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04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设置有固定臂,其中:固定臂上连接有操作臂,固定臂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牙托圈高度调整机构,牙托圈高度调整机构上连接有额头固定机构。由此,能够在内窥镜头的监视下,在控制器的配合下实现本地自动操作,或是异地远程操控,降低甚至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固定臂上连接有操作臂,实现“双臂”协同操作,既可提高样本采集的可靠性,也可进一步减少医务人员的接入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通过控制器与相应软件的配合,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积累下的自动学习,提高采集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ual arm robot for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道标本采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日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要将疑似病例确诊,必须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因此,采集标本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这是一项高风险且需要多次重复的操作,需要近距离接触病人,在棉签等取样过程中,会引起患者剧烈咳嗽,飞沫四处飞溅,感染风险极高。由于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及一定的致死率,医务人员面临很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同时,呼吸道标本采集及检查决定了患者的诊断及出院标准,又是一项不得不做的检查。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使其能够远距离或远程操作,既提高样本采集的可靠性,也降低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有固定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上连接有操作臂(2),/n所述固定臂(1)包括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安装有牙托圈高度调整机构(4),所述牙托圈高度调整机构(4)上连接有额头固定机构(5),/n所述支撑架(3)呈D字构造,所述支撑架(3)的下方设置有枕板(6),所述支撑架(3)的上方设置有横梁(7),/n所述操作臂(2)包括有镜鞘升降机构(19),所述镜鞘升降机构(19)上设置有内窥镜头(18),所述镜鞘升降机构(19)外连接有导向管姿态调整机构(20),所述导向管姿态调整机构(20)上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式呼吸道标本采集双臂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有固定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上连接有操作臂(2),
所述固定臂(1)包括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安装有牙托圈高度调整机构(4),所述牙托圈高度调整机构(4)上连接有额头固定机构(5),
所述支撑架(3)呈D字构造,所述支撑架(3)的下方设置有枕板(6),所述支撑架(3)的上方设置有横梁(7),
所述操作臂(2)包括有镜鞘升降机构(19),所述镜鞘升降机构(19)上设置有内窥镜头(18),所述镜鞘升降机构(19)外连接有导向管姿态调整机构(20),所述导向管姿态调整机构(20)上连接有咽拭子连接管(21),所述咽拭子连接管(21)上连接有软管固定及推进机构(22),所述镜鞘升降机构(19)包括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上设置有推进电机(45),所述推进电机(45)通过第二钢丝(44)与连杆(42)连接,所述连接板(25)上方设置有导向杆(43),所述导向杆(43)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6),所述连接板(25)下方设置有导向柱(26),所述连接板(25)一侧设置有镜鞘组件(24),所述镜鞘组件(24)的底部设置有衔接引导杆(40),所述衔接引导杆(40)与连接板(25)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9),所述衔接引导杆(40)上安装有导管电机(28),所述导管电机(28)通过第一钢丝(27)与连接板(25)连接,
所述导向管姿态调整机构(20)包括有导管座(30),所述导管座(30)通过X向旋转轴(33)安装于横梁(7)上,所述导管座(30)上连接有导管组件(31),所述导管组件(31)与电机固定座板(32)相连,所述X向旋转轴(33)与X向驱动电机(9)相连,所述导管座(30)中部设有一槽(35),所述导管(30)通过Y向旋转轴(34)安装于此槽(35)内,所述Y向旋转轴(34)与Y向驱动电机(36)相连,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霖张笑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