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驱动结构及打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驱动结构及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的作用是对于漆面氧化、发乌、有划痕的车辆漆面,可抛掉氧化物、腐蚀物,达到恢复漆面洁净度的目的。目前对于钢圈翻新打磨抛光时,由于钢圈形状的特殊性,无法很好的全方位的对钢圈进行打磨抛光,很多车间通过工人用砂纸握住钢圈往复摩擦来实现打磨效果,此过程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圈表面打磨设备,能够实现钢圈表面的自动打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驱动结构,用于支撑并驱动处于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打磨工位处的钢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驱动结构,用于支撑并驱动处于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打磨工位处的钢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相对于处于打磨工位相距180°,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均包括:/n支撑板,能够沿着远离或者靠近打磨工位的方向来回移动;/n两第一同步轮,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板上,在第一同步轮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n两第二同步轮,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板上,两第二同步轮的圆心所在的直线处于打磨工位的钢圈的一直径上,两第一同步轮相对两第二同步轮的圆心所在的直线对称设置,在第二同步轮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驱动结构,用于支撑并驱动处于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打磨工位处的钢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相对于处于打磨工位相距180°,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均包括:
支撑板,能够沿着远离或者靠近打磨工位的方向来回移动;
两第一同步轮,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板上,在第一同步轮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
两第二同步轮,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板上,两第二同步轮的圆心所在的直线处于打磨工位的钢圈的一直径上,两第一同步轮相对两第二同步轮的圆心所在的直线对称设置,在第二同步轮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两第二同步轮能够沿着两第二同步轮的圆心所在的直线的方向来回移动;
同步带,绕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并且同步带绕在第二同步轮的远离打磨工位的一侧,绕在两第一同步轮的相互背离的一侧,至少在打磨时处于打磨工位上的钢圈抵靠在绕在第一同步轮内的同步带上以及位于两第二同步轮中的靠近打磨工位的一个的第二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同步带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板上且对应靠近打磨工位的第二同步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第二同步轮所在的处于打磨工位的钢圈的直径的方向延伸,在第一滑槽内设置有沿着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靠近打磨工位的第二同步轮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滑块上,在支撑板上且对应远离打磨工位的第二同步轮的位置处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着与第一滑槽相同的方向延伸,在第二滑槽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远离打磨工位的第二同步轮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板的下方通过多个支撑块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沿着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穿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杆上,在支撑板的且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挡块,在位于第一滑块与挡块之间的导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在位于第二滑块与挡块之间的导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5.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结构,用以将待打磨的钢圈上料到打磨工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