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敏洁专利>正文

一种塑壳断路器绝缘外壳精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79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绝缘外壳精加工设备,包括底座、夹持单元和打磨单元,所述的底座下端内壁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单元,底座下端内壁中部上设置有打磨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针对绝缘外壳外端的安装孔的结构设置了可调节的放置柱,通过调节放置柱的位置和开合柱的设计从而固定绝缘外壳,以及限定绝缘外壳全部的自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调节的打磨装置,使得打磨皮带贴和绝缘外壳内槽内壁对绝缘外壳内槽内壁以及四个死角进行精加工处理,解决了注塑成型容易有毛刺和凸起干扰按钮的问题。

A finishing equipment for insulating shell of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绝缘外壳精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零件制作
,具体的说是一种塑壳断路器绝缘外壳精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在的断路器生产上存在以下问题:一、绝缘外壳内需要开槽配合按钮的开合,由于断路器绝缘外壳是注塑成型,可能会有毛刺凸起等杂物,导致按钮难以按下甚至无法进行断电;二、绝缘外壳内槽为四方形,现有的设备无法对四方形的四个角进行有效的精加工处理;三、绝缘外壳由注塑成型,使得绝缘外壳的尺寸可能会有些许偏差,从而导致绝缘外壳无法被完美契合的夹具夹持,但是不契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绝缘外壳精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夹持单元(2)和打磨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下端内壁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单元(2),底座(1)下端内壁中部上设置有打磨单元(3);/n所述的夹持单元(2)包括夹持座(21)、调节架(22)、调节机构(23)、放置柱(24)、开合柱(25)、防偏槽(26)、轨迹槽(27)和固定板(28),夹持座(21)对称安装在底座(1)下端内壁上左右两侧,调节架(22)通过滑动方式与夹持座(21)前后两端的内壁相连接,底座(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调节机构(23),夹持座(21)下端内壁上从前往后均匀开设有防偏槽(26),夹持座(21)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绝缘外壳精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夹持单元(2)和打磨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下端内壁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单元(2),底座(1)下端内壁中部上设置有打磨单元(3);
所述的夹持单元(2)包括夹持座(21)、调节架(22)、调节机构(23)、放置柱(24)、开合柱(25)、防偏槽(26)、轨迹槽(27)和固定板(28),夹持座(21)对称安装在底座(1)下端内壁上左右两侧,调节架(22)通过滑动方式与夹持座(21)前后两端的内壁相连接,底座(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调节机构(23),夹持座(21)下端内壁上从前往后均匀开设有防偏槽(26),夹持座(21)下端内壁上前后对称开设有轨迹槽(27),放置柱(24)通过滑动方式与防偏槽(26)连接,开合柱(25)通过滑动方式与轨迹槽(27)连接,开合柱(25)通过滑动方式与调节架(22)连接;
所述的打磨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转动座(32)、支撑柱(33)、打磨架(34)、打磨电机(35)和打磨机构(36),底座(1)下端内壁中部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下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驱动电机(31),转动座(32)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1)下端内壁上,驱动电机(3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座(32)的下端,转动座(32)上端设置有支撑柱(33),支撑柱(33)外壁上从上往下均匀设置有打磨架(34),打磨架(34)内端之间设置有打磨机钩;
所述的打磨机构(36)包括主动旋柱(361)、从动旋柱(362)、对角柱(363)、张紧柱(364)、挡板(365)、打磨皮带(366)和张紧机构(367),主动旋柱(361)通过轴承安装在打磨架(34)内端,打磨电机(35)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旋柱(361),打磨架(34)内端之间连接有从动旋柱(362),打磨架(34)内端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对角柱(363)通过滑动方式与位于右侧的滑槽连接,张紧柱(364)通过滑动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槽连接,主动旋柱(361)、从动旋柱(362)、对角柱(363)和张紧柱(364)外壁上从上往下均匀设置有挡板(365),主动旋柱(361)、从动旋柱(362)、对角柱(363)和张紧柱(364)之间通过打磨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洁方坤棉
申请(专利权)人:刘敏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