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19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具有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的散热器和风机组件;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多个散热单元并联构成,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块化水散热器,由多组易于安装拆卸的小型化散热单元构成,在满足散热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铜管芯式结构散热器存在的装配劳动强度大,维护劳动强度大,泄漏点排查难、重量重等问题,同时可降低产品重量20%以上。

A modular cooling device for large tonnage off highway mining dump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换热,具体涉及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是大型露天矿山的主要运输工具,承担着矿山开采中主要的运输任务。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吨位越高,单位运输成本越低,因此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是该类车的主要需求。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一般是指100吨及以上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是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性能、运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外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主要包括柴水机高温水散热器、柴水机中冷水散热器等组成。目前,国内外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用冷却装置高温水散热器、中冷水散热器,体积大,重量重,为了便于维护,均采用铜管芯式结构。该结构水散热器一旦在运用中出现泄漏,可对单根铜翅片管进行拆卸更换,维护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时存在以下不足:1)铜翅片管数量多,单台200吨以上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水散热器用铜翅片管数量达4000多根,目前国内外均采用人工装管工艺,作业劳动强度大;2)每根铜翅片管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配合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在进风侧的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的出风侧的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n所述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n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并联构成;/n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所述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所述芯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所述水通道层和空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吨位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模块化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以及与所述散热器配合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在进风侧的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的出风侧的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
所述模块化高温水散热器和模块化中冷水散热器均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第四散热单元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以及第三水腔;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第二散热单元组、第三散热单元组和第四散热单元组均由一个以上的散热单元并联构成;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单元进水口、芯体和散热单元出水口,所述芯体为板翅式结构,所述芯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所述水通道层和空气通道层内均设有翅片,所述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水通道层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水通道层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第一水腔中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水腔分隔成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进水腔上设有总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总出水口;
所述第二水腔中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水腔分隔成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上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第三水腔中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散热单元组的散热单元的散热单元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柔周美旺焦琦王健吕建刚刘恒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