h,然后在60~120℃下干燥4~12h,接着在200~600℃下焙烧1~6h,在100~400℃氢气气氛下还原1~6h,最后于体积比为0.1%~10%的O2/N2的混合气氛下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唐浩李广亿张涛王爱琴王晓东丛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